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42772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10811869.8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电联产系统同时满足负荷需求运行控制方法,应用于冷热电联产系统中,通过调整电动制冷机和吸收式制冷机制冷量,实现冷热电负荷满足刚好与发电及其余热回收热能匹配的效果,从而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725276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811566.6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产系统储热装置的日运行方法,通过获得小时经济最大充热/放热热量可得到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各个时段充热/放热状态决策,在利用小时经济最大充热/放热热量进一步充分利用储热容量的条件下,按照储热装置每日储热容量利用一次的方式获得了每个时段的储热装置的充热/放热热量。该策略有利于吸纳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557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57714.X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 H02J3/18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引导Trust?Tech技术的配电网电容器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配电网电容器运行期间的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电容器配置的受约束非线性优化模型;构建潮流方程、节点电压、线路热极限和能够安装电容器的最大/最小数目的约束条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用二进制字符串来表示,利用遗传算法,以随机搜索的方式确定初步最优解,减少优化层数;利用Trust?Tech技术,以逐层搜索的方式找到每一个区域的局部最优解,直至满足搜索条件。本发明在解决配电网中电容器配置问题时,克服优化问题的强非线性、控制变量混合整数、传统方法难以获得全局最优解、计算量结果随机等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42091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4014.9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ATLAB自定义模型和PSASP联合仿真的励磁系统仿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以基于实际电网模型的PSASP仿真系统为平台,用MATLAB程序的图形建模功能搭建与实际装置一致的励磁系统模型,通过PSASP仿真系统与MATLAB模型的联合仿真实现基于实际电网背景下的励磁系统仿真。本发明方便地实现了励磁系统自定义模型与实际大电网仿真的有机结合。MATLAB提供的丰富的图形建模工具,使得励磁系统自定义模型建立非常方便;实际电网背景下的励磁系统仿真,既能完成发电机空载、负载工况下的各种励磁系统试验,特别是各种极端条件下的试验,又能模拟系统发生故障情况下特定机组励磁系统的动态行为,对全面评价励磁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有效、便捷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693450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0154647.3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参数模型对地区饱和电量进行预测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非参数回归模型,引入Gaussian核权函数,采用局部多项式估计法进行估计,确定电力需求与影响因素的映射关系;步骤2:建立非参数累加模型,引入二次规划的问题,在非参数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确认累加系数;步骤3:选择影响因子;步骤4:根据收集的数据量进行选择阶次和带宽;步骤5:结合数据,代入非参数回归模型和非参数累加模型进行用电量及饱和电量预测。本发明建立的非参数累加模型,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区饱和电量预测的精度,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能快速较精准的预测地区饱和电量,提高地区远景电力系统规划工作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60997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0086587.1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糊评价的配电网异常电压评估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目标电网负荷节点的有功负荷、无功负荷和电压幅值;S2,根据负荷进行模糊聚类,将负荷值划分为m个典型负荷方式;S3,计算各典型负荷方式的权重;S4,建立模糊评价体系;S5,进行模糊综合评价;S6,综合评价结果的定量化处理;S7,重复上述步骤S2至S6对目标区域的配电系统各个节点进行电压质量综合评价并计算各个节点评价分数的平均值,即可得到对目标电网的电压质量评价。本发明能够对电压异常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客观评价,有效甄别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造成的电压异常,并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于针对性的进行设备更新和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95835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810023766.X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项目属性的配电网投入产出关联性分析方法,包括:构建配电网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配电网物理特性,基于项目属性对配电网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以产出指标的实际值和预测值的偏差总和最小为目标,单位投资产出指标的最大、最小增长速率为约束,建立投入产出函数关系的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得到配电网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间的对应函数关系;本发明方法在配电网投入产出关联性分析过程中,不仅分析了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相关与否,同时还给出了投入产出间的具体函数关系,实现了投资金额与产出指标提升之间的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167012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48108.3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 F28D20/00 , E04B1/74 , F28D2020/0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更换相变介质的蓄能板,包括壳体、保温层、蓄能层、壳盖,壳体为一面开口的长方体盒子,壳盖与壳体的开口对应;壳体的底部依次设置保温层、蓄能层,蓄能层中设置相变材料,壳盖通过扣接的方式安装在壳体的开口上。本发明的壳盖能够方便的拆装,从而可以方便的更换蓄能层中的相变材料,且相变材料存储量大,能够满足不同季节的要求。在冬天板内填充蓄热相变材料,在夏天更换成蓄冷相变材料,实现了冬天蓄热、夏天蓄冷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89786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03179.7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10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规划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及成果管控系统,包括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过公司局域网和/或互联网连接,服务器端包括部署系统数据服务器和系统应用服务器,部署系统服务器完成电网规划项目前期工作数据的存储与访问;系统应用服务器包括前期计划管理、可研编制管理、可研批复管理、核准上报管理、项目核准管理、工作月报管理、工作进度跟踪、综合信息查询等功能模块,完成前期计划导入并自动分发到各下级部门,下级部门根据项目信息填报各个项目的可研编制、可研评审、核准上报和项目最终核准工作;自动记录计划的完成时间,保存工作成果,并对整个过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实现对工作的全过程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05760997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086587.1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模糊评价的配电网异常电压评估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目标电网负荷节点的有功负荷、无功负荷和电压幅值;S2,根据负荷进行模糊聚类,将负荷值划分为m个典型负荷方式;S3,计算各典型负荷方式的权重;S4,建立模糊评价体系;S5,进行模糊综合评价;S6,综合评价结果的定量化处理;S7,重复上述步骤S2至S6对目标区域的配电系统各个节点进行电压质量综合评价并计算各个节点评价分数的平均值,即可得到对目标电网的电压质量评价。本发明能够对电压异常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客观评价,有效甄别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造成的电压异常,并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以便于针对性的进行设备更新和治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