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网络自愈合水凝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497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113223.8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双网络自愈合水凝胶传感器的制备方法。该双网络水凝胶的第一网络以丙烯酸和乙烯基离子液体为单体,由自由基引发剂引发共聚而成。同时,羧甲基瓜尔胶作该水凝胶的第二网络。此外,三氯化铝的引入提高了水凝胶的机械强度和导电传感性能,由于三价铝离子可以与双网络上的羧基形成金属动态配位键,增强了水凝胶的自愈合性能。该水凝胶的力学性能良好,在受到外界引起的损伤之后可以自主愈合,且具有优异的传感性能和较高的应变灵敏度,可将其应用于应变传感相关领域。

    一种三重刺激响应性双层水凝胶致动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404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0495989.2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重刺激响应性双层水凝胶致动器及其制备方法。两层水凝胶网络分别由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水凝胶组合而成。其中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层水凝胶由木质素‑过硫酸钾‑金属离子引发体系引发聚合,并向其中添加氧化石墨烯纳米带以提高其力学性能、自愈合能力以及导电性能,同时为双层水凝胶提供光热转换能力。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层采用光引发聚合,为双层水凝胶提供温度响应和pH响应能力。基于上述特点,该双层水凝胶致动器具有温度、pH和近红外光三重刺激响应的性能,在软机器人和阀门开关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一种可超长拉伸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5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27668.0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超长拉伸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可用于应变传感,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α‑环糊精与聚乙二醇之间的超分子作用和木质素与银离子之间的动态氧化还原效应制备水凝胶。木质素结构上的邻苯二酚基团将银离子还原成银纳米颗粒,自身被氧化成醌/半醌。同时,银纳米颗粒的电子共振效应反过来将醌/半醌还原成邻苯二酚结构。这种动态氧化还原作用使得体系中稳定存在邻苯二酚基团、银离子以及银纳米颗粒,赋予水凝胶优异的粘附性能和导电性能。此外,α‑环糊精与聚乙二醇之间的超分子作用为水凝胶提供了有效的能量耗散机制,赋予水凝胶非凡的韧性。此方法制备的水凝胶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和导电性能,且在受到破损后能够自主愈合,可用于应变传感领域,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一种新型纳米金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1051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50132.3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纳米金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新型纳米金复合抗菌剂,为负载硫酸庆大霉素的纳米金颗粒。该方法包括在氯金酸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后加入硫酸庆大霉素,然后加入硼氢化钠溶液还原氯金酸溶液,同时负载硫酸庆大霉素,通过透析去除溶液中未负载的硫酸庆大霉素,得到纳米金复合抗菌剂。本发明采用一步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金复合抗菌剂,工艺流程简单,绿色、环境友好,且制备的纳米金复合抗菌剂尺寸可控,粒径分布范围窄,其平均粒径为4.7nm,纳米颗粒小,不易发生团聚。此抗菌剂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硫酸庆大霉素负载于纳米金上,具有广谱抗菌性和协同抗菌性,对抗革兰氏阳性菌、抗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具有很好抑菌效果。

    一种高效纳米纤维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51862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0118578.6

    申请日:2016-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728 D01D5/00 D01D5/0023 D04H1/433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效纳米纤维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合成聚酰胺酸(PAA),电纺PAA纳米纤维膜以及亚胺化为聚酰亚胺膜(PI);制备醋酸纤维素(CA)纳米纤维膜;同轴电纺CA‑PAA并亚胺化为CA‑PI;合成苯并噁嗪单体(BAF‑btfa);BAF‑btfa以及BAF‑btfa/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iO2NPs)原位固化CA、PI、CA‑PI纳米纤维膜;接触角实验;油水分离实验。优点:通过对纤维膜表面改性,得到具有生物可降解性、成本低廉、具有高的油水分离流量和分离效率的CA‑PI纳米纤维膜;此高性能膜材料在油水分离、污水处理以及深海石油泄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含姜黄素的可快速自愈水凝胶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059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13173.3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姜黄素的可快速自愈水凝胶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应变传感,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丙烯酸单体的聚合以及姜黄素与聚乙烯亚胺之间的席夫碱反应制备自愈合水凝胶。其中,选用姜黄素和聚乙烯亚胺作为水凝胶的制备材料有许多优点:姜黄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分子两端的羟基可以与铝离子形成金属配位作用,另外,其可以在席夫碱反应中提供关键的官能团‑酮;聚乙烯亚胺作为高分子聚合物带正电,其与带负电的丙烯酸存在静电相互作用,同时,聚乙烯亚胺有大量的氨基可以形成可逆的席夫碱。因此,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水凝胶通过各组分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以及可逆席夫碱反应来实现快速的自愈合。水凝胶通过这种自愈合来抵御使用过程中电子产品产生的微小裂痕,实现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可持续使用性。制备出的水凝胶电阻率会随着应变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使其可以用于应变传感领域。

    一种抑菌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4280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103738.9

    申请日:2018-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菌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配制含有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混合,制备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并分散至去离子水中;将阿莫西林溶解于pH值为5.5‑6.5的MES缓冲溶液中,再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改性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混合,室温搅拌20‑36小时,离心、洗涤后冷冻干燥,得到抑菌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绿色无污染,产品有效地对抗生素阿莫西林和氧化石墨烯进行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生物活性、扩大抗菌谱、降低抗生素用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对于单药无法治疗的感染有很好疗效。

    一种载磺胺嘧啶银复合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8473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510155319.6

    申请日:2015-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磺胺嘧啶银复合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利用木醋杆菌静态发酵获得细菌纤维素;(2)对细菌纤维素进行碱洗处理后打浆制成均相悬浮液;(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4)将磺胺嘧啶银在水中进行超声处理;(5)将海藻酸钠溶液,细菌纤维素均相悬浮液和磺胺嘧啶银悬浮液混合制成均相混合液后;将其倒入模具中,用5%CaCl2溶液进行固化,冷冻干燥后可得载磺胺嘧啶银的海藻酸钠/细菌纤维素复合抗菌敷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所得到的复合抗菌敷料保持了良好的保湿性和生物相容性,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伤口愈合和皮肤再生,生产工艺简单。

    一种壳聚糖基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2994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29983.2

    申请日:2017-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基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壳聚糖溶解到醋酸水溶液中,得到1~5wt%的壳聚糖溶液;2)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与壳聚糖的摩尔比4:1~1:8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充分搅拌,反应18‑24h;3)将京尼平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得到0.01~0.2wt%的京尼平溶液;4)将京尼平溶液加入到步骤2)所得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倒入模具中,40~70℃反应4~8h,冷冻干燥后得到氨基修饰的壳聚糖海绵;5)将壳聚糖海绵浸泡在含有氨苄西林、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混合溶液中,反应2~10h,冷冻干燥后得到壳聚糖基海绵敷料。本发明制得的壳聚糖基海绵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大的孔隙率和吸水率,以及优越的抑菌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