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1935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017703.6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疲劳蠕变试验机,涉及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立柱、上横梁、上加载机构、下加载机构、加热机构和测量控制机构,立柱的下端安装于底座上,立柱的上端与上横梁连接,且上横梁能够沿立柱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上加载机构安装于上横梁的下端,下加载机构安装于底座上,且上加载机构和下加载机构分别与测试样品的两端连接,并用于对测试样品提供加载力,加热机构用于对测试样品加热,测量控制机构用于在试验过程中进行加载控制和数据测量。该疲劳蠕变试验机能够实现材料性能测试,且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495681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68349.5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4B35/488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23C4/073 , C23C4/10 , C23C4/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钪铈共掺杂锆酸钆热障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热障涂层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通过在单一锆酸钆材料中分别由Sc对Gd位、Ce对Zr位共同掺杂得到一种钪铈共掺杂锆酸钆热障涂层材料,其化学组成为(Gd0.925Sc0.075)2Zr2‑xCexO7,其中0.15≤x≤0.60,该材料呈现单一缺陷萤石相结构。根据本发明制备的钪铈共掺杂锆酸钆热障涂层材料,有着优异的高温相稳定性、低热导率及高断裂韧性,由此材料制备得到的热障涂层系统具有高断裂韧性,相比单一锆酸钆热障涂层提高了30%以上。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热障涂层陶瓷材料及涂层,可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超高温热障涂层的备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3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49879.5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温液氢环境材料疲劳性能测试系统,涉及力学性能测试平台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夹套罩,夹套罩内顶部设置有氢气感应器;夹套罩内设置有机架、液氢罐和液氮罐;机架上设有加载机构和液氢承装机构,加载机构与机架连接,加载机构底部伸入液氢承装机构内;液氢罐和液氮罐均与液氢承装机构相连通;加载机构用于为样品提供拉力或压力。液氢承装机构上位于密封垫周围设置冷却槽,冷却槽与恒温器相连通,通过恒温器保持密封垫周围的温度,以避免密封垫由于温度过低实效,从而避免氢泄漏。夹套罩用于在氢气发生泄漏时保证试验安全,氢气感应器用于监测氢气是否发生泄漏,若试验中发生泄漏可将夹套罩内气体排放至特定环境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37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178671.7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淹没水射流材料表面强化方法,包括:步骤S1:对待加工件进行固溶处理;步骤S2:对固溶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时效处理;步骤S3:对时效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淹没水射流强化处理。本发明的淹没水射流材料表面强化方法,整体工艺操作简单,先对待加工件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等前处理,然后对前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淹没水射流强化处理,从而得到较大的表面残余应力和较好的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8963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24657.0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氢燃气试验系统,包括燃气供给装置、氢气供给装置、混合器、火焰加热器和置放试样的移动滑台,所述燃气供给装置、氢气供给装置和火焰加热器分别与所述混合器相连通,所述火焰加热器向所述试样喷射火焰。本发明的混氢燃气试验系统,通过火焰加热器对混氢燃气进行燃烧,形成火焰后对试样进行冲蚀,从而实现高温氧化和高温火焰冲蚀环境;通过控制燃气和氢气的比例和流量,可控制试样的温度;通过设置防回火器和单向阀可防止火焰和氢气倒流而产生爆炸。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37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59404.2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过热器管板的蠕变疲劳损伤评估方法,包括:稳态循环分析方法的修正;结合CAE模型、屈服应力与温度相关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和温度相关蠕变本构方程,分析管板在稳态循环中的蠕变循环塑性行为;采用通用斜率法、设计疲劳曲线评估疲劳损伤;采用时间分数法、延性耗竭模型或应变能密度耗竭模型评估蠕变损伤;根据线性损伤叠加准则或统一蠕变疲劳方程对蠕变疲劳损伤进行评估。本发明的用于过热器管板的蠕变疲劳损伤评估方法考虑非等温蠕变效应、多次保载周期和保载期内的应力应变松弛历史,可对过热器管板进行蠕变疲劳总损伤评估,具有直观、适用性强、精确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11875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700466.5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优良密封性、安全性高的液氧环境疲劳试验系统及使用该试验系统的方法。上述试验系统包括疲劳试验装置、液氧环境控制单元、液氧环境密封单元和液氧供给单元,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机架、电液伺服控制器等,其中机架包括底座、多根支承杆、活塞、上横梁和下横梁,液氧环境控制单元包括液氧环境箱、升降机、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供液电磁阀和泄放阀,液氧密封单元包括波纹管。在进行液氧环境疲劳试验时,由液氧环境箱、下横梁、活塞和波纹管共同形成密闭的液氧环境,液位传感器监控液氧液位,确保在稳定的液氧环境下进行试验,压力传感器监控液氧环境箱内的气压并将其压力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通过波纹管实现液氧环境的动态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37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53853.8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纹扩展变形测量装置及高温试验装置,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架,与试样固定相连且具有通孔;上引帽,其帽舌插入试样的裂纹中并与裂纹的上端面相连;下引帽,其帽舌插入试样的裂纹中并与裂纹的下端面相连;支撑筒,与下引帽的帽体相连并向下延伸穿过支撑架的通孔;引出杆,与上引帽的帽体相连并竖直向下延伸而套设在支撑筒中;第一下推环和第二下推环,位于支撑架下方;第一支撑弹簧,位于两下推环之间;位移计支架,套设在支撑筒下方,其内设有位移计,位移计与引出杆之间设有第二支撑弹簧。本发明的裂纹扩展变形测量装置,采用较为简单的机械结构,将试样的变形引导至位移计,从而实现精确测量,测量影响因素少、误差小且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3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59404.2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过热器管板的蠕变疲劳损伤评估方法,包括:稳态循环分析方法的修正;结合CAE模型、屈服应力与温度相关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和温度相关蠕变本构方程,分析管板在稳态循环中的蠕变循环塑性行为;采用通用斜率法、设计疲劳曲线评估疲劳损伤;采用时间分数法、延性耗竭模型或应变能密度耗竭模型评估蠕变损伤;根据线性损伤叠加准则或统一蠕变疲劳方程对蠕变疲劳损伤进行评估。本发明的用于过热器管板的蠕变疲劳损伤评估方法考虑非等温蠕变效应、多次保载周期和保载期内的应力应变松弛历史,可对过热器管板进行蠕变疲劳总损伤评估,具有直观、适用性强、精确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2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81630.3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F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淹没射流材料表面强化方法,包括:步骤S1:对待加工件进行固溶处理;步骤S2:对固溶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时效处理;步骤S3:对时效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液氮深冷处理;步骤S4:对液氮深冷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非淹没射流强化。本发明的非淹没射流材料表面强化方法,整体工艺操作简单,通过50℃‑70℃的非淹没射流对前处理后的待加工件进行强化,可以在冲击强化中实现待加工件的韧‑脆转换,保证待加工件在具有整体塑性强度的前提下,得到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从而提高抗疲劳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