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0342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08637.3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4B35/56 , C04B35/565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碳化硅/碳化锆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复相陶瓷。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用溶剂溶解二氯二茂锆,再加入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得混合物A;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混合物A减压蒸馏脱除溶剂,得混合物B,在惰性气氛下进行裂解反应,制得碳化硅/碳化锆复相陶瓷。二氯二茂锆可用作锆源,可催化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交联反应,提高陶瓷产率;碳化锆能够抑制碳化硅微晶晶粒的增长,提高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抗氧化性能;控制杂化先驱体中二氯二茂锆的含量,可实现复相陶瓷中锆含量的可控;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二氯二茂锆杂化先驱体中无氧,减少了高温裂解过程中气体的逸出,陶瓷致密度高,操作简单,易于工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093055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617739.9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4B35/56 , C04B35/565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碳化硅/碳化钛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提供一种碳化硅/碳化钛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二氯二茂钛和超支化聚碳硅烷加入溶剂中得溶液;将所得溶液中的溶剂脱除,剩余物在惰性气氛下进行裂解反应,反应结束后即得碳化硅/碳化钛复相陶瓷。解决了现有的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碳化硅/碳化钛复相陶瓷过程中,因为引入氧而导致的复相陶瓷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下降的问题,所用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碳化硅/碳化钛复相陶瓷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22834218U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21585054.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4B35/589 , C04B35/591 , C04B35/626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利用可熔融固态聚碳硅烷制备高导热氮化硅纳米粉体的装置,涉及到材料合成设备领域。包括PCS雾化‑交联塔、流化‑热处理炉、氮化硅粉体收集器、气体回热管和尾气冷却器;PCS雾化‑交联塔安装在流化‑热处理炉的上方,在雾化‑交联塔形成的PCS交联粉体直接掉落进流化‑热处理炉中;流化‑热处理炉的粉体流出口接氮化硅粉体收集器,流化‑热处理炉中水平布置三个流化床加热段,位置逐渐降低,加热温度逐渐升高;气体回热管安装于炉顶盖内部,尾气从炉顶盖排出通过尾气冷却器冷却后排空处理。可实现粉体的快速,完全交联,抑制反应过程中粉体颗粒之间的粘连和团聚,实现高纯度高导热氮化硅纳米粉体的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22781538U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21584898.7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4B35/589 , C04B35/591 , C04B35/626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高分子量固态聚碳硅烷制备高导热氮化硅纳米粉体的装置,涉及材料合成装置。包括气体循环雾化装置和氨化热解装置。气体循环雾化装置包含有雾化喷头、旋风分离器、循环风机以及溶剂冷凝装置以及相应的连接风管,所有连接部分均为密封连接。氨化热解装置为竖直安装,包括三段加热区。高分子量聚碳硅烷有机溶液在气体循环雾化装置中喷雾雾化成液滴,干燥转化成PCS粉体,同时有机溶剂冷凝回收;PCS粉体在载气携带下进入氨化热解装置,在氨化热解装置中,PCS粉体在氨气中被被逐步加热反应生成氮化硅粉体。该装置可将高分子量的聚碳硅烷溶液雾化干燥成聚碳硅烷粉体,再将聚碳硅烷粉体加热氨化热解成氮化硅陶瓷粉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