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超临界CO2为工质的新型试验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0884405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1056584.9

    申请日:2018-09-11

    Abstract: 一种采用超临界CO2为工质的新型试验锅炉,涉及锅炉设备领域。为解决超临界CO2为工质的布雷顿循环运行参数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运行参数高试验锅炉。所述的采用超临界CO2为工质的新型试验锅炉包括依次布置的燃气燃烧器、炉膛、水平烟道、烟道挡板、烟气再循环风机和空气预热器;水平烟道的右侧烟道内布置二级过热器、一级过热器和过热器侧分流省煤器,左侧烟道内布置二级再热器、一级再热器和再热器侧分流省煤器;工质流量的10%分成两股一部分流过过热器侧分流省煤器,另一部分同时流过再热器侧分流省煤器;10%a的工质再与剩余的90%a的工质在气冷壁入口集箱前混合后引入到气冷壁内吸热并进入汽轮机中做功。

    超临界CO2试验锅炉的引入烟气再循环系统及循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239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092708.9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一种超临界CO2试验锅炉的引入烟气再循环系统及循环方法。目前,新型20MW超临界CO2试验锅炉,采用常规燃气燃烧器,火焰集中,导致火焰的中心温度较高,产生大量热力型的NOx,且很难实现燃烧分级有效降低NOx。一种超临界CO2试验锅炉的引入烟气再循环系统,其组成包括:锅炉(1)、锅炉水平烟道(2)、空气预热器(3)和燃气燃烧器(4),锅炉采用L型布置方式,且顶部设置有燃气燃烧器,燃气燃烧器采用炉顶下冲方式布置,锅炉的一侧与锅炉水平烟道连接,锅炉水平烟道为双烟道结构布置,锅炉水平烟道的尾部设置有烟气挡板(5),烟气挡板的另一侧与空气预热器连接。本发明应用于锅炉领域。

    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气侧减温系统及减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7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294924.1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气侧减温系统及减温方法。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整个系统处于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仍属气态,采用喷入锅炉入口附近区域的二氧化碳由于没有气化潜热,冷却效果不好。本发明组成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1),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包括气冷壁(2)、一级过热器(3)、二级过热器(4),气冷壁与面式减温器(5)连接,面式减温器分别与压缩机(6)、一级过热器连接,一级过热器与混合减温器(7)连接,混合减温器分别与压缩机、二级过热器连接,二级过热器与透平机(9)连接,透平机与冷却器(10)连接,冷却器与压缩机连接。本发明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气侧减温。

    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气侧减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068487U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21792581.7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气侧减温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整个系统处于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仍属气态,采用喷入锅炉入口附近区域的二氧化碳由于没有气化潜热,冷却效果不好。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1),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包括气冷壁(2)、一级过热器(3)、二级过热器(4),气冷壁与面式减温器(5)连接,面式减温器分别与压缩机(6)、一级过热器连接,一级过热器与混合减温器(7)连接,混合减温器分别与回热器(8)、二级过热器连接,二级过热器与透平机(9)连接,透平机与冷却器(10)连接,冷却器与压缩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气侧减温。

    一种采用超临界CO2为工质的新型试验锅炉

    公开(公告)号:CN208998043U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21486785.8

    申请日:2018-09-11

    Abstract: 一种采用超临界CO2为工质的新型试验锅炉,涉及锅炉设备领域。为解决超临界CO2为工质的布雷顿循环运行参数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运行参数高试验锅炉。所述的采用超临界CO2为工质的新型试验锅炉包括依次布置的燃气燃烧器、炉膛、水平烟道、烟道挡板、烟气再循环风机和空气预热器;水平烟道的右侧烟道内布置二级过热器、一级过热器和过热器侧分流省煤器,左侧烟道内布置二级再热器、一级再热器和再热器侧分流省煤器;工质流量的10%分成两股一部分流过过热器侧分流省煤器,另一部分同时流过再热器侧分流省煤器;10%a的工质再与剩余的90%a的工质在气冷壁入口集箱前混合后引入到气冷壁内吸热并进入汽轮机中做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适用于630℃等级锅炉的单管汇集多管引出多级集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196456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21265117.8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630℃等级锅炉的单管汇集多管引出多级集箱结构,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包括:大集箱、副管路、一号小集箱、V型分流板、分流板、主管路、二号小集箱、连接管和再热器集汽管路,再热器集汽管路通过多个连接管与二号小集箱一端相连,二号小集箱另一端与主管路一端相连,主管路锥形端与一号小集箱一端相连,主管路锥形端内设置有两个分流板,一号小集箱另一端通过多个副管路与大集箱相连,一号小集箱内设置有V型分流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汇集集箱结构,使工质在小集箱内经过充分混合,有效降低集箱流动偏差,从而降低了进入大集箱的蒸汽温度,在相同情况下可减少其壁厚,节约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