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117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50680.2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灌注水泥浆增强桩土协调受力性能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港口建设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通过注浆管、钢箍、超声波探头、方管、控制台、桩模具及预制桩实现的,包括如下步骤:制备预制桩;制备注浆管;制备水泥浆;将注浆管安在预制桩上,并通过钢箍连接;将预制桩总成打入预定位置;设定注入压力限值后,通过注浆管注入水泥浆;通过控制台实时监测注入压力,若注入压力达到预设限值时,停止注入;提升注浆管后继续注入水泥浆;当水泥浆注入完毕后,拔出注浆管。本发明使得水泥浆注入过程信息化,减少了注入工作的盲目性;施工方便,经济可靠,提高了桩基的承载力,继而降低了总建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8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53298.3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高速铁路路基自供电监测的多源振动能量捕捉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压电俘能器和储能元件,轨道梁的跨中贴设完全相同的压电俘能器,所述压电俘能器之间并联,用于监测电压随时间变化关系,捕获电压信号,所述储能元件由立方体支架、立方体质量块以及将两者连接起来的两组弹性换能条组成;所述弹性换能条为由竖直换能条和横向换能条构成的万向结结构,竖直换能条竖向设置在立方体支架的左右侧面,立方体质量块通过横向换能条与竖直换能条连接;所述压电堆的一侧粘贴在轨道梁的跨中位置,另一侧粘贴在竖向换能条上。该装置能够有效捕捉和利用寒区高速铁路路基振动能量,以满足寒区高速铁路路基监测的能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58709.8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松散岩土体微结构跟踪成像装置及自动跟踪方法,属于细观颗粒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松散岩土体微结构跟踪成像装置,包括摄像机和主机,摄像机包括补光模组、摄像模组、无线信号传输模组,补光模组和摄像模组均与无线信号传输模组通过电信号连接;主机中包括调节板块、数据处理板块和无线信号传输板块,调节板块、数据处理板块均与无线信号传输板块通过电信号连接,所信号传输模组与无线信号传输板块通过无线信号连接,调节板块、数据处理板块将数据传递至无线信号传输板块,无线信号传输板块通过无线信号将数据发送至摄像机内的无线信号传输模组,无线信号传输模组根据所接收到的信号对补光模组和摄像模组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63273.X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0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的边坡危险性风险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利用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基于遥感数据,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建立区域地质FEM模型,并实时分析其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对区域的环境变化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评估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该方法主要针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时间及空间变化趋势,在传统的评价模型中增加多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部分,构造由地质灾害相关性较高的因子组成的时空算法模型,嵌入到多层次贝叶斯层次时空模型中,融合现有地质灾害系统,得到多层次、高精度、具有时空效应的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2252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552328.5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 , G10L15/22 , G10L21/0208 , G10L25/24 , G06V40/20 , G06T7/13 , G06T7/19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与无人机群手势、手形、语音协同多模态交互感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人与无人机群交互的语音识别模型;步骤2:构建人与无人机群交互的手势识别模型;步骤3:构建基于语音和手势双模型自主识别集群编队协同控制的交互框架,输入手形、姿态、语音3个交互通道信息,用于获取手势和语音命令动作,采用基于双通道切换的通道融合实现机制,实现交互框架中的多模态交互。本发明通过构建基于语音和手势双模型自主识别集群编队协同控制和基于双通道切换的通道融合的交互框架来实现人与无人机群机多模态交互,可以准确并高效的通过语言和手势实现人与无人机群智能协同多模态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6182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47614.4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B11/16 , G01K11/3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弱光纤光栅阵列传感系统实时量测边坡变形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超弱光纤光栅光缆和线盘,所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用于不同空间位置的波长信号、光栅应变和温度数据的处理,获取边坡应变温度的变化,并与外网连接;所述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用于脉冲信号的发射、接受、解调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与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连接,超弱光纤光栅解调系统与超弱光纤光栅光缆的一端连接,超弱光纤光栅光缆的另一端盘绕于线盘上,线盘布设于监测边坡表面。该装置可配合边坡深层变形与病害实时监测,应用性价比高,并且易于施工、保护、长期耐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753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94792.3
申请日:2022-1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7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探地雷达无效数据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航空探地雷达进行图像数据采集,获得地质雷达剖面数据,形成样本数据集;S2:对航空探地雷达数据剖面图像进行标注,随机划分训练集、验证集以及测试集;S3: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训练集进行训练,训练中采用验证集查看模型,初步得到权重模型;S4:利用测试集样本权重模型进行模型测试,得到训练好的航空探地雷达无效数据辨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5:对航空探地雷达数据剖面图像测试集进行无效数据目标检测,得到标定无效数据的探地雷达数据剖面图。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辨识效率与准确度,为有效的探地雷达数据解译做好基础工作准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42974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32265.8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MOFs的环氧树脂/聚氨酯IPNs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注浆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MOFs纳米材料和环氧树脂,混匀后,升温至60~80℃,搅拌30~60min,冷却后得部分开环的MOFs功能化的环氧树脂预聚体,为A组分;步骤二、将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混合,在温度为60~80℃反应3~5h,冷却后得聚氨酯预聚体,为B组分;步骤三、将A、B混合,再向AB混合物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抽真空脱泡,固化,得到含MOFs的环氧树脂/聚氨酯IPNs注浆材料。本发明的含MOFs的环氧树脂/聚氨酯IPNs注浆材料除了具备优异的抗拉伸性能和粘结强度,同时还有着良好的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95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0106585.4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水作用下注浆材料抗冲刷性能测试拆卸式试验装置,所述抗冲刷性能测试拆卸式试验装置包括动水供应单元、测试水槽单元和废水循环单元,其中:所述动水供应单元连接测试水槽单元为其提供不同流速动水,测试水槽单元流出废水进入废水循环单元,废水循环单元通过回水管连接动水供应单元。本发明的注浆材料抗冲刷性能试验装置可模拟不同流速下动水注浆材料的抗分散性能,设计了可拆卸测试板,可通过调整突触的密度与高度来模拟不同注浆环境地层的粗糙度。且可以在试验结束直接测量可拆卸测试板的质量以减少浆液留存率试验的测量误差。此外,设计了多道过滤的废水循环装置,可高效利用试验用水。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91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17974.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采空区岩溶隧道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超前地质预报;步骤2)煤矿采空区及溶洞处理;步骤3)隧道内有害气体实时监测及通风;步骤4)生命体征实时监测;步骤5)各项数据融合及分析。该方法操作方便、参数整合处理分析能力强、数据传输效率高,能够很好保证煤矿采空区岩溶隧道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也能保证后台数据获取的时效性,帮助决策者及时做出判断。本发明有利于克服原有步骤间的信息传递效率低而带来的决策迟缓问题,通过优良材料进行的预处理、成熟稳定高效数据传输系统的搭建,进行多种参数的实时监测,既保证施工安全性也提高施工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