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光稳定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62379C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610022132.X

    申请日:2006-10-2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一种紫外光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经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纳米TiO2粒子1~20重量份和浓度为0.5~3wt%的乳化剂溶液40~60重量份搅拌均匀后,在超声波(频率:19~21KHz,功率:50~250W)分散3~10分钟,然后将混合液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三颈瓶中,氮气保护,于温度50~80℃时加入浓度为0.5~3wt%的引发剂溶液5~10重量份,连续滴加丙烯酸酯类单体10~54重量份,单体滴加完后反应1~2小时,降温出料,过滤,经干燥获得紫外光稳定剂—聚丙烯酸酯/纳米TiO2复合粒子。将该紫外光稳定剂与高分子材料共混,经紫外光加速老化作用,测试结果表明,提高该高分子材料的耐紫外光稳定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力学性能。

    通过调聚制备窄分子量分布的聚乙酸乙烯酯

    公开(公告)号:CN1995076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022663.9

    申请日:2006-12-2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一种窄分子量分布的聚乙酸乙烯酯的制备,其特点是将乙酸乙烯酯单体50-80份,甲醇16-49份,含羧基或酰胺基的乙烯基单体1-4份,引发剂0.04-0.08份,以共同加入或将调聚单体以滴加的方式加入反应器进行反应。反应在装备有温度计、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进行,水浴加热至60-65℃,反应3-6小时,产物真空烘箱中干燥,即得到窄分子量分布的聚乙酸乙烯酯。

    一种紫外光稳定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55218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610022132.X

    申请日:2006-10-2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一种紫外光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经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纳米TiO2粒子1~20重量份和浓度为0.5~3wt%的乳化剂溶液40~60重量份搅拌均匀后,在超声波(频率:19~21KHz,功率:50~250W)分散3~10分钟,然后将混合液加入带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器的三颈瓶中,氮气保护,于温度50~80℃时加入浓度为0.5~3wt%的引发剂溶液5~10重量份,连续滴加丙烯酸酯类单体10~54重量份,单体滴加完后反应1~2小时,降温出料,过滤,经干燥获得紫外光稳定剂—聚丙烯酸酯/纳米TiO2复合粒子。将该紫外光稳定剂与高分子材料共混,经紫外光加速老化作用,测试结果表明,提高该高分子材料的耐紫外光稳定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力学性能。

    改善聚甲醛耐候性的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52744A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200310104041.7

    申请日:2003-12-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聚甲醛耐候性的改性剂,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通过乳液聚合形成的核壳结构聚合物。原料配方:丙烯酸酯2-35份、甲基丙烯酸酯1-10份、引发剂0.01-1.0份、交联剂0.01-1.0份、乳化剂0.1-5份、去离子水50-70份;工艺步骤依次为配制乳化剂溶液,聚合反应,从改性剂乳液中提纯改性剂。聚甲醛与本发明所述改性剂共混后,经多种气候老化因素长时间加速作用,测试数据显示聚甲醛的抗老化性能明显提高。

    降低聚合物体系表面张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4521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10893.7

    申请日:2003-11-1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一种降低聚合物体系表面张力的方法,其特点是制备含氢质子供体聚合物和制备含氢质子受体聚合物,然后制备聚合物复合体系,通过两种或多种化学结构互补的高分子链上官能团间相互作用,降低聚合物体系的表面张力。

    聚丙烯酸酯/无机物Ⅰ/无机物Ⅱ三元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82172A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3135455.6

    申请日:2003-07-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nventor: 淡宜 江龙

    Abstract: 一种聚丙烯酸酯/无机物I/无机物II三元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无机物I是通过A和B两种物质在多孔无机物II的水溶胶中原位反应生成,并通过吸附作用与多孔可官能化无机物II复合形成无机物I/无机物II二元复合粒子;再将所得复合离子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然后取改性后的无机物I/无机物II二元复合粒子5-35份,与丙烯酸酯类单体5-35份、乳化剂1~3份、引发剂0.01~1.5份、去离子水80~100份加入带有温度计、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三颈瓶中,搅拌升温至60-80℃,反应3-6小时,然后降温出料,产品用1-10%氯化钙水溶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洗除乳化剂,于温度50℃真空烘干,获得具有较强相互作用的聚丙烯酸酯/无机物I/无机物II三元复合粒子。

    一种铋沉积铌酸钾合成铌酸钾铋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99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35634.2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铋沉积铌酸钾合成铌酸钾铋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通过水热合成铌酸钾、硝酸铋分别溶于溶剂中形成A溶液和B溶液,超声或搅拌0.5‑2.5h;步骤2: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超声或搅拌0.5‑1.5h;步骤3:将步骤2中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150~250℃下反应1~24h,冷却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铌酸钾铋光催化材料。本发明通过铋沉积引入表面缺陷如氧空位,改变光生电荷的迁移方向,降低光生电荷复合率以及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加速表面的光催化反应。

    一种具备高阻隔性能的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920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34531.8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备高阻隔性能的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与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加入硅烷偶联剂与氧化石墨烯进行接枝反应,之后加入聚乳酸继续反应,经洗涤、过滤、真空干燥后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步骤2:将改性氧化石墨烯与左旋聚乳酸按重量比1:9~1:99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造粒、水冷、切粒、真空干燥,用平板硫化机进行热压成膜,再经历退火后,得到高阻隔性聚乳酸薄膜。本发明生产的氧化石墨烯可有效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团聚,减少加工流程,降低成本,制备得到的聚乳酸薄膜提高了水蒸气和氧气的阻隔性能。

    一种具备高阻隔性能的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9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1034531.8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备高阻隔性能的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与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加入硅烷偶联剂与氧化石墨烯进行接枝反应,之后加入聚乳酸继续反应,经洗涤、过滤、真空干燥后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步骤2:将改性氧化石墨烯与左旋聚乳酸按重量比1:9~1:99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造粒、水冷、切粒、真空干燥,用平板硫化机进行热压成膜,再经历退火后,得到高阻隔性聚乳酸薄膜。本发明生产的氧化石墨烯可有效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团聚,减少加工流程,降低成本,制备得到的聚乳酸薄膜提高了水蒸气和氧气的阻隔性能。

    一种具有较大孔半径的介孔铈锆储氧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814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46170.2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较大孔半径的介孔铈锆储氧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是基于嵌段共聚物(聚氧乙烯‑b‑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F127)/酚醛树脂模板,通过嵌段共聚物在体系中的分子聚集及在高温环境中的脱除作用和酚醛树脂在高温环境中的成碳支撑作用而制得。该材料中各组分以固溶体的形式存在,且通过调整酚醛树脂的用量可使600℃焙烧后制得材料的孔半径在6nm~16nm之间调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