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变目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327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017472.6

    申请日:2018-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变目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在换流器外环控制计算目标值与实际值误差环节后添加了一个新的变目标控制环节。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双环控制的输入控制参考量进行跟踪调节,根据系统的调节极限把换流器双环控制的输入控制参考量分成多个渐次递进的小目标值,使系统在给定的时间内无超调快速地达到所分成的小目标值,从而渐次达到输入控制参考量的目标值,达到无超调快速跟踪控制参考量的目的。此外增加变目标控制后,系统双环控制的PI环节参数更加容易整定,可以适应系统的不同工况要求。

    一种交直流大电网动态等值的平衡机出力调整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863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74229.3

    申请日:2018-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大电网动态等值的平衡机处理调整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S1、选取等值后系统中出力可调的等值机组记为控制节点集合;S2、搜索潮流偏差最大的线路,计算所有控制节点对所述线路的灵敏度,将所述灵敏度最大且出力调整方向有利于减小所述线路潮流误差的控制节点作为调整节点;S3、计算所述调整节点的功率调节量,并增减所述调整节点的出力;S4、判断调节总量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调整结束,若不满足要求,则更新潮流计算结果,将所述调整节点从控制节点集合中删除后,执行步骤S2。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平衡机初始功角偏移的问题,同时能够保证等值前后潮流偏差控制在指定范围内,满足动态等值性能研究要求。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偏差的自抗扰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0653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810009486.3

    申请日:2018-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H02J3/36 H02J2003/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偏差的自抗扰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将传统基于直流电压偏差控制的外环控制策略的PI控制环节替换成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环节,利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环节的“大误差,小增益;小误差,大增益”的特点,减少了PI环节的“退饱和”时间,即当直流电压偏差控制策略外环控制达到切换控制方式的条件时,能减少切换为定直流电压控制的时间,尽快稳定系统的电压,并减少电压调节带来的电压波动。另外与直流电压偏差控制的外环控制策略配合的内环控制策略换成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内环控制策略,进一步增强所设计的新型直流电压偏差控制策略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性能。

    基于全桥与半桥模块的混合型多电平换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3871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590622.X

    申请日:2013-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桥与半桥模块的混合型多电平换流器,包括连接于正负极直流母线之间的三相单元,每个相单元由上桥臂和下桥臂组成,每个桥臂包括N个半桥模块和1个带直流电源的全桥模块,所述N个半桥模块和1个带直流电源的全桥模块串联连接,N为正整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混合型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利用尽可能少的半桥模块数目实现换流器较高的输出电平数,在对半桥模块的电压进行排序算法时,计算耗时更少效率更高,模块投入速度加快,能降低电容电压波动。

    一种第三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预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3831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321677.5

    申请日:2014-07-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预充电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第三端换流站的系统带电启动,首先通过正常运行中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给第三端换流站直流侧带电,待子模块电压稳定后,采用适当的子模块触发策略使换流器子模块充电到正常运行时的额定工作电压。本发明的预充电方法,有效地降低了IGBT的开关频率,也减少了阀控程序的计算量。

    一种三相自耦变压器参数仿真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21017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210002692.4

    申请日:2012-01-05

    Inventor: 张乾良 夏成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相自耦变压器参数仿真方法及其系统,通过对PSCAD仿真软件中的普通单相三绕组变压器模型的高中压侧进行一定的连接,形成三相三绕组自耦变压器模型;然后对实际电网中的变压器参数进行换算,再输入自建的三相三绕组自耦变压器模型中,即可进行500kV自耦变压器三相参数不对称的电磁暂态仿真。因此可对变压器高中低压侧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判断因三相参数不对称对500kV自耦变压器继电保护的影响,进行继电保护模拟控制。本发明提供了用不具有直接电连接的自耦变压器模型来研究自耦变压器三相不对称问题的方法,能够获得三相参数不对称对变压器电气特性以及继电保护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评估光伏发电补偿峰荷裕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238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41196.2

    申请日:2014-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评估光伏发电补偿峰荷裕度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加权拟合直线方程法预测未来年的年最大负荷,根据上一年的日最高负荷曲线偏离度,预测未来年的日最高负荷曲线;定义光伏削峰率,得出在日负荷达到峰荷时,需要光伏补偿的光伏负荷累积分布概率曲线;同时根据电网典型日的光伏出力数据计算光伏出力的累积分布概率曲线;将光伏负荷和光伏出力的累积分布概率曲线离散化,采用卷差的计算方法得出在光伏削峰率一定的情况下光伏出力能满足光伏负荷的概率,克服了含光伏出力的负荷预测方法只给出确定性结果的不足,考虑了光伏渗透率较高的情况,满足了电力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分析的要求,为含光伏系统的配电网规划提供一条可行的新思路。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变目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327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17472.6

    申请日:2018-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变目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在换流器外环控制计算目标值与实际值误差环节后添加了一个新的变目标控制环节。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器双环控制的输入控制参考量进行跟踪调节,根据系统的调节极限把换流器双环控制的输入控制参考量分成多个渐次递进的小目标值,使系统在给定的时间内无超调快速地达到所分成的小目标值,从而渐次达到输入控制参考量的目标值,达到无超调快速跟踪控制参考量的目的。此外增加变目标控制后,系统双环控制的PI环节参数更加容易整定,可以适应系统的不同工况要求。

    一种基于灵敏度的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565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349017.8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灵敏度的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定义了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因子这一指标,并通过直流系统的临界功率稳定性定义了其临界值,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因子可以对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进行评价,并由临界值给出直流系统额定状态下功率稳定的稳定域,该受端系统电压支撑强度因子值还能够与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性建立数学联系,从而可以对换流母线静态电压稳定性进行参考。所述方法在受端系统网架结构、运行方式或内部电力系统元件特性改变时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适应目前受端系统多变的现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网负荷实时数字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96711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292508.8

    申请日:2015-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子图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电网负荷实时数字快速建模方法,将电力系统视为一个电网拓扑结构的节点图,通过图论中的搜索思想快速地区分环网和辐射状支路上的节点,实现对电网的快速遍历,区分网架结构并相应进行等值负荷功率值的计算,使建模效率和模型准确度大大提高,在大规模电网的负荷建模中其优势尤为突出。同时,该发明公开的建模方法通过比较断面总的无功潮流和等值辐射支路上节点无功负荷总和以判断是否有低压侧无功补偿,考虑到无功补偿和负荷的特性差异,将无功补偿以电容模型模拟,消除了传统电网负荷实时建模中将其归并至负荷而对负荷特性造成的影响,提高了建模仿真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