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3654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1610449.4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塔格糖联产乙醇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以乳糖为底物,β‑半乳糖苷酶和L‑阿拉伯糖异构酶为催化剂,得到包含D‑塔格糖的混合糖液,再利用酿酒酵母消耗混合糖液中的D‑葡萄糖和D‑半乳糖发酵生成乙醇,所述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底物实现了全值化利用,产物易于分离纯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45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87456.8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改良盐渍土的盐胀性测量装置及操作方法,该装置由固化剂拌和装置、碳化装置和盐胀性测量设备组成,特设可移动核心筒,实现未处理土和碳化土的盐胀性测试,避免了改良土的扰动和破坏;该装置结构紧凑、连接方式简单,易于组装和拆卸,操作难度小。本发明可模拟包括温度、地下水位以及路面荷载等耦合条件下的复杂环境,精确探究多因素变化对盐渍土盐胀性的影响;可采集盐渍土在改良前后盐胀过程中温度、水分以及体积的变化,可对改良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精确监控和实时反馈,且数据采集自动化程度高;能快速碳化、缩短养护时间,同时与土中典型易溶盐结合,大大降低土中可溶盐离子浓度和碱性,实现了良好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59781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1061316.1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09B3/00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固化稳定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方法,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的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无害化处置问题,该方法将垃圾焚烧飞灰与菌液按照重量比1∶0.5~0.7拌合、静置后,再与由天氡酰胺与CaCl2加水混合制成的反应液混合成飞灰混合料1,装入底部透水的模具2,在其顶部施加10~100kPa空气压力(3),2~4h后卸除空气压力(3),静置12h~24h,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生物酶水解天氡酰胺诱导产生碳酸钙和重金属碳酸盐矿化物,固定垃圾焚烧飞灰中的有害物质并形成强度,固化过程中的渗出液经收集处理后循环利用,减少氨排放,实现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和稳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67570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958850.6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垃圾焚烧灰渣桩施工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地基处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垃圾焚烧灰渣的废物利用问题,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a.将带混凝土预制桩尖1的钢管2沉入地基3制成桩孔;b.将菌液与中砂、垃圾焚烧灰渣先拌合均匀,然后加入0.05mol/L氯化钙溶液拌合成混合料;c.将混合料灌入预先沉入地基的钢管2中,在灌入混合料的过程中将注浆管4和抽浆管5埋设于混合料6中;d.混合料6灌满桩孔后拔出钢管2;e.通过抽浆管5抽空桩孔中混合料孔隙中的液体,然后通过注浆管4注入胶结液,直至注满整个桩孔中的混合料孔隙,静置6~24h;f.重复e操作4~6次,完成垃圾焚烧灰渣桩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54876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929918.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铅、镉污染土地基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可在一个施工周期内相继实现铅、镉污染土地基的环境修复与加固补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a.测定待处理地层1中土壤铅、镉离子的浸出量,随后在待处理地层1上钻孔并布设注浆管2;b.配制微生物促生液3,每隔5天通过注浆泵4往待处理地层1中注入微生物促生液3;c.检测待处理地层1中土壤的脲酶活性,当脲酶活性大于80mg/g时,停止向待处理地层1内灌注微生物促生液3;d.配制胶结溶液5,每隔2天通过注浆泵4往待处理地层1中注入胶结溶液5;e.待场地达到预定的注浆遍数后,检测地基强度以及土壤中铅、镉离子浸出量,满足要求后拔除全部注浆管2,如不满足要求则重复步骤d直至满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5773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32073.0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5/06
Abstract: 一种用于分层测量泥浆中砂粒沉降规律的插入式试验装置及测量方法,由带滑槽的正面板和背面板、带插槽的左面板、带插孔的右面板、带限位板的底板、可打开的顶板、分层隔板、推压面板、上限位板、卡扣、密封垫、螺栓和插销螺栓共同构成,通过插入式的分层隔板将泥浆分隔在不同的高度,测定经过不同时间沉降后不同分层泥浆中的砂粒质量,实现分层测量泥浆中砂粒沉降规律的功能,隔板采用插入式消除了隔板对颗粒沉降的影响,可精准测定不同分层的砂粒质量,是研究泥浆悬浮砂粒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595048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561058.2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株产菊粉酶的菌株,其分类命名为草酸青霉(Penicillum oxalicum),菌株号为XL0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355,保藏日期为2016年6月28日。以此青霉菌为发酵菌株,以菊粉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等组成发酵培养基发酵生产菊粉酶。发酵后经检测,该酶同时具有菊粉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酶活最高可达到46.2IU/mL,33.6IU/mL。将菊粉酶添加到60‑120g/L菊粉溶液中发酵法制备D‑乳酸。实验结果表明同步糖化发酵乳酸得率远高于分步糖化发酵,发酵72h,D‑乳酸得率高达97.9‑100%。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19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24717.8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金尾矿渣微生物复合处理及应用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该方法将巴氏芽孢杆菌(Bacillus pasteurii)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或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中的一种或几种配合使用。利用巴氏芽孢杆菌在黄金尾矿渣的孔隙中沉积生成碳酸钙结晶,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固定尾矿渣中的重金属和贵金属离子。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或巨大芽孢杆菌分解黄金尾矿渣中的氰化物。本发明利用“机械翻耕+多轮注浆”的方法,使微生物、黄金尾矿渣、胶结液三者充分的混合接触,以达到生成碳酸钙结晶加固尾矿渣和降解氰化物的目的。本方法具有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及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可实现对尾矿渣的多渠道、大规模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19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24716.3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群处理石油污染黏土地基的方法,可实现土壤修复和土壤加固施工一体化,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a.完成菌剂1的制作;b.使用深层搅拌机2将菌剂1和待处理地层中的土壤3(质量比为1∶100)搅拌均匀,之后整平场地;c.在场地中按列状布置注浆管4,孔距为0.8m;d.每隔3天通过注浆管4往待处理地层中注入营养液5;e.在场地中按1个/200m2布置检测孔,每隔6天从检测孔中抽取土壤孔隙液进行含油量测定,当土壤的含油量降低80%以上时,利用注浆管4往待处理地层中交替注入营养液5以及胶结溶液6;f.待场地达到预定的注浆遍数后,检测地基强度以及土中重金属浓度,满足要求后拔除全部注浆管4,如不满足要求则重复步骤e直至满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48799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18631.0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的处理方法,将赤泥与包含巴氏芽孢杆菌的菌液混合得混合料1。本发明还优选向混合料1中添加胶结液,混合得混合料2;本发明还将所述的混合料2用于土木工程材料,施工后再其表面再喷洒胶结液,如此完成赤泥从固废到土木工程材料的脱变。本发明独创性地采用巴氏芽孢杆菌与赤泥复合接触,可出人意料地明显提升赤泥的强度和刚度;处理后的赤泥能出人意料地满足作为公路及港口堆场的路基、基层及底基层等填筑材料的要求,此外,通过本发明方法还可出人意料地固定赤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成分。本发明方法可实现赤泥的多渠道、大规模的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将赤泥变废为宝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