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位不连续表面的超薄电磁波汇聚、发散透镜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8986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175741.9

    申请日:2013-05-13

    Abstract: 基于相位不连续表面的超薄电磁波汇聚、发散透镜的设计方法,属于电磁学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透镜存在厚度极限的问题。本发明的设计方法为:一、设定所需聚焦点的焦距;二、根据Pancharatnam–Berry相位器件的原理,对于电场沿X轴和Y轴极化的垂直入射电磁波,对边长a=5mm的单元结构,该单元结构的第一阶谐振频点为9.81GHz,可以对透射电磁波引入任意离散相移;三、根据汇聚发散透镜所需要的相位分布,在第一阶谐振频点上,可以得到,沿X轴正方向每个单元旋转的角度θ与其距离原点的距离x的关系式;四、将一中的f带入三的公式一中,从而获得透镜的设计参数,完成基于相位不连续表面的超薄电磁波汇集、发散透镜的设计。用于适用于电磁波调控透镜的设计、加工领域。

    一种梯度折射率超常媒质透镜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7424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056999.7

    申请日:2013-02-22

    Abstract: 一种梯度折射率超常媒质透镜的制造方法,涉及一种超常媒质透镜的制造方法。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梯度折射率超常媒质透镜参数设定困难、参数选取时间长导致透镜设计复杂、设计周期长的问题。其方法:设定欲制造的超常媒质透镜的折射率并进行连续分布离散化处理,获得欲制造的超常媒质透镜折射率分布关系,采用圆盘形打孔介质作为透镜,采用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模型表征打孔结构单元的电磁特性;经过计算获得通孔在透镜上的分布情况完成透镜制造。本发明适用于制造梯度折射率超常媒质透镜。

    一种梯度折射率超常媒质透镜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7424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56999.7

    申请日:2013-02-22

    Abstract: 一种梯度折射率超常媒质透镜的制造方法,涉及一种超常媒质透镜的制造方法。它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梯度折射率超常媒质透镜参数设定困难、参数选取时间长导致透镜设计复杂、设计周期长的问题。其方法:设定欲制造的超常媒质透镜的折射率并进行连续分布离散化处理,获得欲制造的超常媒质透镜折射率分布关系,采用圆盘形打孔介质作为透镜,采用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模型表征打孔结构单元的电磁特性;经过计算获得通孔在透镜上的分布情况完成透镜制造。本发明适用于制造梯度折射率超常媒质透镜。

    一种可传输前向波的超常媒质小型化矩形波导

    公开(公告)号:CN101867078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010183020.9

    申请日:2010-05-26

    Abstract: 一种可传输前向波的超常媒质小型化矩形波导,它涉及小型化波导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基于超常媒质的小型化矩形波导无法传输前向波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个空心矩形波导和多个超常媒质结构单元,各个超常媒质结构单元位于空心矩形波导内部,且所述各个超常媒质结构单元分成两组沿着空心矩形波导z方向两侧金属壁交错放置,各个超常媒质结构单元在平行于所述空心矩形波导的z方向的有效磁导率分量为负值,在其它方向的有效磁导率分量以及在所有方向上的有效介电常数分量均为正值,空心矩形波导的横截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宽度,且所述宽度小于二分之一工作波长。本发明适用于射频通信、微米波领域的电子电路和器件、天线小型化的设计与制造。

    超宽可调范围的有源频率选择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02496754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06342.X

    申请日:2011-12-08

    Abstract: 超宽可调范围的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属于有源频率选择表面技术领域。它解决了无源频率选择表面被加工成型后,其谐振频率和带宽等特性均无法改变,因而无法适应多变的电磁环境的问题。它包括介质板、正面上金属层、正面下金属层、加载变容二极管、四个加载电感和两个背面馈电网络,正面上金属层和正面下金属层的开口相对呈镜像对称设置在介质板的正面,两个背面馈电网络的结构相同并分布在介质板背面的左右两侧,每个背面馈电网络均由水平金属馈线和竖直金属馈线组成,水平金属馈线与竖直金属馈线呈直角连接,通过改变加载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可实现在大范围内改变谐振频率。本发明作为一种有源频率选择表面。

    一种用于观测手性奇异点的微波波段损耗型超表面透镜

    公开(公告)号:CN1196511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41579.4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一种用于观测手性奇异点的微波波段损耗型超表面透镜,涉及超表面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微波波段难以形成等离激元表面,进而引入损耗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观测手性奇异点的微波波段损耗型超表面透镜,包括呈矩形阵列排布的多个双谐振环单元,每个双谐振环单元均包括:介质板、开口谐振环和线结构;所述开口谐振环包括三个同轴嵌套的矩形环和一个位于最内侧矩形环中心的矩形片,最外层矩形环一边设有开口;所述线结构为“I”字形;所述开口谐振环和线结构均固定在所述介质板上,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本发明能够在不形成等离激元表面的情况下,通过耦合两个正交方向上的共振模式并引入损耗,从而实现X波段奇异点的观测。

    一种基于EBG结构的超薄宽带电磁吸波体

    公开(公告)号:CN1194817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47401.6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一种基于EBG结构的超薄宽带电磁吸波体,属于天线射频技术中电磁兼容设计技术领域。为了解决Ka波段微波组件金属腔体封装内的电磁波谐振、端口间隔离度低存在串扰的问题以及传统有机吸波体难以满足水汽氛围要求的问题。本发明的电磁吸波体由若干个单元结构周期排列组成,电磁吸波体的单元结构包括上层金属顶板、中间的陶瓷介质以及底层的贴片层,贴片层上设置有电阻膜贴片、导体膜贴片,且贴片层上的电阻膜贴片、导体膜贴片排列方式为交错对称排列,即贴片层上为对称结构;同时部分导体膜贴片通过金属通孔连接金属顶板,金属通孔穿过陶瓷介质层,金属通孔对称设置。

    基于C型夹层雷达罩壁结构的X波段小型化高透波FSS

    公开(公告)号:CN107946762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711130709.3

    申请日:2017-11-15

    Abstract: 基于C型夹层雷达罩壁结构的X波段小型化高透波FSS,涉及X波段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X波段频率选择表面尺寸较大,对入射波入射角和极化的稳定性差,透波性能差问题。本发明包括2层第一蒙皮层、2层第二蒙皮、3层芯层和2层金属线层;各层均为正方形,各层平行且垂直于轴向;两端为第一蒙皮层,2层第一蒙皮之间依次设置芯层、第二蒙皮、芯层、第二蒙皮和芯层;金属线层位于第二蒙皮的中心;第一蒙皮层内的四个角均设置有正方形金属贴片。本发明适用于滤波。

    基于相位非连续超表面产生艾里波束的透镜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7098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0205242.2

    申请日:2018-03-13

    Inventor: 张狂 杨海棠 吴群

    Abstract: 基于相位非连续超表面产生艾里波束的透镜及方法,涉及产生艾里波束的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艾里波束的激发器件体积大、难以集成,而且无法适用于X波段的问题。该透镜包括沿直线紧贴排布的多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包括介质板和位于介质板上、下表面的金属环,2个金属环的尺寸相同,且2个金属环的中心均与介质板的中心重合,金属环设有1个缺口,2个金属环的缺口关于中心对称;多个结构单元分为多组,同1组结构单元的上表面金属环的缺口方向相同,间隔1组结构单元的2组结构单元的金属环的缺口方向相同,相邻组结构单元的金属环的缺口方向相差90°。本发明适用于产生艾里波束。

    基于交指型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过渡段紧凑型传输线

    公开(公告)号:CN10946199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1325370.7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基于交指型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过渡段紧凑型传输线,涉及人工表面等离激元领域,为了解决基于H型SSPPs的传输线过渡段在低频通带内匹配效果不佳,单元结构和过渡段尺寸过大的问题。金属贴片分为共面波导段、过渡段和周期结构段;过渡段和周期结构段均由交指型SSPPs单元形成;交指型SSPPs单元包括2个凹形贴片和1个十字形贴片,十字形贴片的上下枝节分别位于2个凹形贴片的开口,两者之间留有缝隙;过渡段的交指型SSPPs单元的十字形贴片的上下枝节的长度、上下枝节与凹形贴片底部间横向缝隙的宽度由端部向中心逐渐增大,周期结构段的交指型SSPPs单元的尺寸统一。本发明可以实现单元的小型化,且在低频段匹配良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