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16593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10186883.0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凸壳算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核架构的计算凸壳的并行算法,包括以下步骤:(1)找到初始点集合的初始不完全凸壳,其各边用逆时针方向的有向边表示;(2)根据初始不完全凸壳对点集合进行分类,找出各条有向边的所有外点;(3)迭代地并行地生长初始不完全凸壳中的每一条有向边;(4)删除最终所得凸壳上的非凸壳顶点。本发明有效地对原算法进行了优化从而充分节省了运算资源。并对原算法中点集分类过程和迭代过程进行了并行扩展,充分利用了多核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资源;更进一步通过并行、串行的自适应选择来控制并行任务粒度以控制并行加速比,并消除了可能产生的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0448490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485014.7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1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气象要素插值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对区域观测站的气象要素数据进行特定规则取样或者随机取样;使用二维凸壳并行算法建立气象要素的Delaunay三角网;对气象要素数据进行Delaunay三角网的变分辨率空间插值,得到气象要素空间分布;根据逆向工程的方法思想,对气象要素在时空分布进行近似反求,从而得到区域尺度上的气象要素数据。本发明方法在传统的气象要素插值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空间插值能够保留原来观测数据不变和在效率与准确度之间的权衡的实际应用要求,将整个网格的偏差和平滑度控制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从而得到更精确的气象要素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927169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40116.5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GDI+绘制电子地图放缩的方法,利用GDI+中绘图表面即显示表面和绘制图形的画布大小比例关系实现电子地图的放缩。GDI+中绘图表面大小已知,使用GDI+绘制图形的时候可以看作是在一张画布上绘制,画布的大小可以通过获取的绘图表面的宽度和高度的改变而改变,并且GDI+中能够记录画布的大小同时对画布进行平移、缩放旋转等操作,最后绘图表面显示的既可以是整块画布,也可以是画布的某个部分。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放缩以及优化放缩后的显示效果,同时简便了对选取区域的放缩及放缩后的显示,除此之外,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电子地图、也可适用于其他图形的交互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247066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34078.8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技术的聚落自然与气象环境仿真算法,包括建立太阳运行轨道模型、建立云层粒子模型、建立雨水粒子模型、建立雪花粒子模型和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聚落自然与气象环境进行仿真;本发明所设计的基于粒子技术的聚落自然与气象环境仿真算法能够根据气候状况条件建立仿真模型,对聚落自然与气象环境进行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03116593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10186883.0
申请日:2012-06-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凸壳算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核架构的计算凸壳的并行算法,包括以下步骤:(1)找到初始点集合的初始不完全凸壳,其各边用逆时针方向的有向边表示;(2)根据初始不完全凸壳对点集合进行分类,找出各条有向边的所有外点;(3)迭代地并行地生长初始不完全凸壳中的每一条有向边;(4)删除最终所得凸壳上的非凸壳顶点。本发明有效地对原算法进行了优化从而充分节省了运算资源。并对原算法中点集分类过程和迭代过程进行了并行扩展,充分利用了多核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资源;更进一步通过并行、串行的自适应选择来控制并行任务粒度以控制并行加速比,并消除了可能产生的瓶颈。
-
公开(公告)号:CN11073736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1120077.1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指并拢划线变单指划线触摸区域的计算方法、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方法包括:判断当前触摸区域的次大值是否在最大值八宫格周围的十六宫格内;如果是,则按照第一计算方式分别计算两点触摸区域的触摸值;如果不是,则判断当前触摸区域的次大值是否在最大值八宫格内;如果是,则按照第二计算方式分别计算两点触摸区域的触摸值;如果都不是,则继续进行下一循环。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双指并拢划线变单指划线过程中的线性稳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23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810902233.9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雷达反射率数据三维等值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雷达三维扫描数据的归一化;雷达数据点的六面体网格构建;雷达反射率数据三维等值面求算。本发明通过快速获取雷达反射率数据三维等值面,使雷达产品数据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三维场景中,可以更好的为气象灾害的减灾防灾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同时其快速获得降雨云团形态的能力,能够缩短相关部门对于灾害的响应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865735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07354.5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部分平滑的触控识别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发生单指按压不动,单指平行感应通道划线动作,如果是,则记录下单指平行感应通道划线点当前坐标的上一帧坐标、上上一帧坐标及上上上一帧坐标;判断单指平行感应通道划线点当前坐标是否处于单指按压不动点的上一条、同一条或下一条驱动通道位置,如果是,则对单指平行感应通道划线点当前坐标进行部分平滑;用部分平滑后的坐标代替单指平行感应通道划线点当前坐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触控识别方法的触控识别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单指按压不动情况下另一指平行感应通道划线造成的轨迹弯曲问题,提高划线的线性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37365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120077.1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指并拢划线变单指划线触摸区域的计算方法、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方法包括:判断当前触摸区域的次大值是否在最大值八宫格周围的十六宫格内;如果是,则按照第一计算方式分别计算两点触摸区域的触摸值;如果不是,则判断当前触摸区域的次大值是否在最大值八宫格内;如果是,则按照第二计算方式分别计算两点触摸区域的触摸值;如果都不是,则继续进行下一循环。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双指并拢划线变单指划线过程中的线性稳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143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02218.4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958 , G01S13/006 , G01S13/9094 , G01S2013/0245
Abstract: 本发明鉴于现有常规获取的雷达反射率CAPPI数据,难以应用于日常的三维天气实时监控业务中,提供一种快速获取雷达反射率CAPPI三维矢量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雷达三维扫描数据的归一化;雷达数据点的六面体网格构建;水平剖切平面构建;雷达反射率CAPPI三维矢量数据求算。该方法直接对雷达探测到的数据点进行处理,构建六面体网格,继而直接通过针对六面体的水平面剖切处理,快速求取雷达反射率数据的水平剖切面,形成具有三维矢量特征的三角形网格,每个网格的顶点都存储了该顶点处的雷达反射率数值。这样形成的具有三维矢量特征的雷达反射率CAPPI数据,能够快速产生并很方便的应用于实时的三维天气监控业务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