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1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70890.0
申请日:2024-05-28
IPC: C09D133/00 , C09D7/63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酸树脂基纳米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涂料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丙烯酸树脂100质量份;隔热浆料1‑20质量份;酯交换催化剂0.125‑0.5质量份;溶剂0‑200质量份,流平剂0.5‑5质量份;组分B,固化剂1‑15质量份。采用带有酯基官能团的酯类化合物作为纳米隔热浆料的分散介质,基于酯交换反应提高隔热浆料分散介质与丙烯酸树脂相容性,以提高纳米隔热填料在高分子树脂中的分散性,实现较低填料含量下达到较好近红外选择性吸收的光谱效果,对近红外波段实现优良的屏蔽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190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322120.4
申请日:2022-10-27
IPC: C04B35/49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择性吸收‑辐射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辐射器材料是一体化两相陶瓷材料,一层为选择性吸收端面材料,化学组成为Re0.5Sr0.5CoO3‑δ,另一层为选择性辐射端面材料,化学组成为CoNb2‑xTaxO6。分别按照两相陶瓷材料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湿法球磨,干燥、研磨、过筛后预烧结;再分别称取预烧粉体和粘结剂、增塑剂、分散剂和溶剂混合,球磨混合均匀,得到两种陶瓷预烧粉体浆料;利用塑料泡沫分别浸渍挂浆两种陶瓷浆料并施压叠合,经高温烧结,制得选择性吸收‑辐射器材料。该材料具有光热转换效能高、光谱辐射效率高、耐高温、抗氧化和抗热冲击等优点,对太阳能光谱进行有效整形,实现高效光热转换和热释光转换,可简化太阳能热光伏系统结构并显著提高系统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171071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42447.X
申请日:2023-07-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模式红外防伪效果的温敏多层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硅片衬底洗净后用吹干;在硅片衬底层上沉积Al作为金属高反射层;然后在金属高反层上沉积Si作为间隔层并退火处理;再在间隔层上沉积V2O5作为相变材料层,并退火处理;最后在结构表面上根据图案需要沉积不同厚度的Al构成的的Al顶层图案层,获得温敏多层膜。本发明的温敏多层膜能够根据温度自行调节热发射图案,无需荧光激发,且不易洗脱。本发明针对相变材料层的过渡态也设计了防伪图案,构建了多种模式的防伪效果,增强伪装效果。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无需进行刻蚀等微纳加工,成本低,适合批量应用,在防伪加密和隐身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15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872856.2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9D175/04 , C09D7/63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一种水性转光涂料,包括以下组分:水性树脂30‑40质量份,转光粉体0.1‑2质量份,光稳剂0.5‑2质量份,消泡剂0.1‑0.5质量份,成膜助剂0.1‑0.5质量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性转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质量份将水性树脂与转光粉体混合,放置于行星球磨机中处理后,获得水性转光涂料;按照质量份在水性转光涂料中加入光稳剂、消泡剂、成膜助剂,机械搅拌均匀后放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老旧农膜升级改造,或在不影响转光粉体稳定性和荧光强度影响前提下赋予农膜转光性能的水性转光涂料,不影响农膜现有透明性,降低粉体用量,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2403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61537.X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超双疏性的复合凹角微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在衬底表面蒸镀硅层,于表面旋涂光刻胶并固化,利用光刻工艺将掩模板图案传递至光刻胶,经过显影后,以图案化的光刻胶为刻蚀掩模,再利用深硅刻蚀工艺将光刻胶微米结构传递至硅基底,利用深硅刻蚀工艺特性及其对光刻胶与硅的选择性横向刻蚀,获得T型多层沟槽微米复合结构,在表面修饰1H,1H,2H,2H‑全氟癸基三氯硅烷单分子层后,即实现稳定的超疏水超疏油性能。所制得的纯微米复合凹角结构,具有优秀的超双疏性能和良好的耐磨性,制备方法简单适合批量生产,可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的自清洁表面,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03894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75015.0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加热变色/变形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电致加热变色/变形薄膜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层、电致加热层、底色层和至少两层变色层,还包括覆盖包裹上述各层的封装层,封装层上表面设有能够实现表面图案变化的变形层;其中,变色层由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构成,其变色温度为35~80℃;变形层由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热固性环氧树脂经固化并赋予图案后形成,其变形温度为40~120℃。该电致加热变色/变形薄膜的制备方法为:通过抽滤法在基底层上自下而上分别组装电致加热层、底色层、变色层和封装材料的多层结构,并在封装材料表面构筑变形层。通过电路控制电致加热层的温度,可实现该薄膜发生多重可逆颜色变化以及变色与变形同步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38775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94443.8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D06N3/04 , D06N3/00 , D06M11/83 , D06M101/32 , D06M101/34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自降温功能纤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功能纤维织物是在纤维织物表面依次涂布高反射铝银层和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由活性纳米功能组合物和含氟聚合物树脂溶液组成,其中所述的活性纳米功能组合物由纳米二氧化硅、稀土硅酸盐化合物和钼酸盐化合物按照质量比1:(0.5~2):(0.5~2)混合并由硅烷偶联剂改性而成;含氟聚合物树脂溶液的固体组分质量占8~14μm红外强选择性吸收辐射涂层质量的10%~80%。本发明提供的功能纤维织物能够在太阳光照和无光照环境下发挥高效的辐射自降温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大功率装备外层披挂或用于制造自降温帐篷、功能衣物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37307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94439.1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9D127/18 , C09D127/16 , C09D7/62 , C09D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自降温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8~14μm红外强选择性辐射纳米功能组合物和含氟树脂组成,含氟树脂固体组分质量占涂料固体组分质量的30%~80%;其中8~14μm红外强选择性辐射纳米功能组合物由纳米二氧化硅、稀土硅酸盐化合物和钼酸盐化合物按照质量比为1:(0.5~2):(0.5~2)组成;稀土硅酸盐化合物化学计量比为SiO2-(0.5~2.0)RE2O3-(0.1~1.0)Na2O;钼酸盐化合物分子式为RMoO4。本发明的辐射自降温功能涂料,制备工艺简单,可以涂覆在金属、塑料、陶瓷等不同性质的基底材料表面上制成辐射自降温功能涂层,实现零能耗冷却,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6791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40335.7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6 , C08K3/04 , C08K3/22 , C08K3/28 , C08K3/34 , C08K3/38 , C08K2003/222 , C08K2003/282 , C08K2003/385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用复合型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先将至少两种导热填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将混合固体物置于离心管底部,再将硅烷偶联剂的水溶液置于混合粉体上部;或先将硅烷偶联剂的水溶液置于离心管底部,再将混合固体物置于水溶液上部;接着通过离心机的离心作用将二者混合均匀,最后经过烘干、球磨,即得到高分子用复合型导热填料。本发明是利用离心机的离心力快速完成硅烷偶联剂对二者的化学改性,提高填料与填料、以及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从而有利于导热网络的形成,提高热导率。该方法操作时间短、工艺简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