一种侧卧位上肢固定架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50864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20789413.6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卧位上肢固定架,所述的侧卧位上肢固定架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支撑杆和位于上方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互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有手托垫,所述的手托垫的上端面呈向下弯曲的凹槽状并设有软胶垫,所述的手托垫上还设有约束带,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设有插板。本实用新型为无痛胃镜检查提供了一种专用于固定患者上肢的装置,能够稳定固定患者手部,有效防止手部移动,确保麻醉剂注射的安全性,并提供患者手部承托,减少自然下垂带来的不适,且整体结构和形状设计合理,固定效果突出,舒适度高,能够灵活调节,使用方便。

    一种可监测呼吸频率和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口咽通气道

    公开(公告)号:CN208989942U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20989330.1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监测呼吸频率和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口咽通气道,所述的口咽通气道包括管体、接口、气囊;所述的管体本体呈中空弯曲扁平状;所述的接口设于管体末端;所述的接口两侧分别设有带扣和带孔扣带;所述的气囊设于管体背屈一侧。其优点表现在:利用气囊便能够有效撑开舌体,最大限度减少舌后坠,从而减少上呼吸道梗阻,便于通气;有利于连接麻醉机,进行持续较高浓度的氧气供应,并且可连接气体接收装置,对呼吸频率和呼气末二氧化碳进行有效持续监测,增加无创监测参数和指标,提高此类患者的安全性;通过带孔和带孔扣带的连接固定方式,比起现有胶带粘贴等的固定方式更加牢固,且不易引起患者皮肤的不适及皮肤对贴皮胶布的过敏现象。

    一种用于无痛胃镜下带气体监测功能的氧气面罩

    公开(公告)号:CN208852199U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20830422.5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无痛胃镜下带气体监测功能的氧气面罩,其设有面罩本体,所述的面罩本体设有连接套管接头的总接头,套管接头连接并行的呼吸管和气体采样管,总接头的下端设有气体隔离片,所述的气体隔离片整体呈曲面状,横截面为曲线;所述的面罩本体的外缘设有围绕面罩本体一圈的扁平状的罩圈,罩圈的下端缘为直线状,且罩圈的下端近面罩本体内部的位置设有挡片;罩圈的左右两侧各设有装配弹簧绳的弹簧绳固定孔;面罩本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通气孔。本实用新型的氧气面罩能实时监测呼出末二氧化碳的分压和呼吸频率,预防和及时发现呼吸暂停,最大程度避免静脉全麻的风险,且使用更舒适,吸入氧气不易漏,不影响胃镜操作医生的操作。

    一种手术用下肢压迫止血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8435703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394772.1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用下肢压迫止血支架,所述的压迫止血支架包括支架主体、螺纹杆、旋转手柄、止血垫;所述的支架主体呈L形结构;所述的支架主体顶端设有螺纹孔,末端设有卡扣;所述的卡扣包括上卡板、下卡板、松紧螺纹杆;所述的松紧螺纹杆从下卡板底部穿过;所述的松紧螺纹杆顶部还设有固定支撑板;所述的旋转手柄设于螺纹杆的顶端;所述的止血垫设于螺纹杆的末端;所述的止血垫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表面设有LED显示屏,底部设有软胶垫。其优点表现在: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适用于临床手术,便于外科医生使用,可有效止血;止血垫的压力大小可自由调节,且可直接观察压力值,避免止血垫压迫过度导致病人伤口部位再次损伤的情况。

    一种可通过纤支镜下喷射药物的喷洒器

    公开(公告)号:CN209204416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0877114.8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通过纤支镜下喷射药物的喷洒器,所述的药物喷洒器包括喷洒管、注射器;所述的喷洒管包括管体、接口、喷洒球、标记条;所述的管体表面设有刻度线;所述的接口设于管体的末端;所述的喷洒球设于管体的前端;所述的喷洒球上设有主喷洒孔和侧喷洒孔;所述的主喷洒孔与管体为同一直线通道;所述的侧喷洒孔设于喷洒球表面上;所述的标记条设于管体末端与喷洒球连接处;所述的注射器使用时与接口连接。其优点表现在:喷洒球便于药物向四周均匀的喷洒,能够最大限度对声门及气管壁实施表面麻醉,减少检查时的神经反射;标记条可实现药物的精确喷洒,从而减少局麻药的使用,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一种可与麻醉机相连的鼻咽通气道

    公开(公告)号:CN209048828U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820989832.4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与麻醉机相连的鼻咽通气道,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包括管体、注射阀、接口;所述的管体为通孔结构;所述的管体远端管壁中设有封闭的中空气隆环;所述的中空气隆环一侧的管壁为中空管壁;所述的中空气隆环上还连接设有注射管;所述的注射管设于中空气隆环一侧的中空管壁内,且一端与中空气隆环连接,另一端从管体中空管壁一侧末端伸出与注射阀连接;所述的接口两侧边分别设有带扣和带孔橡胶带;所述的接口与管体末端相连接。其优点表现在:既保证有效氧供的同时能够监测呼吸功能和气体监测,又能最大限度减少鼻咽腔不适的神经反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接口两侧的带扣和带孔橡胶带便可有效的将管体固定,防止鼻咽通气道随意移动。

    可在纤支镜引导下行支气管堵塞的气管插管套件

    公开(公告)号:CN208927330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0674869.8

    申请日:2018-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在纤支镜引导下行支气管堵塞的气管插管套件,所述的气管插管套件包括堵塞导管、气管导管;所述的堵塞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的导管本体前端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套囊和第一环形套囊;所述的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本体、第一螺纹管接口、第二螺纹管接口、第二环形套囊;所述的气管导管本体前端位置设有第二套囊;所述的第二环形套囊设于气管导管本体的末端内侧。其优点表现在:对患侧肺部支气管进行有效堵塞的同时,进行健侧肺部通气;气管导管插入到气管内,无需碰及左右支气管交叉处的隆突,不会引起隆突的伤害性刺激和神经反射;堵塞导管能够在纤支镜的直接引导下、置管快速准确地放置到需要堵塞的支气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经纤支镜引导的行通氧和吸引的支气管堵塞导管

    公开(公告)号:CN208823692U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20675876.X

    申请日:2018-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经纤支镜引导下的行通氧和吸引的支气管堵塞导管,所述的支气管堵塞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接口;所述的导管本体前端设有套囊;所述的套囊上方位置设有环形套囊;所述的导管本体末端分别通过细管设有连接套囊和环形套囊的充气阀;所述的气管主体设于导管本体的管壁中;所述的接口设于导管本体的底部,且接口上连接设有帽盖。其优点表现在:利用纤支镜的引导作用,更加快速直观的便于堵塞导管的置入和放置;有效的进行患侧肺部支气管的堵塞,并可对患侧肺部进行供氧和分泌物吸引作用,避免患侧肺部中的血液或感染性脓痰流至健侧肺中,造成健侧肺部感染和呼吸道堵塞的危险情况,且方便进行对患侧肺部的输氧治疗。

    一种外科手术用可吸收标记缝线

    公开(公告)号:CN206964650U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20036935.4

    申请日:2017-0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可吸收标记缝线,其设有缝线主体和缝针,所述的缝线主体尾端设有标识体,所述的标识体表面设有标识;所述的缝针尾端设有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尾端内部设有环形的凸棱,所述的缝线主体端部嵌合于固定槽内。本实用新型的外科手术用可吸收标记缝线便于术中快速识别,不会影响手术视野,也不会造成缝合组织不匹配,且缝针和缝线固定牢靠,使用过程中不会脱线,因此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有效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一种可调节牵引床辅助复位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06822757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045332.0

    申请日:2017-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牵引床辅助复位支架,其设有固定块、固定螺母、支撑臂、摇杆、齿轮和支撑垫;所述的固定块呈U型,设有卡槽;所述的固定块的一个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固定螺母贯穿于第一通孔内并与之螺纹固定;所述的固定块还设有贯通固定块两侧壁的第二通孔,所述的支撑臂表面设有卡齿并贯穿于第二通孔内;所述的固定块位于底端的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的摇杆贯穿于第三通孔内,并与固定块空腔内的齿轮固定,所述的齿轮与支撑臂的卡齿相互咬合;所述的支撑垫位于支撑臂的顶端。该装置可安装固定于现有的骨科手术牵引床上,帮助纠正患者肢体的前后移位,不会影响手术操作和术中透视,且高度可调,因此可达到快速有效复位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