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263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37107.6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F8/42 , C08F8/30 , C08F2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酯交换反应构筑的长效转光大分子助剂的制备方法,基于酯交换反应,将具有转光特性的稀土有机配合物侧基上的官能团与具有稳定功能的稳定助剂的酯基同时接枝到含有酯基侧基的基体树脂的高分子主链侧基上,使得稳定助剂和稀土有机配合物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在高分子主链上。其中稀土有机配合物与高分子主链的结合可以提高分散性,稳定助剂与高分子主链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分散性,另一方面可以减缓结合在高分子主链上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老化,提高稳定性。相较于传统物理共混法,该方法可大幅提高转光大分子助剂的光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08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60207.0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9D175/04 , C09D7/61 , C09D7/63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宽温域水性阻尼隔音涂料,该涂料按重量百分比计,成分为:水性树脂60‑90%,有机小分子填料5‑20%,无机填料5‑20%,消泡剂0.5‑1%,分散剂0.1‑0.5%,防沉剂0.1‑0.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宽温域水性阻尼隔音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百分比将水性树脂与有机小分子填料混合,然后加入消泡剂并进行球磨,得到球磨浆料;将步骤(1)中所得浆料倒入搅拌釜中,在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无机填料,再依次加入分散剂、防沉剂、消泡剂,搅拌混合至无机填料分散均匀,即得到宽温域水性阻尼隔音涂料。本发明的涂料,所用原料绿色环保,保证了产品的阻尼性能与隔音性能,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环保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8946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10675015.0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加热变色/变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电致加热变色/变形薄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层、电致加热层、底色层和至少两层变色层,还包括覆盖包裹上述各层的封装层,封装层上表面设有能够实现表面图案变化的变形层;其中,变色层由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构成,其变色温度为35~80℃;变形层由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热固性环氧树脂经固化并赋予图案后形成,其变形温度为40~120℃。该电致加热变色/变形薄膜的制备方法为:通过抽滤法在基底层上自下而上分别组装电致加热层、底色层、变色层和封装材料的多层结构,并在封装材料表面构筑变形层。通过电路控制电致加热层的温度,可实现该薄膜发生多重可逆颜色变化以及变色与变形同步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31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94452.7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H01L31/048 , H01L31/049 , H01L31/052 , H01L31/054 , B29B7/28 , B29D7/01 , B32B7/12 , B32B27/08 , B32B27/20 , B32B27/30 , B32B27/32 , B32B27/36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自降温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辐射自降温太阳能电池背板膜由底面的绝缘阻隔层、中间粘结层和上表面的8~14μm红外选择性辐射功能层构成;其中其中含氟功能组合物由8~14μm红外选择性辐射纳米功能组合物和含氟聚合物组成,含氟聚合物质量为含氟功能组合物总质量的20%~80%;8~14μm红外选择性辐射纳米功能组合物由纳米二氧化硅、稀土硅酸盐化合物和钼酸盐化合物按照质量比例1:(0.5~2):(0.5~2)组合而成。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背板膜具有优异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太阳光反射性能、导热性能和红外选择性辐射自降温功能,在降低电池背板温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整体光电转换效率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30553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94427.9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9D123/20 , C09D123/06 , C09D5/32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夜双效能辐射降温器及其制备方法,由宽光谱强反射型金属质底材及其表面涂覆的8~14μm红外强选择性辐射涂层组成;其中8~14μm红外强选择性辐射涂层由可见-红外透明聚合物和在8~14μm红外强选择性辐射活性纳米功能组合物组成,可见-红外透明聚合物质量含量为10%~80%;8~14μm红外强选择性辐射活性纳米功能组合物由纳米二氧化硅、稀土硅酸盐化合物和钼酸盐化合物按照质量比为1:(0.5~2):(0.5~2)组成。本发明辐射降温器优异的太阳光反射和8~14μm高辐射特性,使其在日光照射和无日光照射条件下均能发挥高效的自主降温功能,可用于建筑物、粮油库、大功率电子设备、冷藏箱包等设施装置的零耗能降温冷却,具有潜在的巨大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07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99273.1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3C17/22 , H01L31/0216 , C01F17/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深紫外探测用NaYF4薄膜制备方法,基于水热生长,将稀土离子(Y3+、Ce3+、Tb3+、Gd3+)进行掺杂,稀土离子来源于稀土氯化物为氯化镱、氯化铈、氯化铽与氯化钆,形成六方相的NaYF4作为基质材料,采用低温成核、高温生长的方法,使得NaYF4薄膜具有更高的为荧光强度和更好的均匀性。其中,稀土离子(Y3+、Ce3+、Tb3+、Gd3+)的掺杂可以拓宽NaYF4基质材料的光谱特性,其对应的复配比例为48‑58%、16‑20%、6‑10%和20‑22%;限域法生长可以调控水热生长的前驱液浓度;在此基础上,先在不同成核温度40‑80℃下反应1‑2h,再在200‑220℃下高温生长22‑23h,有助于提升薄膜的荧光性能。相较于单一的高温生长法,这种方法制备的NaYF4薄膜,荧光强度更高,均匀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793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1455632.8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9D175/14 , C09D7/63 , C09D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阻尼紫外光固化涂料,包括以下组分:基体树脂50‑90质量份;稀释剂10‑50质量份;增塑剂0‑5质量份;有机小分子受阻酚30‑70质量份;光引发剂1质量份。本发明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按质量份将稀释剂和有机小分子受阻酚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将基体树脂、增塑剂依次加入混合液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透明阻尼复合溶液。将光引发剂加入透明阻尼复合溶液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透明阻尼紫外光固化涂料。使用光引发剂,大大缩短了涂料的固化时间,解决了固化时间过长所导致的涂层厚薄不均、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受阻酚、稀释剂、增塑剂使涂料在适用温度范(56)对比文件SCHWETLICK, K.ORGANOPHOSPHORUSANTIOXIDANTS - ACTION MECHANISMS AND NEWTRENDS.ANGEWANDTE MAKROMOLEKULARECHEMIE.1995,第232卷239-246.王永红;吴良义.阻燃热固性树脂及其材料国外研究进展.热固性树脂.2006,(S1),57-80.
-
公开(公告)号:CN1160041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041490.9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9D175/04 , C09D163/00 , C09D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受阻酚与环氧复合微球的水性阻尼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受阻酚与环氧树脂复合,受阻酚能够很好地分散于环氧树脂中,以制成受阻酚与环氧复合微球。微球的粒径可以调节,将微球粒径调小,比表面积增大,微球表面的受阻酚与水性树脂相互作用的程度就能够有效提高。并且,本发明还能从两方面提高损耗因子,还通过引入第二相高分子环氧树脂,能够兼顾拓宽阻尼温域和提高损耗因子。此外,本发明通过设计受阻酚与环氧复合微球这种填料,避免了对水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方法简单且易于工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448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189921.6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光致发光高透过光伏用涂层光学性能预测与评价方法,对选定的光致发光材料进行光学吸收特性测试,测试发射荧光的特性;验证得到合适的颗粒尺寸、掺量和厚度,制备涂层,进行测试;计算得到涂层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增益;对实际的光电转换效率修正系数进行计算,值作用于其他种类光致发光涂层的透过荧光光谱,对光伏电池效率的提升和光致发光材料应用性能进行预测和评价。本发明可针对不同的功能和荧光性能的光致发光填料、不同的高分子基体树脂以及多样的光伏电池种类,对如何选择光致发光材料的种类和涂层制备的设计、光学性能测试进行分析评价,为下一步机器学习计算涂层中光致发光材料的最佳配方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424014.0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紫外屏蔽壳层结构的乏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乏氧微球壳层由SiO2和紫外屏蔽功能物质共同组成,其比例为1:(0.05~0.1),壳层厚度为10~30nm,具有可见光透明和隔氧双重功能。乏氧微球内核由树脂基体、乏氧功能填料和染料分子共同组成,内核直径为200~500μm,其中乏氧功能填料由阻氧剂、耗氧剂和单线态氧捕获剂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乏氧功能填料总含量为树脂基体质量的0.1~1%,染料分子为树脂基体质量的0.1~0.5%。这种具有紫外线屏蔽壳层结构的乏氧微球能够为有机染料提供滤紫外线辐射的乏氧环境,能够有效提高有机染料在太阳光辐照下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