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9594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1980095019.X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13 , H01M10/0568
Abstract: 在此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及使用该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能够实现一种如下的电池,即使在体积能量密度高、电极保持的电解液量较少的情况下,因反复充放电导致的输出的降低仍然较小。在电极内部的活性物质颗粒之间的间隙中共存高介电氧化物固体和高浓度电解液。具体而言,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包含电极活性物质、高介电氧化物固体、及电解液,将前述高介电氧化物固体和前述电解液配置在前述电极活性物质的颗粒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并将前述电解液中的锂盐的浓度设为0.5~3.0mol/L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9229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80026769.8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精度良好地判定是否需要基于恢复充放电模式进行充电。充电控制装置使作为将锂金属用于负极的二次电池的锂金属电池借由规定的常规充电模式与恢复充放电模式进行充电。在恢复充放电模式中,使锂金属电池暂且放电后,比在常规充电模式的情况下更花费时间进行充电。侦测部对作为锂金属电池的电压的电池电压进行侦测。运算部基于电池电压的变化,对锂金属电池的自放电速度进行运算。记录部记录自放电速度的历史。判定部基于历史中的时间序列下的自放电速度的变化,判定是否需要基于恢复充放电模式进行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98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10841346.X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即便在使电极高密度化时,仍然能够抑制电解液的浸透性降低,并能够抑制电阻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中,在集电体与活性物质层之间,配置电解液的扩散速度比在活性物质层中更快的层。具体来说,是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具备:集电体;及,电极活性物质层,其形成于集电体的至少单面,且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其中,在集电体与电极活性物质层之间配置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含有固体电解质粒子和导电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1852521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80087574.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R31/392 , G01R31/378 , G01R31/387 , G01R31/389 , H01M10/48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高精度地侦测由电池的容量的下降引起的劣化的电池的劣化状态推定方法,并且提出一种使用以该电池的劣化状态推定方法获得的结果的数据来抑制劣化的劣化抑制控制方法和劣化抑制控制系统。本发明构成为具备:劣化状态推定部,具有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规定时间的放电中,获取电池的电阻值的历史的电阻值历史获取部、与根据电池的电阻值的历史来计算电池的劣化状态的劣化计算部;及,劣化抑制控制部,基于电池的劣化状态进行电池的劣化抑制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075381.3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藤野健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50/105 , H01M50/211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包括:电极层叠体,经由隔膜层叠有正极和负极;电解液;及,外装体,收容前述电极层叠体及前述电解液;并且,前述负极的厚度会因充放电而发生变化,前述外装体在前述电极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上能够伸缩或变形,在沿前述电极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至少一个侧面与前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之间配置有空间形成部件,所述空间形成部件形成能够吸收和放出前述电解液的电解液暂时存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951960.0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金属二次电池,在正极与负极集电器之间具备电解质层和中间层;前述中间层包括可伸缩三维结构体;前述可伸缩三维结构体包括离子液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49723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275119.X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60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具备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耐久性比以往更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具备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化学键合有介电常数比电解液溶剂更大的有机分子。作为优选的有机分子,可以举出:频率10kHz时的相对介电常数为90以上的有机分子、单一分子内或分子间具有极化的分子结构的有机分子、一分子内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两性离子化合物、羟基酸、分子量为89~616的有机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204207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80029020.2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充电控制装置。该充电控制装置具备:预测充电中的蓄电池的温度的经时变化的预测部;基于由预测部所预测的温度的经时变化,计算因蓄电池的温度超过预先设定的上限温度控制值而导致的蓄电池受到的影响度的计算部;在影响度比预先设定的基准值小的情况下,允许蓄电池的温度超过上限温度来使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控制部。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14940.4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解液包含有机溶剂、双(氟磺酰)亚胺锂及碱土金属盐,前述碱土金属盐为双(氟磺酰)亚胺的碱土金属盐、及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的碱土金属盐中的一种或两种,前述碱土金属盐的含有率在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205591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980029019.X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充电控制装置。该充电控制装置具备存储将蓄电池的温度以及电压作为指标来规定充电限制值的多个充电信息、和用于基于蓄电池的温度以及电压从多个充电信息中选择一个充电信息的选择信息的存储部;获取蓄电池的温度以及充电量的获取部;基于获取部获取的蓄电池的温度以及充电量和选择信息,从多个充电信息中选择一个信息的选择部;以及使用获取部获取的蓄电池的温度以及充电量和由选择部选择的信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的充电控制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