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114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01468.8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架空线路工程造价水平评价方法、介质及系统,包括:采集架空线路工程造价水平的评价指标的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采用评价指标的训练样本集生成第一随机森林模型;将评价指标的训练样本集输入第一随机森林模型,计算得到每类评价指标的第一权重;通过层次分析算法计算每类评价指标的第二权重;根据每类评价指标的第一权重和第二权重,计算每类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按照组合权重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评价指标排序,删除排序在后的预设数量的评价指标;采用保留的评价指标的训练样本集生成第二随机森林模型;将保留的评价指标的测试样本集输入第二随机森林模型,输出架空线路工程造价水平的评价结果。本发明有效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8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39232.4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施工工期定额测算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首先确定目标输变电施工工程中的施工内容;目标输变电施工工程包括变电工程、架空线路工程以及电缆线路工程;然后根据施工内容设置影响施工工期的影响因素,并将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得到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目标输变电施工工程的工程参数所对应的实际数据与得到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工期定额测算。可以看出,本发明提高了现有对输变电工程施工工期定额测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3262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928342.5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30/02 , G06Q50/06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造价设计要素的估算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连接于数据分类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分类存储模块连接于数据校验模块,所述数据校验模块连接于评估预算模块,所述评估预算模块进行造价数据挖掘,实现历史数据库中数据成员关联规则的挖掘;对预建工程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实现预建工程数据与历史数据库中数据成员关联规则的挖掘;提供服务接口,实现所述数据成员关联规则对外输出;本发明可以对待建工程的造价水平进行评估,结合相似的已完工工程造价分析数据,综合考虑主要情景因素的变化,进行科学有效的比较预测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571337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1388939.0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30/0283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输变电工程自动算量的造价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结合BIM和AR设备,能够直观方便地通过初始施工模型展示施工设计(即设备施工场景)、以及下达变更指示(即标记变更区域)。基于该变更指示生成的至少一个备选线路规划信息,通过BIM自动计算出相应的备选工程算量,并搭建相应的备选设备施工场景(即得到至少一个备选施工模型),基于该备选施工模型,能够方便地确定出该变更区域的最终施工设计和最终工程算量(即目标施工模型),进而得到变更后的初始线路规划信息和造价,从而借助于BIM和AR设备,提高了施工设计和造价调整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了输变电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18144.2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网侧灵活性资源的双层配置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10,根据跨省跨区输电工程建设成本、电网侧储能投资建设成本、需求响应平台开发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构建电网侧灵活性资源配置的外层优化模型;步骤S120,根据电网侧储能资源单位运行成本、可控负荷运行成本和跨区输电通道运行成本,构建电网侧灵活性资源配置的内层优化模型;步骤S130,向外层优化模型和内层优化模型输入参数,并不断将外层优化模型输出的灵活性资源容量配置输入到内层优化模型,直至满足所有约束时输出最优灵活性资源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8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3052.3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30/0283 , G06Q50/06 , G06F17/11 , G06N3/0442 , G06N3/0464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规划决策方法和系统,属于数据预处理与识别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对分布式储能投资及电网网架提升投资进行决策的问题。方法包括:基于风机成本、储能系统成本和光伏成本构建投资成本优化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以获取最优投资成本,对重点区域负荷、风电和光电功率进行预测以创建约束条件;基于供电可靠性、供电能力和电能传输裕度构建电网网架优化目标函数以获取最优电网网架;基于最优投资成本获取储能项目投资规模以及基于最优电网网架获取网架提升项目投资规模;将储能项目投资规模与网架提升项目投资规模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选择进行储能项目投资还是进行网架提升项目投资。综合储能与网架规划选取投资规模较小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5819.2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储一体化换流器电压主动支撑控制方法、介质及系统,包括:判断电网电压的运行状态;根据电网电压的运行状态确定并网换流器的控制方式。本发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提升新能源并网换流器的电压支撑能力,可以实现光伏发电功率的无通信快速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41804.6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配网柔性互联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从控制端的频率偏差值,获取所述多端口直流配网柔性互联系统的系统功率补偿值;基于所述系统功率补偿值,获取所述主控制端的第一功率目标值;基于所述第一功率目标值,获取所述其它从控制端的第二功率目标值;基于所述第二功率目标值,获取所述第一从控制端的第三功率目标值;将所述第一功率目标值、所述第二功率目标值、所述第三功率目标值,输出至对应的端口柔性互联装置控制端,所述控制端进行对应功率指令更新,以实现各个端口的潮流保持平衡。本发明涉及直流配网技术领域,通过获取交流侧的频率偏差值,自动调节各系统间的有功功率,以实现各个端口潮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7602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85815.7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30/0283 , G06Q10/04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6/29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线损的输变电工程造价评估方法、介质及设备,涉及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并根据起始点信息和终点信息,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中确定得到环境敏感区信息;获取并根据各个地区的输变电工程造价单价筛选出造价单价大于阈值的地区;根据环境敏感区信息和造价单价大于阈值的地区,得到障碍物信息;根据所述障碍物的坐标位置,统计周边的场强信息;然后构建斥力场代价函数和偏离障碍物的代价函数;最后将斥力场代价函数和偏离障碍物的代价函数,加入到A‑Star算法中,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路径规划,进而进行输变电工程造价评估,得到评估结果估结果,使输变电工程造价评估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32734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592650.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电路监测设备及检测方法,涉及电路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监测设备上可拆卸安装有电子设备,所述监测设备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电缆,所述监测设备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固定安装在电缆上。该电力工程用电路监测设备,在对电子设备工作时的电力数据进行检测时,只需要向下推动弹性伸缩杆和弧形金属板,弧形金属板可以推动密封块进行移动与电缆内部的金属导线连接,从而可以直接进行检测,不需要移动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就可以对电路进行检测,使检测起来更加的方便,提高了检测电路的实用性,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