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2526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382604.6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频激励调控活性组分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和方法,涉及活化水制备技术领域,装置包括:中控模块、双频电源模块及等离子体发生器模块;中控模块,用于产生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双频电源模块,与中控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产生并输出双频激励信号;等离子体发生器模块,与双频电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双频激励信号通过高压放电反应生成活性组分不同的等离子体活化水。有效的控制了离子与气体分子/水离子的碰撞过程,从而能够根据用途调控等离子体活化水中ROS和RNS的组成占比,实现了抗微生物及控制植物代谢和发育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83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804967.5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俊刺 , 李铁 , 皮俊波 , 魏立秋 , 余建明 , 单连飞 , 苗伟威 , 唐井峰 , 傅予 , 姜狄 , 史东宇 , 李正文 , 孙文涛 , 胡博 , 许静 , 胡锦景 , 王优胤 , 吕旭明 , 丛培贤 , 张宏宇 , 许小鹏 , 王爱华 , 李桐 , 陈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数据相似性匹配的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关键指标提取模块、聚类模块、数据融合模块、相似性匹配、故障诊断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本发明采用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综合各类数据进行数据融合诊断,能够全面、准确的进行电网故障判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能够实现各种情况下的电网故障诊断,判别故障类型,针对性强且诊断结果准确迅速;本发明诊断速度快,通过相似性匹配实现对电网故障的快速、精确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411677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41702.2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俊刺 , 余建明 , 乔咏田 , 王明凯 , 唐井峰 , 高梓济 , 王超 , 崔岱 , 李铁 , 姜枫 , 姜狄 , 史东宇 , 李正文 , 孙文涛 , 张津辉 , 苑经纬 , 胡博 , 许静 , 胡锦景 , 吕旭明 , 丛培贤 , 张宏宇 , 许小鹏 , 王爱华 , 陈刚 , 高凯 , 葛延峰 , 刘淼 , 何晓洋 , 李桐 , 孙茜 , 王琛 , 周志 , 张越 , 单连飞
IPC: G06F16/2452 , G06F16/2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网调控领域信息检索方法、系统和介质,包括训练数据构建模块:构建用于训练深度学习翻译模型的训练数据;模型训练模块:根据从训练数据构建模块获得的训练数据对深度学习翻译模型进行训练;问句解析模块:将用户输入的源语言解析成深度学习翻译模型能识别的源语言文本;SQL后处理模块:将深度学习翻译模型输出的目标语言文本转换成数据库可执行的语句;SQL运行模块:运行从SQL后处理模块获得的数据库可执行的语句,从数据库中检索所要的信息。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系统,降低了对电网数据库操作的门槛,能使工作人员快速检索所需要的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数据挖掘的深度、提高了数据增值变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729634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1635818.5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H1/26
Abstract: 一种高频激励放电中心等离子体抑制燃烧压力脉动的方法,涉及一种抑制热声振荡现象中压力脉动的方法。本发明用等离子体作为一种动态、主动的方式调控燃烧室在一定工况下燃烧过程中出现的压力脉动状态。本发明在燃烧室的火焰根部产生等离子体,使得火焰动态地受到等离子体的影响而受气流扰动的影响减小,释热稳定性相应得到提高,并且火焰热释放的相位和频率得到调整,使得燃烧室脉动能量的放大程度减小,热声振荡的条件被破坏,进而实现燃烧室内压力脉动的减小甚至消失。
-
公开(公告)号:CN10723958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610180852.2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送风模块针网布局方法及离子送风模块。布局方法包括:步骤1、风速测试:调节单根放电针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以使得金属网的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离子风风速最大,并测量放电针的针尖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值L;步骤2、投影半径测量:测量偏离风速中心点位置处的风速Vr,当Vr=aVmax时,测量风速测量点与风速中心点的距离为r;步骤3、针网布局:放电针的针尖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7‑1.3)L的范围内,相邻两根放电针的针尖之间的距离为(0.7‑1.3)r的范围内。实现提高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实现提高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6292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811635817.0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H1/26
Abstract: 一种高频激励放电中心等离子体与侧面等离子体协同抑制燃烧压力脉动的方法,涉及一种抑制热声振荡现象中压力脉动的方法。本发明用中心等离子体与侧面等离子体协同作为一种动态、主动的方式调控燃烧室在燃烧过程中出现的压力脉动状态。本发明在燃烧室的火焰根部和侧面产生等离子体,根部等离子体动态地影响火焰热释放的频率与相位规律,使得脉动火焰对气流扰动的响应程度发生变化;火焰侧面施加的等离子体通过一定能量输入吸附火焰主体,改变火焰主释热区相对于燃烧室出口的距离,即令燃烧室内压力脉动从燃烧室出口反射的回传路径长度改变,压力脉动与火焰热释放率的相位差发生变化;两处等离子体协同作用、调节而实现燃烧压力脉动的减缓或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70648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10564374.1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离与加速过程解耦的离子风推力装置。离子风推力装置包括电离电极、中间电极、集电极、电离电源和加速电源,电离电极与电离电源连接,中间电极与加速电源连接,电离电极与中间电极之间形成电离区,中间电极与集电极之间形成加速区,通过调整电离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或电离区的距离改变电离区的带电粒子浓度,实现了电离区的单独控制,通过调整加速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或加速区的距离改变加速区的电场强度,实现了加速区的单独控制,即实现了电离与加速的解耦;并且通过电离区与加速区的控制匹配,使带电粒子在加速区的运动过程中完全与中性气体分子发生碰撞并进行能量交换,提高了离子风推力器的电‑动能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5921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610497851.0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联式管道离子送风模块。串联式管道离子送风模块,包括送风管道和多个放电模组,多个所述放电模组设置在所述送风管道中并沿着所述送风管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分布;所述放电模组包括放电针、金属网和针架,所述放电针设置在所述针架上,所述放电针位于所述金属网和所述针架之间;多个所述放电模组依次串联连接。实现提高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65387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610498445.6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T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串联式多级离子送风模块。串联式多级离子送风模块,包括多个放电模组,多个所述放电模组依次排列分布;所述放电模组包括放电针、金属网和针架,所述放电针设置在所述针架上,所述放电针位于所述金属网和所述针架之间;多个所述放电模组依次串联连接。实现提高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实现提高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0648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64374.1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离与加速过程解耦的离子风推力装置。离子风推力装置包括电离电极、中间电极、集电极、电离电源和加速电源,电离电极与电离电源连接,中间电极与加速电源连接,电离电极与中间电极之间形成电离区,中间电极与集电极之间形成加速区,通过调整电离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或电离区的距离改变电离区的带电粒子浓度,实现了电离区的单独控制,通过调整加速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或加速区的距离改变加速区的电场强度,实现了加速区的单独控制,即实现了电离与加速的解耦;并且通过电离区与加速区的控制匹配,使带电粒子在加速区的运动过程中完全与中性气体分子发生碰撞并进行能量交换,提高了离子风推力器的电-动能转换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