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969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541643.1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北环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性模量的韧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弹性模量的韧性混凝土包括水泥470~490份、砂700~720份、5~10mm粒径碎石270~310份、微硅粉10~20份、10~25mm粒径碎石860~900份、钢纤维20~60份、减水剂5~8份、水130~150份。本发明所提出的高弹性模量的韧性混凝土其强度、弹性模量和韧性均高于普通混凝土,具备高强度、高弹模及优良的抗裂性能;将其应用于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梁结构以及其他大跨度结构建筑,可利用其高弹性模量的特性有效缓解大跨结构的跨中下挠,防止混凝土结构开裂,降低结构后期维护的成本,对大跨结构建筑尤其是大跨连续刚构桥梁工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772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77610.8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式路面防反射裂缝用刚性应力吸收层,采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制成;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300‑350份,粉煤灰800‑1000份,硅灰20‑150份,微珠40‑100份,河砂400‑600份,水300‑450份,外加剂3‑4份,聚乙烯醇纤维10‑30份。本发明还涉及复合式路面防反射裂缝用刚性应力吸收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刚性应力吸收层内部有PVA纤维起到桥接作用,使得材料具有很好的延性,荷载作用下不会迅速开裂并有效吸收底层混凝土板接缝处应力,为复合式路面提供一个抗裂性强、防反性能好的应力吸收层,属于路面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21881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369192.6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调控玉米雄穗构型的启动子、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调控玉米雄穗构型的关键启动子序列及其突变体,本发明所提供的调控玉米雄穗构型的关键启动子或其突变体能够调控TSH4基因在玉米雄穗中的表达,能将其应用于改良玉米雄穗分枝数和株型,也可进一步应用于培育玉米新品种。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检测TSH4基因启动子变异情况的检测引物以及检测玉米中TSH4基因表达量的检测引物,可将其应用于定向改良玉米的雄穗分枝数,对于玉米耐密植和高产量育种也具有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07953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0273522.1
申请日:2019-04-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12N15/113 , C12N15/82 , C12N15/65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ZmPIF3s突变型蛋白、其编码基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基因编辑对玉米ZmPIF3s蛋白进行突变,获得具有使株高变矮以及中胚轴长度缩短功能的ZmPIF3s突变蛋白。本发明还提供了ZmPIF3s基因编辑载体的构建方法。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短中胚轴和矮杆玉米的育种方法。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ZmPIF3s基因进行编辑,通过后代的筛选在T2代就可获得剔除T‑DNA、具有短中胚轴和矮杆特性稳定遗传的新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突变蛋白以及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应用于植物的分子育种,具有快速、精准、高效等优点,能有效提高育种效率并加快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17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753680.4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ELF3.1蛋白及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在调控玉米雄穗分支数中的应用。本发明用拟南芥ELF3的蛋白序列为基础,通过在玉米基因组数据库的同源比对获得2个玉米的ELF3基因,分别命名为ZmELF3.1和ZmELF3.2。本发明进一步利用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玉米ZmELF3.1基因突变后,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出雄穗分支数增加的表型,由此确定玉米ZmELF3.1基因对玉米雄穗分支数增加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本发明不仅对调控玉米雄穗分支数增加具有应用前景,还可将其应用于玉米自交系改良和杂交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0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753684.2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1/02 , A01H5/06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ELF3.1蛋白及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在调控作物气生根数目或层数的应用。本发明用拟南芥ELF3的蛋白序列为基础,通过在玉米基因组数据库的同源比对获得2个玉米的ELF3基因,分别命名为ZmELF3.1和ZmELF3.2。本发明进一步利用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玉米ZmELF3.1基因突变后,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出气生根层数增加以及气生根总数增加的表型,由此确定玉米ZmELF3.1基因对调控玉米气生根数目和层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发明不仅对调控玉米气生根数目层数具有应用前景,还可将其应用于玉米自交系改良和杂交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1014145.6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D53基因在调控玉米雄穗分枝发育或培育耐密植玉米新品种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构建了ZmD53基因的玉米突变体,通过表型观察发现ZmD53基因的突变导致玉米雄穗分枝数量明显减少;本发明进一步通过分子机制研究发现ZmD53是调控玉米独脚金内酯信号通路中的一个重要因子,通过调控ZmD53基因在玉米中的表达,能够调控玉米雄穗的发育或分枝数目,在培育耐密植、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理想株型玉米新品种等方面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04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1008537.1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SBP28基因在调控玉米株型中的用途。本发明发现将玉米中ZmSBP28基因进行敲除突变,与野生型相比,突变株的穗上叶上冲且挺立,叶夹角变小,株型明显变得紧凑。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ZmSBP28基因培育株型紧凑或耐密植株型玉米新品种的方法,包括:将玉米中的ZmSBP28基因进行突变,筛选得到的株型紧凑或耐密植株型玉米新品种。本发明为培育耐密株型或具有耐密特性的优良高产玉米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19479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482558.0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SPL3蛋白在调控植物花序或果柄发育中的用途。本发明将SPL3蛋白在其自身启动子驱动进行超级表达后,拟南芥花序和果柄垂直夹角显著减少,表明SPL3蛋白对拟南芥的花序和果柄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本发明提供了SPL3蛋白在调控植物花序和果柄发育中的应用,包括:将SPL3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和编码区序列可操作的与表达调控元件相连接,得到重组植物表达载体;将所述重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植物,使SPL3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在植物中进行超表达或过表达,使转基因植物的花序和果柄垂直夹角显著减少,能够实现对重要的植物或农作物进行株型改良,提高作物产量或培育得到高产新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24063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14379.0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FHY3/FAR1蛋白在调控植物生长和防御平衡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在面临避荫反应时,FHY3/FAR1蛋白通过直接激活避荫反应的抑制子PAR1和PAR2基因的转录来抑制植物生长加速,与JAZ蛋白和MYC2蛋白相互作用促进茉莉酸介导的防御反应。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植物生长或加强植物防御反应的方法,包括:将FHY3/FAR1蛋白编码基因在植物中进行过表达,在面临避荫反应时过快的生长速度被抑制,同时对于病原菌的抵抗能力增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增强植物避荫反应或抑制植物防御反应的方法:将FHY3/FAR1蛋白编码基因进行突变,该突变体对于避荫反应增强,对于茉莉酸介导的防御反应减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