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741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98987.3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学影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近红外一区和二区成像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近红外一区和二区成像造影剂是由蛋白质和花菁染料分子经过可控共价自组装所形成的复合物。本发明中近红外一区和二区淋巴造影技术与当下临床上常用的吲哚菁绿(ICG)淋巴造影技术相比,能够实现更高的时空分辨率、深层组织穿透和成像对比度/稳定性,有望成为下一代淋巴造影技术;并且操作者可在白光环境下进行成像检测和/或引导手术;且本发明提供了近红外一区和二区淋巴造影技术对于淋巴系统疾病的实时监测/诊断应用,如淋巴水肿和肿瘤淋巴转移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84886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43402.6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9D11/50 , C09K11/65
Abstract: 一种室温磷光寿命和波长可调节的碳化聚合物点、制备方法及其在时间分辨的多级防伪和信息加密中的应用,属于发光碳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首先是称取丙烯酰胺单体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再向其中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交联剂甲叉基双丙烯酰胺,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在150~300℃条件下水热加成聚合碳化反应2~1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随后对上述水溶液进行过滤、渗析除去杂质及多余的原料,最后浓缩、真空冻干制得具有室温磷光性质的碳化聚合物点固体粉末,其室温磷光发射寿命和波长随水热碳化温度变化而变化。制备的碳化聚合物点室温磷光发射寿命和波长可调,在防伪及信息加密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8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70966.9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21/552
Abstract: 一种基于纳米孔阵列的三明治结构等离子体尺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上层为贵金属纳米孔阵列、中间层为间隔层及蛋白层、下层为贵金属层。在该结构中,上层的贵金属纳米孔阵列能够与下层的贵金属层产生强烈的反对称等离子体耦合效应,耦合效应的强弱取决于间隔层的厚度。该检测器能够灵敏响应间隔层变化,其灵敏度达到61nm/nm。在降钙素原检测中,检测限可达11.9pg/mL。该方法制备操作简单,涉及检测仪器成本低廉,具有使用价值。本发明利用特殊的夹层结构设计取代传统检测器利用表面检测的特征,实现高准确度,高灵敏度,快速高效的检测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26560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05898.9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K9/51 , A61K47/24 , A61K47/12 , A61K31/337 , A61K31/7105 , A61K48/00 , A61P35/00 , A61K3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5123 , A61K31/203 , A61K31/337 , A61K31/7105 , A61K2300/00
Abstract: 一种对肿瘤细胞具有靶向作用的二茂铁基维甲酸/紫杉醇纳米粒子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属于纳米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粒子保留了维甲酸抑制肿瘤干细胞增生,诱导分化的活性,同时携带紫杉醇可起到杀伤肿瘤干细胞之外的普通肿瘤细胞的作用;并且该纳米粒子对肿瘤细胞内高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敏感,进入肿瘤细胞后可以迅速解离释放紫杉醇,暴露维甲酸功能基团,从而发挥作用;在正常细胞内由于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少,则不会释放或很少释放,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该纳米粒子可携带并转移Micro-RNA进入细胞内发挥相应的作用,从而可以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059627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31229.3
申请日:2014-07-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化学交联增强聚合物点荧光性能的方法,属于聚合物点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聚合物交联的办法制备荧光聚合物点;2.对制备的荧光聚合物点进行分离提纯。通常来讲,线性聚合物由于缺少荧光中心,本身不是发光材料。本发明利用线性聚合物交联的方式,使一类非共轭聚合物点具有较强的荧光特性。这种新奇的交联增强发光(crosslingking enhanced emission,CEE)现象在学术界没有任何专利和研究论文进行报道,是一种新颖的学术概念。由于本发明涉及的制备荧光聚合点方法的普适性和批量生产性,因此对实际应用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327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421532.3
申请日:2012-10-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量子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化学修饰法制备荧光颜色可控的石墨烯量子点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绿色荧光石墨烯量子点;2.对绿色荧光石墨烯量子点进行化学接枝方法达到调控荧光的目的;3.对绿色荧光石墨烯量子点进行化学还原方法达到调控荧光的目的。本发明所述表面化学调控的实验方法可以有效地调控石墨烯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对荧光机理的理解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利用石墨烯量子点的上转化荧光性质,可将其应用在双光子生物成像方面;此技术可以减少传统荧光物质成像过程中,紫外光激发对生物体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519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910217746.7
申请日:2009-10-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接在基底上构筑大面积、间距可控、周期可控、排列有序的二氧化硅纳米锥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石英片基底的清洗及表面亲水化处理、聚苯乙烯单层胶体晶体的制备、二氧化硅纳米锥阵列的构筑三个步骤。该方法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锥阵列具有十分优异的宽波段减反射、增透性能,通过控制周期可以分别实现从紫外到可见(350nm到800nm)、再到中红外波段内(800nm到2.5μm)有效的减少表面反射损失和增加光的透过。同时,通过改变纳米锥表面的性质,可以实现防雾和超疏水表面的构筑。这种方法简单,较为可控,在低成本、大面积的光电器件及减反射表面的构筑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814587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43598.1
申请日:2010-04-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平板发光器件领域,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平板发光器件耦合出光效率的方法。具体涉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基片表面直接刻蚀制备纳米锥阵列提高平板发光器件耦合出光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纳米锥阵列十分优异的宽波段减反射、增透性能,实现了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耦合出光效率提高1.4倍。同时,对于在角度达到70度的时候,两种器件发光强度比值达到了60倍。
-
公开(公告)号:CN117430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75051.8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IPC: C07K14/765 , C09K11/06 , C07K14/47 , C07K1/107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学影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近红外一区和二区仿生荧光蛋白(NIR‑I/II FPs)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NIR‑I/II FPs通过模仿天然荧光蛋白的结构和发光机理,利用外源性蛋白质和NIR‑I/II花菁染料分子经过可控共价自组装所形成的复合物。本发明有效地克服了现有NIR荧光蛋白的稀缺性、合成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发射波长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了NIR‑I/II FPs在制备成像显像剂中的应用,含有NIR‑I/II FPs的成像显像剂可应用在如一级淋巴结手术导航、淋巴水肿、增生活体可视化、血池显影、皮瓣移植成活/坏死监测以及一体化多色成像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71645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11878.X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Inventor: 朱守俊
IPC: C07D209/10 , G01N21/64 , C09K11/06 , C07D209/14 , C07D209/60 , C07D209/90 , C07D215/12 , C07D311/30 , C07D401/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分子探针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近红外花菁荧光探针的肿瘤组织快速病理检测方法,所述近红外花菁荧光探针能够实现多种癌症如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印戒细胞癌、头颈癌等的术前/中/后判定。比如对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宫颈癌、卵巢癌、胃肠癌、前列腺癌、口腔癌、皮肤癌、肝癌、胰腺癌、膀胱癌、食管癌,淋巴癌、血癌、脑瘤、鼻癌、舌癌、牙龈癌等多种肿瘤的术中快速标记、荧光病理分析、肿瘤轮廓判定、肿瘤恶性程度分析、肿瘤分期和分型诊断,以及病人生存期预测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