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22131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62296.X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3K26/067
Abstract: 一种光纤微球制备装置,涉及一种微球制备装置。设有CO2激光器、激光二极管LD指示器、保护金反射镜、分束镜、保护银反射镜、聚焦透镜和直流电机;所述CO2激光器、LD指示器、保护金反射镜、分束镜、保护银反射镜和聚焦透镜依次相连接并与直流电机构成两束CO2激光加热旋转光纤的微球制备装置,所述CO2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与LD指示器发出的指示光对准后,经保护金反射镜传输至分束镜,分束镜将入射激光束按50∶50的功率比分成功率相等的两束激光,并分别经保护银反射镜和聚焦透镜聚焦后,汇聚于两聚焦透镜焦点重叠的区域,直流电机驱动旋转的光纤末端在两束CO2激光的作用下加热熔融并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微球。
-
公开(公告)号:CN102306895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37225.5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石墨烯的调Q拉曼光纤激光器,涉及一种激光器。设有石墨烯被动Q开关、拉曼光纤、对泵浦波长呈现高反射率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前反射光纤布拉格光栅列、后反射光纤布拉格光栅列、对第n阶的斯托克斯光分别具有高反射率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对第n阶的斯托克斯光分别具有部分反射率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和泵浦源;所述对第n阶的斯托克斯光分别具有高反射率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前反射光纤布拉格光栅列、拉曼光纤、对泵浦波长呈现高反射率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后反射光纤布拉格光栅列、石墨烯被动Q开关和对第n阶的斯托克斯光分别具有部分反射率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依次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540472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10111548.2
申请日:2009-04-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456nm固体蓝光泵浦360nm紫外全固体激光器,涉及一种全固体激光器。提供一种456nm固体蓝光泵浦360nm紫外全固体激光器。设有全固态456nm蓝光激光器、平凸耦合输入镜、平面输入镜、带温控装置的Pr:GVO4激光晶体、激光输出镜、倍频晶体和折叠腔镜。平凸耦合输入镜设于全固态456nm蓝光激光器的输出端;平面输入镜输入端接平凸耦合输入镜输出端;带温控装置的Pr:GVO4激光晶体的输入端面接平面输入镜;激光输出镜设于Pr:GVO4激光晶体的输出端,作为紫外光的输出镜;倍频晶体设于激光输出镜的后端;折叠腔镜设于倍频晶体的后端,作为紫外光的全反后腰镜。
-
公开(公告)号:CN101533989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111549.7
申请日:2009-04-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S3/14 , H01S3/16 , H01S3/0941 , H01S3/109 , H01S3/08 , H01S3/081 , H01S3/101 , H01S3/23 , H01S3/042
Abstract: 激光二极管泵浦红绿蓝全固体激光器,涉及一种全固体激光器。提供一种单一LD泵浦同时输出R、G、B三基色固体激光的激光二极管泵浦红绿蓝全固体激光器。设光纤耦合输出的808nm连续激光二极管、耦合光纤、平面输入镜、Nd:GVO4激光晶体、倍频晶体、激光输出镜M1、Pr:GVO4激光晶体、激光输出镜M2和激光输出镜M3;耦合光纤输入端接808nm连续激光二极管的光纤耦合输出端;平面输入镜输入端接耦合光纤;Nd:GVO4激光晶体输入端面接平面输入镜;倍频晶体设于Nd:GVO4激光晶体输出端;M1设于倍频晶体后端;Pr:GVO4激光晶体设于M1输出端;M2和M3分别设于Pr:GVO4激光晶体输入、输出端。
-
公开(公告)号:CN1688071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78717.9
申请日:2005-06-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S3/0941 , H01S3/05 , H01S3/16
Abstract: 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平凸非稳腔激光器,涉及一种激光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平凸非稳腔Nd:YAP 1080nm激光器。提供一种性能较好、输出稳定性较高,输出功率较大的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平凸非稳腔激光器。设有光纤耦合输出的803nm连续激光二极管;耦合光纤输入端接激光二极管输出端;输入镜输入端接耦合光纤输出端;激光晶体输入端面接输入镜,激光输出凸腔镜设于激光晶体输出端。采用LD大模式直接耦合进晶体进行泵浦,将LD发光面紧贴增益介质,使LD输出光束在未发散之前被增益介质吸收,可充分利用泵浦功率,激光器更紧凑。腔体设计有效补偿LD泵浦激光器热透镜效应,提高激光器性能和输出稳定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