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721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125235.9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腔体环境中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基于改进的光照图来增强低频图像,同时基于同态滤波来增强高频图像,从而在提升图像阴暗区域亮度的同时,突出细节,使光照更加均匀,得到的图像具有更好的色彩保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5869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26149.4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变压器外壳,包括:变压器壳体的上方设置有顶壳,顶壳的内部开设有下水口,顶壳的底面设置有底壳;储水箱设置于变压器壳体的一侧,储水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延伸至变压器壳体的内部,循环水管的表面通过导热座固定安装有导热管,翻转板转动设置于底壳的一侧,翻转板的表面通过铰接块转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顶升杆,顶升杆滑动插接于支撑板的内部;通过膨胀气囊控制二级散热的开启与关闭,使得变压器能够根据外界的温度变化来调整散热的强度,从而使变压器处于指定的工作温度范围,保证了变压器的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648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70615.8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CT极性确定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通过确定主变差动保护中参与差流计算的各侧开关对应CT的位置;结合CT的位置在各CT远离主变差动保护的一侧设置一条虚拟母线;并以虚拟母线为参照物将配置的测试电池连接到CT的两端,以及将配置的电流表设置在各CT的二次绕组上;并在所有电流表的显示结果均为正偏或者或均为反偏时判定主变差动保护中各CT的极性连接正确,测试过程较为简单,节约分析判断时间,且测试结果较为明了。
-
公开(公告)号:CN11838024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25385.9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浸式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降温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凝管;第一冷凝管,设置在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侧壁,第一冷凝管与第二冷凝管相连通;过滤组件,设置在底座内部;有益效果为:通过导热板的配合,将油浸式变压器本体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导入底座内部的冷却油上,实现对油浸式变压器本体内部换热的效果,且导热板的侧壁开设有多组凹槽,通过凹槽增加冷却油与导热板的接触面积,同时将冷却油排向第一冷凝管的内部,通过第一冷凝管内部的冷却油对油浸式变压器本体的侧壁进行换热,且第二冷凝管内部的冷却油在流动时,带动第二风扇扇叶对底座内部的冷却油进行搅拌。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49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87577.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Inventor: 肖思捷 , 于琼 , 房悦 , 杨学杰 , 张聪 , 李飞 , 王龙 , 禹建锋 , 黄文龙 , 刘科 , 鲁成 , 牟建学 , 杨金叶 , 孙竟成 , 冯照飞 , 宋晓民 , 张双 , 吴建旭
IPC: G01R31/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线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电压幅频检测的二次电缆线芯核对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供电控制端设置有用于输出相同幅值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变频交流电源模块,供电控制端还设置有与第一航空插头连接线的接线插孔连接的供电支路,依次控制将所述供电支路接入变频交流电源模块的正极或负极,检测处理端设置有与第二航空插头连接线的接线插孔连接的检测支路,每个检测支路设置有一个用于采集电压幅值和频率的幅频检测模块;检测处理端根据变频交流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幅值和频率以及幅频检测模块检测的电压幅值和频率匹配连接有线芯的供电支路对应的检测支路并输出核对后的线芯。核对速度快、准确性高且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87577.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Inventor: 肖思捷 , 于琼 , 房悦 , 杨学杰 , 张聪 , 李飞 , 王龙 , 禹建锋 , 黄文龙 , 刘科 , 鲁成 , 牟建学 , 杨金叶 , 孙竟成 , 冯照飞 , 宋晓民 , 张双 , 吴建旭
IPC: G01R31/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线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电压幅频检测的二次电缆线芯核对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供电控制端设置有用于输出相同幅值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变频交流电源模块,供电控制端还设置有与第一航空插头连接线的接线插孔连接的供电支路,依次控制将所述供电支路接入变频交流电源模块的正极或负极,检测处理端设置有与第二航空插头连接线的接线插孔连接的检测支路,每个检测支路设置有一个用于采集电压幅值和频率的幅频检测模块;检测处理端根据变频交流电源模块输出的电压幅值和频率以及幅频检测模块检测的电压幅值和频率匹配连接有线芯的供电支路对应的检测支路并输出核对后的线芯。核对速度快、准确性高且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3872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118676.7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变六角图测试纵向矢量合成方法,涉及继电保护矢量测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主变的容量,确定主变类型、主变各侧电压等级以及各侧开关CT变比,S2、实测各侧电流和电压相量,S3、三角转星30°角补偿矢量合成,S4、差流计算,S5、判断差流是否合格。本发明摒弃了仅以差值大小判断是否合格的方法,而是以各侧额定电流为基准,得到标幺化的电流量,以标幺化的数值作为判断差流大小是否合格的依据,更加准确,测试结果具有说服力,考虑到主变各侧CT特性不一致以及调压绕组的影响,使用了制动特性的判断方法,使差流随负荷电流增大而增大的合理现象不会影响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7886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0406213.4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Inventor: 何腾 , 杨学杰 , 胡新刚 , 孙鹏 , 孙立新 , 杨超 , 谢同平 , 王龙 , 韩旭 , 乔恒 , 姜腾 , 崔天宝 , 陶超 , 郭天飞 , 李浩田 , 李豪 , 姜晓东 , 边宏超 , 耿俊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和配电网重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限状态下的配电网拓扑快速调整和切负荷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网络快速拓扑调整过程和极限状态切负荷过程,网络快速拓扑调整过程中通过控制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通断状态将高风险设备转移至供电路径的末端,将原高风险设备下游的负荷转移至其它供电路径上,极限状态切负荷过程中首先判断电网系统处于脆弱状态还是异常状态,然后快速地切除指定的设备和负荷来维持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适用范围较窄和反应较慢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026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49756.9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IPC: G06F40/205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文本分析的变电设备运行监管系统及方法,属于变电设备领域,用于解决当下变电设备的运行监测没有结合设备因素以及设备的历史运行因素,也没有将异常结果进行精确识别的问题,包括监管设定模块、设备分析模块、历史运行监测模块、文本分析模块和运行分析模块,历史运行监测模块用于对变电设备的历史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设备分析模块用于对变电设备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监管设定模块用于对变电设备的监管等级进行设定,运行分析模块用于对变电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文本分析模块用于对变电设备运行时的文本信息进行分析,本发明基于多元因素设定变电设备的运行监测标准,并实现运行监测结果的精确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317886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06213.4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Inventor: 何腾 , 杨学杰 , 胡新刚 , 孙鹏 , 孙立新 , 杨超 , 谢同平 , 王龙 , 韩旭 , 乔恒 , 姜腾 , 崔天宝 , 陶超 , 郭天飞 , 李浩田 , 李豪 , 姜晓东 , 边宏超 , 耿俊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和配电网重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限状态下的配电网拓扑快速调整和切负荷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网络快速拓扑调整过程和极限状态切负荷过程,网络快速拓扑调整过程中通过控制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通断状态将高风险设备转移至供电路径的末端,将原高风险设备下游的负荷转移至其它供电路径上,极限状态切负荷过程中首先判断电网系统处于脆弱状态还是异常状态,然后快速地切除指定的设备和负荷来维持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适用范围较窄和反应较慢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