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9010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85189.3
申请日:2017-09-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绝缘液体直流击穿电压和击穿前电流的实验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包括上、下绝缘盖板,上绝缘盖板开设有第一装配通孔,下绝缘盖板开设有第二装配通孔;高压电极组件,高压电极组件包括针式电极及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包括第一安装端及第一接线端,针式电极设置于第一安装端上;接地电极组件,接地电极组件包括板式电极及第二导电杆,第二导电杆包括第二安装端及第二接线端,板式电极设置于第二安装端上;及试验槽,针式电极和板式电极均位于待测绝缘液体的液面以下。因而由于上述实验装置的结构简单、体量轻小,能够简化实验操作步骤和降低成本,同时方便试验结束后的拆分清洁与维护,且装拆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28658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611842.4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沉淀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经表面改性处理后的微-纳米填料加入至环氧树脂基体和防沉剂中,再加入固化剂分散处理,30~40℃进行脱气处理,接着升温至50~60℃,将基料倒入模具中,固化、冷却、脱模,即得。本发明通过使用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过的微-纳米填料和防沉剂可以提高填料粒子在环氧树脂基中的分散情况,并使填料粒子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作过程中不易沉淀,提高了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的性能,得到了防沉淀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也为微-纳米复合绝缘材料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3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84032.5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武汉大学
IPC: G01R2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表面电荷测量实验装置,包括内部设有中空腔体的腔体外壳,所述腔体外壳内设有绝缘子安装机构,所述绝缘子安装机构沿中空腔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接地电极、导体以及滑动触头,所述接地电极与腔体外壳沿中空腔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接地电极为中空筒状,所述导体位于与之对应的接地电极的中部,所述滑动触头套设在与之对应的导体外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导体沿中空腔体的长度方向滑动,每侧所述滑动触头上分别设有绝缘拉杆,所述绝缘拉杆远离滑动触头的一端伸出对应侧的腔体外壳外部。所述绝缘子表面电荷测量实验装置能够在绝缘子扫描过程中为测量提供方便,进行电荷测量时不易出现扫描盲区,实现全覆盖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86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88033.2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老化和击穿试验的样品制备方法,采用热压法制备聚烯烃材料,将聚烯烃材料在平板硫化机压制成片或板状样品;用带有半球形凸起的模具,将片或板状样品在平板硫化机制成带有凹槽的试样,将模具置于平板硫化机中随硫化机同步降温到室温得到带有凹槽的试样;将带有凹槽的试样在凹槽周围以及内部喷涂上一层导电金属材料。本发明是通过塑料片或板状样品的二次热成型加工,利用模具和压力使片(板)材变形,达到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辅以配套工序,实现应用目的技术,本发明制得的试验样品,能有效的消除边缘效应和避免沿面闪络,得到更加准确的击穿电压及老化实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74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1208575.8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海口分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小卫 , 张逸凡 , 冯宾 , 蒋道宇 , 芦兆宽 , 傅明利 , 吴聪 , 侯帅 , 郭强 , 惠宝军 , 贾磊 , 岑贞锦 , 陈喜鹏 , 陈奕钪 , 朱闻博 , 吴青帅 , 展云鹏 , 左干清 , 陈云 , 蔡晔 , 吕泰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充油电缆的泄漏检测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通过获取海底充油电缆对应的路由高程变化曲线和第一环境数据;根据路由高程变化曲线的离散化结果,结合第一环境数据构建一维管道层流流动模型;采用一维管道层流流动模型执行稳态模拟,确定绝缘油稳定流速;响应实时监测的第二环境数据和监测流量,根据第二环境数据和绝缘油稳定流速,计算一维管道层流流动模型对应的实时绝缘油流量;若实时绝缘油流量和监测流量之间的偏离值超过预设泄漏阈值,则判定海底充油电缆出现泄漏,从而通过数字孪生的方式提高实时绝缘油流量的计算效率,能够在泄漏早期检测到细微流量泄漏,有效提高泄漏检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1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36102.6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海口分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水的物理化学要素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绝缘油的原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根据绝缘油溶液和海水浊度物质的紫外荧光效应和红外散射效应,用紫外光源和红外光源作为测量系统的驱动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经一系列透镜进入被测水样,水样经紫外和红外光照射发出荧光及散射光,这种荧光及散射光经透镜和具有波长选择透过性的窄带滤光片进入相应的检测器硅光电倍增管及光电二极管,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以及荧光数据的校正,并最终输出到电子显示屏得到经浊度校正后的原位绝缘油浓度数值:解决了极微量浓度的绝缘油的即时原位检测、检测仪器小型化以及海底环境干扰下测试数据校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01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1000918.8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管孔、内壳和内孔;外壳套设在内壳的外侧,外壳与内壳形成半包围结构,内孔内嵌于外壳与内壳之间,管孔贯穿外壳与内壳;内壳套设在电缆的外表面上,内孔卡嵌电缆的绝缘屏蔽层,管孔设置于电缆的绝缘屏蔽层与铝护套层之间;管孔与高压电缆内部电接触不良的修复装置中第一导液管匹配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内部电接触不良的修复装置,包括:增压气瓶、修复液储蓄瓶、修复液、第一导液管、余液收集器、真空泵以及上述的连接器。本发明能有效提升电缆的绝缘屏蔽层与铝护套间的电接触性能,降低了由电缆绝缘屏蔽层与铝护套间接触不良导致的电缆故障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类缺陷电缆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76083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069777.1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IPC: B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滤除气泡装置,包括:顶部开口且底部设有致密过滤结构的第一容器,与第一容器的底部连通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包括互相连通的大径腔和小径腔,所述小径腔与所述第一容器插接配合,所述大径腔和小径腔交界的阶梯处设有与大径腔连通且垂直于所述阶梯处平面的抽气管道。本发明缘液体的过滤和去除气泡同时进行,简单快捷,效率高,避免样本交叉感染,节约材料和能源。并且本发明避免绝缘液体过滤下漏至大径腔内顺势被抽气管道抽走,保证过滤除气泡试验的正常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11600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703457.7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绝缘气体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4F7N气体的毒性试验装置,包括培养箱、氧气瓶、氮气瓶以及C4F7N气瓶,培养箱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氧气瓶的输出端、氮气瓶的输出端和C4F7N气瓶的输出端分别与进气口连通,以分别向培养箱中通入氧气、氮气和C4F7N气体。通过设置培养箱,并使氧气瓶的输出端、氮气瓶的输出端和C4F7N气瓶的输出端分别与培养箱的进气口连通,以分别向培养箱中通入氧气、氮气和C4F7N气体,从而在培养箱内营造具有C4F7N气体的环境氛围,使得能够通过观察在培养箱内的试验对象的行为情况来判断C4F7N气体是否具有毒性,进而实现在使用C4F7N气体前检测C4F7N气体的毒性,因此,确保了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62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645751.7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外半导电层和铝护套间的灼伤模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裁剪故障电缆试样和新电缆试样供备用;将新电缆试样的铝护套接地;在其外半导电层施加工频电压,调整电压值,直至新电缆出现与故障电缆相似的灼伤现象,记录电压值与电流值;采用高频电源并选取一个电源频率值,在另一根新电缆试样的外半导电层施加高频电压,在标准冲击次数范围内进行冲击,直至新电缆试样在标准冲击次数范围内形成与故障电缆相似的灼伤现象,记录外半导电层两端的电压值,选取其他电源频率值,得出并记录不同电源频率所对应的电压值。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测试方法,由此实现电缆外半导电层和铝护套间的灼伤模拟测试,为电缆安全运输提供理论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