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403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158932.X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8B31/00 , G01F23/04 , G06Q10/04 , G06N3/04 , G06F17/10 , G06Q50/06 , G06V10/52 , G06V10/82 , G06V20/00 , G06V3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电站事故油池水位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摄像头持续采集事故油池内的水尺图像,对事故油池内的水尺图像进行识别,得到事故油池内的实时水位读数;获取当前变电站周边区域内的各个监测点的历史水位数据和事故油池内的历史水位数据,根据各个监测点的历史水位数据和事故油池内的历史水位数据建立水位变化预测模型;获取当前各个监测点的实时水位数据并输入水位变化预测模型,预测输出事故油池内的水位变化情况;根据预测得到的事故油池内的水位变化情况进行水位监测预警。本发明除了可以进行实时水位监测,还可以进行未来水位变化趋势预警,提高了事故油池内水位监测预警的前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409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755654.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施工封网三维空间姿态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悬链线姿态适用方程;S2、构建承载索呈现悬链线姿态的方程;S3、构建绝缘网呈现悬链线姿态的方程;S4、将承载索和绝缘网作为整体,对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的承载索和绝缘网进行姿态分析得到整体封网姿态。本发明对架线施工需要跨越运行时的封网三维空间姿态进行计算,可以精准地复原施工现场情况,同时可以直观展现封网空间姿态以及对跨越物的安全距离,减少施工架线对交叉跨越线路、道路的影响,能够有效地节约施工成本、减短施工周期、增加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2294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6693.X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电网机组组合与技改计划联合优化方法,该方法先以机组组合成本与技改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分别构建输电网、配电网的机组组合与技改计划联合优化子模型,然后基于输配电网的拓扑、负荷、机组、新能源、技改项目以及电价参数,采用改进的目标级联分析算法对构建的输电网优化子模型、配电网优化子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输、配电网的机组组合与技改计划优化结果。该方法不仅有效兼顾系统的负荷供电需求与技改施工需求,而且提高了收敛性,在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22940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296693.X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电网机组组合与技改计划联合优化方法,该方法先以机组组合成本与技改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分别构建输电网、配电网的机组组合与技改计划联合优化子模型,然后基于输配电网的拓扑、负荷、机组、新能源、技改项目以及电价参数,采用改进的目标级联分析算法对构建的输电网优化子模型、配电网优化子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输、配电网的机组组合与技改计划优化结果。该方法不仅有效兼顾系统的负荷供电需求与技改施工需求,而且提高了收敛性,在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32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39499.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V20/17 , G06V20/52 , G06V10/24 , G06V10/26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T7/11 , G06T7/13 , G06T7/136 , G06T7/593 , G06T7/6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6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输电线路工程扰动区定量识别方法与系统,方法包括通过无人机搭载双目成像设备,采集输电线路施工工地图像,得到原始双目图像并预处理,得到立体矫正双目图像;采用特征提取模型对立体矫正双目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与增强,得到深度增强特征图;匹配深度增强特征图的左目、右目特征点,建立双目像素点对应关系,并计算左目、右目特征点之间的视差数据,基于视差数据获取深度数据;基于深度阈值分割算法和深度数据识别潜在工程扰动区域,并优化得到工程扰动区域,对其进行分割提取边界轮廓,计算工程扰动区的面积。本发明利用深度阈值分割算法识别工程扰动区域,提高了识别精度,可以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保证识别结果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311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39382.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Q50/26 , G06N3/006 , G06F18/2411 , G06N20/10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与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区域的基础数据和施工参数;构建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基于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模型识别基础数据和施工参数,得到生态环境影响因子;通过影响量化评估模型识别每个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得到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生态环境影响评分,根据综合评估模型识别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生态环境影响评分,得到总体影响评级;记录总体影响评级并通知管理人员,根据总体影响评级对机械化施工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本发明实现了对施工过程生态环境影响的动态评估、精确预测和有效管控,提升了机械化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693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90386.3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输变电塔基区裸地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输变电塔基劣地的复绿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有边坡汇水渠和设置有塔基基座的塔基区,所述塔基区内对称开设有六个种植孔土柱,所述塔基区内开设有蓄水坑,所述边坡汇水渠和所述蓄水坑之间开设有引水渠、连接渠、输送机构、进水机构、升降机构。本发明在塔基工程区外修建边坡汇水渠,在塔基区内修建蓄水坑和引水渠,将水引入引水渠,进入蓄水坑,蓄满后流出塔基,其中,通过引水渠将水引入塔基,水流经过各个种植孔土柱时,水分被储存于种植孔土柱的土壤中,增加塔基区的水分储量,从而达到改善塔基施工扰动范围内土壤水分条件,实现对高砾石含量的输变电塔基区的植被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77594.0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30/018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一种基于物联网分布式储能电站施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分布式储能电站建设之前的若干选址区域的环境初始值;S2、根据建设分布式储能电站的物料清单和工程范围,估算若干选址区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的建设过程中的第一环境影响因子;S3、估算若干选址区域的分布式储能电站在使用中的第二环境影响因子;S4、构建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结合第一环境影响因子和第二环境影响因子,估算若干选址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得分,筛选出合适的选址区域进行施工。本发明通过评分的筛选过程,选择合适的抽水蓄能分布式储能电站的选址进行建设和使用,降低对环境短暂影响和长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8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33509.8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三峡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岩体加固预应力锚索及其施工方法,锚索包括锚索杆、装配体、转接圈、储浆部件、出浆部件和装配螺母,装配体包括内装配柱体、外装配环体和连架,锚索杆插接在水下岩体上开设的锚固孔内部,锚索杆包括螺纹段,螺纹段的外表面形成有螺纹。通过将装配体套接在锚索杆上,并将装配螺母套接在螺纹段处并转动,从而完成对装配体的装配处理,由于在将装配体连接在锚索杆上后,涂浆腔自然对位锚固孔,便于对涂浆位置进行定位处理,涂浆过程中,涂浆腔的腔壁可以遮挡水流,减少了水流对涂浆工作的影响,通过调节转接圈匀速沿环形孔转动,使从储浆部件内挤出的砂浆可以均匀的覆盖涂浆腔,从而使涂浆均匀,进而加快了涂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9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936365.9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华源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旭 , 桑子夏 , 董西婷 , 邹芹 , 杨柯震 , 曾文静 , 蔡勇 , 蔡超 , 唐爱红 , 尚宇菲 , 马路路 , 夏方舟 , 冷文凯 , 童泽军 , 王潜 , 杭翠翠 , 陈航 , 王琪鑫 , 刘君瑶 , 蔡杰 , 雷何 , 颜炯 , 侯婷婷 , 杨洁 , 赵红生 , 王怡聪 , 王思聪 , 张籍 , 杨东俊 , 汪致洵 , 黄大玮 , 徐秋实 , 杨明 , 王姝 , 余轶 , 胡婷 , 张东寅 , 荆琳 , 朱琳红 , 周慧敏
IPC: G06F30/398 , H02J3/38 , H02J3/32 ,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08 , G06F119/06 , G06F119/12 , G06F113/04
Abstract: 基于仿真软件的柔性配电变压器可行性验证方法,首先构建新型柔性配电变压器仿真模型,包括:双绕组变压器仿真模型、H桥换流器仿真模型、三相全桥换流器仿真模型、光伏发电仿真模型、电动汽车充放电仿真模型、直流微网仿真模型、H桥换流器控制仿真模型、三相全桥换流器控制仿真模型、光伏并网和电动汽车并网控制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可行性验证仿真模型,并制定判定标准来判定新型柔性配电变压器的可行性,包括低压侧母线电压偏差、调压范围和直流侧电容电压偏差。该方法旨在分析新型柔性配电变压器的调压、稳压特性以及新能源消纳能力,为新型柔性配电变压器装置的设计和工程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