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1149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00163.3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型可穿戴人体动作传感器,包括微米光纤探针、光纤传感保护单元、柔性封装单元,微米光纤探针用于根据由于人体运动而使其中的锥形过渡区和微米光纤区发生弯曲形变所引起的反射光信号的变化来感测人体的动作;微米光纤探针可承受关节屈伸这种大角度弯曲形变,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和更高的拉伸强度。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米光纤探针的制备方法,对普通单模光纤进行熔融拉锥制得微米光纤探针,大大降低了制备工艺的复杂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纤型可穿戴人体动作传感器的多点检测装置,基于时分复用的原理,设置不同长度的传导光纤将每个可穿戴传感器的反射光脉冲分隔区分,实现多点同时检测,提高了多点检测装置的灵活性和泛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4789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412960.3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光热快速升温预处理的废弃石墨电极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废弃石墨电极完全浸没在双氧水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步骤2.利用聚焦的光束对废弃石墨电极进行光热快速升温;步骤3.对光热升温后的废弃石墨电极进行喷水快速冷却;步骤4.将冷却后的废弃石墨整体放置在破碎装置上进行整体破碎。本方法利用水分子和双氧水分子在快速升温过程中的快速气化膨胀分解和与石墨少量的反应,破坏废弃石墨电极内部的理化结构,再利用喷水快速冷却的方法,进一步扩大废弃石墨电极理化结构的破坏程度,造成更多的裂隙,从而实现在较低压力下石墨电极的一次性整体破碎。
-
公开(公告)号:CN10911628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362008.7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互感器群运行状态实时采集系统,包括同步模块、采集模块、合并模块、输出模块;同步模块包含北斗/GPS接收模块和同步控制核心模块;同步模块接收北斗/GPS信号并提供PPS脉冲以及提供授时信号,同时支持多个采集系统间的实时同步采集;采集模块实现对多组互感器二次输出电气模拟信号的A/D采样和特征量提取;合并模块将多通道的特征量提取结果合并,并从北斗/GPS授时信号中提取绝对时间;输出模块用于向本地终端和远程终端传输采集结果,结果可用于对互感器群体运行误差的实时评估。本发明实现电力网络中多组互感器运行状态数据的同步高精度实时采集,为互感器群体运行误差的评估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425101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410475081.0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回放方法,采用双Picturebox交互绘图,其中画布Picturebox1用于绘制波形图,Picturebox2用于绘制放大矩形框和定位光标,并且采用双缓冲技术,在绘制多面板、多通道时,先将所有面板绘制在缓冲区里,然后一次性在Picturebox上绘制;显示全局图时,减小采样率;查看局部时,按真实采样点数绘制;波形放大平移后,只绘制用户可见时间区间内的点。这样可以避免在绘制放大矩形框或拖动光标时不断重绘波形图,提高流畅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385776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210145051.4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F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降兵踝关节保护支具。所述踝关节保护支具包括左、右弧形踝关节保护板、后挡板和底板,在左、右弧形踝关节保护板的竖直部位设有可调节松紧度的上、下连接扣带,其特征是:所述底板设置在对应脚弓的位置,并与左、右弧形踝关节保护板按照脚部轮廓形状连为一体,底板与后挡板和左、右弧形踝关节保护板后侧形成一个与脚后跟形状相同的空腔,在对应脚背的位置处设有可调节松紧度的脚部固定扣带,脚部固定扣带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左、右弧形踝关节保护板的连接部位固定。本发明具有保护有效、贴服、舒适、方便等特点,可以降低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损伤,保护踝关节核心肌群等。
-
公开(公告)号:CN1193799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58339.6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T17/00 , G06T3/4046 , G06T3/4053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图像重建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结构光照明显微镜的成对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结构光照明显微镜重建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将其部署为贝叶斯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输出重建超分辨图像分布的重建均值和重建标准差;对贝叶斯神经网络的参数的后验分布进行推断,得到多组参数集;训练后得到训练好的具有多组不同参数集的贝叶斯神经网络;将测试数据和每组参数输入训练好的贝叶斯神经网络中进行模型推理,得到对应的重建的超分辨图像,重建的数据不确定性,重建的模型不确定性。实现量化重建超分辨图像的不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8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787854.2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并网变换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下垂控制逆变器限流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相量分析准确得出了故障电流等于限流值时的虚拟阻抗大小和有功参考值约束条件,考虑对限流最严重的情况设计了虚拟阻抗‑电流差比例系数和有功参考值‑电流差比例系数,故障时自适应电流的变化成比例增大虚拟阻抗和减小有功参考值,可满足不同深度电网电压跌落下的限流要求。本发明提出的限流控制方法自适应故障电流,无需故障检测装置,因有功参考值的减小故障时逆变器的暂态稳定性得以增强,且通过虚拟阻抗和有功参考值的调整间接限制故障电流,保留了下垂控制逆变器的电压源特性,系统故障穿越能力显著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33941.2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阻抗模拟的负序有功无功自动解耦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将控制对象由基于绝对相角的负序电流转化为基于相对相角的负序模拟阻抗。该方法可以实现负序有功、无功自动解耦控制,从而消除对负序锁相环的依赖。为了应对不同的使用场景,该方法包含两种控制,即导纳电流控制和阻抗电压控制。两种控制在阻抗和导纳有限的场景下可以互相替换使用;在阻抗为0(即导纳无穷大)的场景下,阻抗电压控制优先;在导纳为0(即阻抗无穷大)的场景下,导纳电流控制优先。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91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642903.X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器死区电压补偿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包括:S1、通过e指数函数拟合的方式,分别拟合各相补偿电压与其相电流、逆变器功率回路中其相所对应的硬件参数以及逆变器的最大补偿电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得到各相补偿电压方程;S2、基于死区补偿电压与各相补偿电压之间的线性变换关系,结合各相补偿电压方程,得到死区补偿电压与各相电流、逆变器功率回路中各相所对应的硬件参数以及逆变器的最大补偿电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记为逆变器死区电压补偿模型。本发明不需要用到逆变器的电气参数,也避免了传统补偿算法的补偿误差和繁琐的理论模型计算,可以获得更好的补偿效果,能够实时的、自适应的对逆变器的非线性效应进行精确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320350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56910.0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地应力测量系统,属于地球物理学中地壳形变观测、地震监测和预报领域,包括传感光纤、参考光纤、地应力传递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地应力传递单元固定于基岩,传感光纤缠绕于地应力传递单元之间并可调整预应力以对其灵敏度进行调节;基岩之间由于地应力产生相对位移时,地应力传递单元将地应力信号传递至传感光纤,引起传感光纤应力变化;信号处理单元计算传感光纤与参考光纤的瑞利背向散射光的相位变化差,得到该基岩位置处的地应力信息。本发明采用微结构点高散射率光纤作为敏感单元,结合增敏安装方式与温度补偿算法,通过相位解调系统可实现短基线的高精确度地应力探测,通过多个单元级联,用一根光纤实现分布式实时探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