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图腕部电极夹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37544U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20318729.2

    申请日:2017-03-29

    Inventor: 王峥嵘 谭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电图腕部电极夹,一种心电图腕部电极夹,包括U型支架,及相对设置在U型支架内侧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U型支架的一水平引出端与第一夹持件固定连接,另一水平引出端设置有通孔,第二夹持件上垂直设置有螺杆,螺杆靠近第二夹持件的一端外套设有弹簧,其另一端穿过通孔,且螺杆伸出通孔外的部分设置有螺母,使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夹持件和通孔相抵;还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电极片和无线信号发射器,电极片位于第一夹持件相对第二夹持件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弹簧回位力作用下电极片与腕部待测点接触,不易脱落,且电极片将采集到的信号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发送至心电图仪,有效避免导线牵动导致电极片脱落。

    一种输液支架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94003U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720318471.6

    申请日:2017-03-29

    Inventor: 王峥嵘 谭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的上部竖直设置有支架杆,所述支架杆相对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支架杆上位于所述挂钩正下方相距预设距离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固定输液瓶的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内径与输液瓶的外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输液瓶从定位圈的下方穿过定位圈悬挂在挂钩上,保证输液瓶位于定位圈内,移动输液支架时,定位圈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输液瓶的晃动,有效避免输液瓶带动引流管晃动,导致针头松动。

    一种护理监测装置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42019U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21419678.4

    申请日:2016-12-22

    Inventor: 谭璇 叶霖 雷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监测装置,包括病床、护理监测仪和远程服务器,在病床床头设有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护理监测仪位于病床床板一侧,在所述护理监测仪本体上表面设有超声波探测传感器、心率检测传感器和显示面板,在所述护理监测仪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超声波探测传感器、心率检测传感器以及显示面板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远程服务器远程通信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病人进行护理监测,且将监测的数据现场进行显示,以及远程显示,实现了对病人的远程监视的功能,无需医务人员实时现场的照看。

    适合胆总管切开处使用的可夹闭式T管

    公开(公告)号:CN207822248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20615749.6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胆总管切开处使用的可夹闭式T管。它包括横管、竖管,所述横管设置于所述竖管上端;T管开关位于所述竖管下部、且位于所述横管下方,所述T管开关与所述竖管相连通;所述T管开关包括开关外壳、塞心柱、孔眼,所述塞心柱包括第一塞心柱、第二塞心柱,所述第二塞心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塞心柱一端、且位于所述开关外壳外侧;所述开关外壳为圆柱形、且为中空结构,第一塞心柱为圆柱形、且位于所述开关外壳内,所述第一塞心柱长度与所述开关外壳长度相等;所述孔眼位于所述第一塞心柱上,所述孔眼与所述竖管相连通;所述孔眼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竖管内径;所述第二塞心柱为圆柱形或方形或异形。具有防漏、操作简便的优点。

    一种冰敷眼罩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590844U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720458412.9

    申请日:2017-04-26

    Inventor: 马莹 谭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冰敷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和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置于眼罩本体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本体从外至内依次连接有置冰层、隔水层和软垫;所述隔水层下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排水软管。所述冰敷眼罩能有效防止冰袋或者冰块融水浸湿纱布,减小伤口感染几率,同时佩戴舒适,创伤区域冷疗效果均匀。

    改良型头胸枕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12339U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20220269.X

    申请日:2017-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头胸枕。它包括头枕本体,胸枕本体,所述头枕本体呈马鞍状;所述头枕本体包括第一头枕面、第二头枕面、第三头枕面;所述第一头枕面设置为所述头枕本体下表面、且呈长方形;所述第二头枕面设置为所述头枕本体两侧、且呈拱桥形;所述第三头枕面设置为所述头枕本体上表面、且呈凹字形,所述第三头枕面包括头枕上端最高处、头枕上端最低处,所述头枕上端最高处与所述头枕上端最低处光滑连接成弧形;所述胸枕本体呈倒梯形、且呈蝶形向外展开,所述胸枕本体包括第一支撑、第二支撑、第三支撑、第四支撑、第五支撑、第六支撑。具有提高患者持续面向下体位依从性的优点。

    一种疼痛诊疗装置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730278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21419191.6

    申请日:2016-12-22

    Inventor: 谭璇 叶霖 雷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疼痛诊疗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带,壳体内设置有电脉冲刺激装置和振动按摩装置;电脉冲刺激装置包括刺激电极、电脉冲调控装置、脉冲电流发生器及电源,电源通过脉冲电流发生器在电脉冲调控装置控制下在刺激电极释放脉冲电流;振动按摩装置包括振动电机、振动头、振动调控装置,振动调控装置通过振动电机带动振动头进行振动按摩;振动按摩装置至少有三个,呈环形均匀分布在电脉冲刺激装置的外沿。本装置结构简单,将电脉冲刺激装置及振动按摩装置结合,通过振动按摩及磁疗的方式辅助电脉冲刺激部位周边的血脉流动,并可以缓解局部疲劳,提高诊疗效果;在固定带上设置粘扣及拉环,扩大适用范围。

    一种用于移动病床的可拆卸式遮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253402U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20923334.X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病床的可拆卸式遮挡装置,包括安装座、半螺纹螺栓、螺母一、连杆、橡胶固定块、通孔、紧固口、固定块、转动杆、遮雨布、夹紧长条、套筒、活动件、圆盘、固定板、固定孔、凹槽、螺栓、螺纹接头、横杆、旋转把手和螺母二;安装座右端通孔位置安装有半螺纹螺栓,半螺纹螺栓中部活动安装有连杆,连杆中部安装有橡胶固定块,床头装置的连杆下端活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卷绕有遮雨布,床尾装置连杆下端固定安装有圆盘,圆盘上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本实用新型实用效果优异,有效地保证了病人移动时不被阳光直射且不被淋湿,整体结构稳定简单,使用十分方便快捷。

    一种医用智能手环和医用智能监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075894U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21426046.0

    申请日:2016-12-23

    Inventor: 谭璇 叶霖 丰枫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智能手环和医用智能监护系统,医用智能手环包括控制器、显示器、喇叭、睡眠监测器、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此医用智能手环能够有效取代传统塑胶腕带,将患者身份信息电子显示,有效避免字迹模糊,转抄错误,而导致的医疗事故;且将患者身份信息同时采用二维码形式显示,便于患者在医院时,患者身份信息的快速识别;能够采用文字和语音两个模式接受医护智能终端发送的通知信息,便于患者准确、方便接受医护人员的通知;且能够采集患者的睡眠数据,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做到及时干预和有效处理;实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全面电子化的监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新型备皮刀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795895U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20466098.9

    申请日:2017-04-28

    Inventor: 蔡付珺 谭璇

    Abstract: 一种新型备皮刀,包括手柄、刀片和刀片基座,所述手柄与刀片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刀片安装在刀片基座内,还包括一端与手柄铰接相连的折叠杆,所述折叠杆上设有微型灯泡,所述折叠杆远离手柄的一端设有放大镜。所述放大镜通过连接杆与折叠杆铰接相连。所述刀片的四角均为无刃的圆弧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一人操作剔除私处毛发,通过扩大操作人员的可视范围,消除视野盲区;使毛发剔除更加干净。同时,通过改善刀片形状,将长方形刀片的四个直角变为四个弧形角,既能满足较大区域的备皮,又能处理狭小部位,消除死角,有效减少皮肤被刮伤几率,可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前清理皮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