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99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08630.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8/67 , A61K8/9789 , A61K8/34 , A61K8/73 , A61K8/92 , A61K8/44 , A61Q19/08 , A61Q19/02 , A61Q19/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衰老美白保湿护肤功能的枸杞和丹参组合物护肤配方,本发明以宁夏枸杞果提取物和丹参花/叶/根提取物为活性组份和辅料制备成具有抗衰老、美白、保湿护肤作用的杞丹精华水、杞丹修护乳和杞丹修护霜。本发明以宁夏枸杞多糖和丹参根提取物进行相互配伍利用,再结合具有保湿补水抗敏效果的甘油、黄原胶、烟酰胺、维生素E等,能够在对皮肤进行补水保湿的同时,清除肌肤表面自由基,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衰老的效果。并且本发明可充分利用丹参花/叶废弃物,进行资源的深加工和合理开发,制备出护肤套装,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2807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11153437.4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725 , A61P1/00 , A61P1/1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及防治便秘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大枣提取物1~50份,酸枣提取物1~20份,丹参提取物1~10份制成。本发明提供的天然植物组合物,通过大量试验筛选、优化制备得到,采用具有多重药食两用保健功效的天然传统药食两用植物,经现代制备工艺制取其具有保健功效的植物提取物制备而成,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可显著缩短便秘动物模型首便时间及增加排便数量和重量,且增加小鼠肠道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数量,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具有防治便秘及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的保健功能,可用于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及便秘人群长期服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3280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510752353.1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7 , A61P3/06 , A23L33/105 , A61K31/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原花青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原花青素1~10份,葡萄籽油5~50份,白果油2~10份,总丹参酮1~5份和或枸杞籽油、酸枣仁油、沙蒿籽油、紫苏籽油,亚麻籽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原花青素组合物,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制备得到,采用具有多重保健功效的天然药食两用植物提取物制备而成,无毒副作用、健康安全,且所用原料为葡萄制酒或榨汁后产生的副产物,可实现葡萄资源的高效利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物及其制剂能够安全有效地调节人体的血脂、预防动脉硬化,软化血管,可广泛应用于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引起的高血脂人群。
-
公开(公告)号:CN10590147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10272890.0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理与酶促联合方法解除白果毒性的方法,本发明在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在最佳的温度与保湿条件下利用白果自身含有的有毒成分降解酶实现生物转化,高效去除白果含有的有毒成分4~O~甲基吡哆醇及氰苷类成分,随后进行的高温处理使白果中致敏蛋白变性失活,且使氰苷成分降解产物挥发除去,并除去有毒成分银杏酸,然后根据银杏酸在白果中的分布,将白果的水分减少至一定程度,然后通过手工或机械方法去除含银杏酸最高的胚芽部位。本发明整个工艺设计合理,脱毒效率高,环保安全,无溶剂残留,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可克服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10173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513995.4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287 , A61P27/02 , A61P9/12 , A61P1/16 , A61K8/9789 , A61Q19/00 , A61K135/00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治眼部疾病的菊茎叶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提取物是由菊茎叶乙醇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树脂精制而成。本发明提供的菊茎叶活性提取物,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制备得到,实验结果表明该菊茎叶活性提取物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自发性高血压性急、慢性眼部疾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平肝明目活性,能够显著改善肝火上炎和肝阳上亢证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整个制备工艺设计合理,所得提取物总黄酮和总酚酸活性成分含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977375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0747299.5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在非水相中制备木犀草素C环琥珀酰糖苷衍生物(木犀草素‑3’‑O‑琥珀酰葡糖苷与木犀草素‑4’‑O‑琥珀酰葡糖苷)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ncheniformis),命名为地衣芽孢杆菌WNJ02,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394。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菌株在非水相中制备木犀草素C环琥珀酰糖苷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中的菌株能够高效催化木犀草素制备木犀草素‑3’‑O‑琥珀酰葡糖苷与木犀草素‑4’‑O‑琥珀酰葡糖苷,解决了木犀草素糖苷类化合物稀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975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345915.0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23L33/135 , A23K10/18 , A23K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参药渣多糖合生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苦参药渣多糖为唯一原料经植物乳杆菌发酵获得苦参药渣多糖合生元,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合生元可显著提高小鼠脏器指数及小鼠肠道消化酶活性,保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维护肠道屏障功能,降低机体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炎症因子的水平,且可通过改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菌群组成结构,促进有益菌的生长,降低有害菌的数量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且可增强动物的消化能力和免疫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01042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94228.3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489 , A61K9/06 , A61K9/1075 , A61K35/63 , A61K36/185 , A61K36/284 , A61K36/534 , A61K47/10 , A61K47/44 , A61K2236/333 , A61K2236/37 , A61K2236/39 , A61P17/00 , A61P17/04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祛风止痒功效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由苦参花蕾4~8份、薄荷4~8份、苍术4~8份、地肤子6~14份、蚕砂6~14份制成。制备方法包括步骤: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薄荷和苍术的挥发油,加入油相辅料制成油相;残渣和苦参花蕾、地肤子、蚕砂用40~80%的醇溶液回流提取,醇提液减压浓缩,滤过,取滤液加入水相辅料制成水相;加入混合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水相缓慢滴加到油相中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原料药配伍合理,具有协同促进作用,特别是本发明制成的微乳和乳膏对水溶性活性成分和脂溶性护发油成分都有良好的增溶能力,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的优点,对皮肤瘙痒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136965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303986.4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茱萸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分析技术,通过建立测定3个环烯醚萜苷类和2个三萜酸类化学成分的方法,实现对山茱萸药材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质量控制。该方法通过同时对山茱萸药材及其制剂与提取物中两类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与单一分析某一个或某一类化学成分比较,可全面、客观、有效评价山茱萸及其提取物与制剂的品质,并用于其质量控制,且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83193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26412.6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J7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J7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中、高压制备液相法制备丹参酮IIA和二氢丹参酮I的方法,其过程包括:(1)将水提取后的丹参药渣干燥,粉碎,用乙醇提取浓缩后得到丹参醇提物浸膏;(2)将浸膏分别经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部位、浓缩;(3)采用中压制备液相得到总丹参酮粗提物;(4)采用UPLC分析,然后合并丹参酮IIA和二氢丹参酮I部位(5)经高压制备液相分离得到丹参酮IIA和二氢丹参酮I单体化合物。本发明为首次采用中、高压制备液相联用技术,可高效快速地从丹参药渣中制备分离纯化高纯度的丹参酮IIA和二氢丹参酮I化合物,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和经济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