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75356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1453630.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反式1,4‑聚异戊二烯制备三维多孔形状记忆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氯仿溶解反式1,4‑聚异戊二烯;步骤二:将海绵浸入在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氯仿溶液中,将浸泡后的海绵进行烘干处理,得到三维多孔形状记忆材料;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海绵利用多巴胺进行修饰。本发明利用反式1,4‑聚异戊二烯对海绵进行包覆,将形状记忆和三维多孔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得到一个三维多孔的形状记忆材料,通过多巴胺的修饰后,材料具有超亲水的特性。本发明通过形状记忆的特点来控制孔径,从而实现对液体流速的控制,并通过材料浸润性的改变,实现对有机溶液和水溶液多种液体流速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11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20822.7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多孔形状记忆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一种记忆材料制备领域;一种三维多孔形状记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氯仿溶解反式1,4聚异戊二烯得到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氯仿溶液;步骤二:将海绵浸入在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氯仿溶液中浸泡,然后真空干燥;步骤三:将干燥处理后的海绵利用多巴胺进行修饰;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样品的上表面进行喷金处理,将喷金处理后的样品进行聚吡咯的电沉积,电沉积后用氮气将样品吹干,真空干燥,得到三维多孔形状记忆材料。本发明通过对材料化学性质及孔结构的优化,然后在材料上表面进行了浸润性可调的涂层修饰,实现了对药物释放速度的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5753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53630.9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反式1,4-聚异戊二烯制备三维多孔形状记忆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利用氯仿溶解反式1,4-聚异戊二烯;步骤二:将海绵浸入在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氯仿溶液中,将浸泡后的海绵进行烘干处理,得到三维多孔形状记忆材料;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海绵利用多巴胺进行修饰。本发明利用反式1,4-聚异戊二烯对海绵进行包覆,将形状记忆和三维多孔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得到一个三维多孔的形状记忆材料,通过多巴胺的修饰后,材料具有超亲水的特性。本发明通过形状记忆的特点来控制孔径,从而实现对液体流速的控制,并通过材料浸润性的改变,实现对有机溶液和水溶液多种液体流速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21142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73041.2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3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差的问题。方法:一、石墨烯溶液涂层处理预制体;二、沥青液相浸渍预制体;三、重复步骤二2~3次,将沥青加热,然后将处理过的预制体浸入沥青中,常压浸渍,然后取出;四、浸渍后预制体的碳化;五、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4次,然后将样品放入碳化炉,在氩气保护下升温,保持温度,降温,取出样品,即制得石墨烯改性的碳/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可提高石墨烯改性的碳/碳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度、弯曲强度和纤维束/基体界面剪切强度。本发明方法用于改性碳/碳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03127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306109.8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球共聚改性PBO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改性PBO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PBO纤维柔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碳纳米球共聚改性PBO聚合物的结构表示式为:其中A表示碳纳米球,r表示连接在碳纳米球表面的链的数目,n表示PBO的聚合度。制法:将葡萄糖水溶液水热合成后洗涤、干燥得到碳纳米球;将碳纳米球加入到多聚磷酸溶液中,再加入4,6-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在升温至87~93℃,得到混合溶液,再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对苯二甲酸,升温发生聚合反应,得到碳纳米球共聚改性PBO聚合物。该聚合物的抗拉强度为5~7GPa,弹性模量为240~245GPa,制法简单,可用于纺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97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373468.5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L33/12 , C08L75/08 , C08L33/08 ,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32 , C08F220/14 , C08F222/14 , C08F220/18 , C08F222/20
Abstract: 一种基于相分离的同组分多响应温度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构筑方法和应用,涉及形状记忆聚合物构筑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聚氨酯网络单体、聚丙烯酸酯网络单体和光引发剂均溶解在溶剂中,使用时加入聚氨酯催化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步骤二、将混合液涂布在模具上,聚氨酯网络单体在室温下逐渐交联成网,在形成聚氨酯网络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使用光源照射不同的位置,聚合其中的聚丙烯酸酯网络单体,得到基于相分离的同组分多响应温度形状记忆聚合物。本发明不需改变组分,通过调控双网络链段的相溶性使聚合网络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聚集态结构,从而实现多响应温度形状记忆行为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22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950116.0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形状记忆效应宏观展示以及量化的可视化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视频拍摄设备、制冷设备、制热设备、控温设备、照明设备、样品台、力学夹持系统、形状记忆测试组件,其中:所述箱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可视化窗口;所述视频拍摄设备架设在箱体外部、可视化窗口的前方;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制冷设备、制热设备、照明设备、控温设备、样品台、力学夹持系统、形状记忆测试组件;所述控温设备与制冷设备、制热设备连接;所述力学夹持系统固定在样品台后侧,方便固定测试样品;所述形状记忆测试组件为“U”形变形模式的测试组件或拉伸/压缩模式的测试组件。本发明的装置既可作定性实验,又可以做定量展示,整个测试过程具有可视化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2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52121.X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解决空间展开结构中柔‑刚转化材料真空出气的方法,属于空间展开材料制备领域。所述方法一阶段使用丙烯酸酯树脂,光自由基引发剂(或热自由基引发剂)与丙烯酸酯质量比为1‑5:100,二阶段使用环氧树脂,固化剂为含有双键的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7‑20:100,环氧树脂占树脂总量50%~90%,将原料混合后,抽真空,除气泡,倒入模具后通过紫外光照射10‑20min(或60℃‑70℃2‑4h)后制备出一阶段柔性材料,将柔性材料于100℃‑150℃后固化2‑6h,得到刚性材料。由于第一阶段选用丙烯酸酯树脂,通过第一阶段光引发后,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会接入丙烯酸酯树脂网络中,解决一阶段柔性材料在空间环境中由于负压的作用使得材料中第二阶段固化剂被抽离到空间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82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45773.5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非火工驱动的耐腐蚀可分离头罩,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多级头罩内的每相邻两级头罩之间可拆卸连接,且切割组件设置在位于最下方的两级头罩的连接处,能够切割分离多级头罩,多级头罩与弹体上端可拆卸连接,且多级头罩和弹体之间设有一压缩状态的弹簧,切割组件和弹簧弹力耦合切割多级头罩,多级头罩借助弹簧弹射分离。本发明采用形状记忆合金丝热切割和弹簧弹力耦合作用下的切割方式以及采用弹射分离的方式,这种使用非火工的分离方式,结构简便,无污染,适用于小型飞行器。且分离响应快,能够实现对头罩的快速弹射。多级头罩采用尼龙材料制成,减轻了头罩的质量。在多级头罩表层涂覆聚苯胺氧化石墨烯,提升了头罩的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08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367426.X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形状记忆结构与响应分子协同调控固体和液体粘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粘附调控方法,属于表面浸润性调控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形状记忆阵列、具有高固体粘附的柔性聚合物、化学响应分子三部分,所述具有高固体粘附的柔性聚合物聚集在形状记忆阵列顶端和/或侧面,所述化学响应分子修饰在形状记忆阵列和具有高固体粘附的柔性聚合物上。本发明通过将形状记忆阵列、具有高固体粘附的柔性聚合物、化学响应分子结合,实现了通过结构和化学的方法对材料表面的固体和液体粘附进行调控。通过调整结构响应和化学响应各自的响应温度,使两个温度具有一定差距,可以实现梯度控制粘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