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7555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199806.7
申请日:2009-12-0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97/048 , C08F2/00 , C08F297/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乙烯/二烯烃类嵌段共聚物反应挤出聚合方法,将苯乙烯类单体、引发剂、苯乙烯类单体/二烯烃混合单体、极性调节剂、偶联剂以及助剂分别送入螺杆挤出机的不同螺段进行聚合,即可获得不同类型的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直接对单体进行本体嵌段聚合,具有效率高、能耗小、成本低、污染极低、生产连续、无需溶剂回收、设备投资极低等优越性,同时通过添加适当的极性调节剂,抑制高温本体聚合产生的凝胶副反应,使生产过程顺利进行,所得产物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等十分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01429256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710047817.4
申请日:2007-11-0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F2/00 , C08F2/06 , C08F2/38 , C08F4/48 , C08F29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阴离子聚合反应的方法,将引发剂缔合物同时或者分别在不同时刻或者不同阶段直接或者以溶液形式添加到单体或者引发剂中,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利用引发剂缔合物的金属原子与引发剂阳离子缔合,而具有较大体积或空间位阻的烃氧基来限制单体加成通道的方式实现对聚合速度进行限制,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并对聚合温度进行控制与调节,使其可升高至室温乃至更高的温度下进行,所述的引发剂缔合物和引发剂的摩尔比为0.01∶1至20∶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对各种阴离子聚合单体的均聚及共聚反应速度、副反应以及聚合温度进行控制及调节,使之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53969.2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LA/PEGDGE/PPC生物降解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LA/PEGDGE/PPC生物降解树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亚丙酯10‑90份,聚乳酸10‑90份,增容剂1‑10份,所述增容剂为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本发明采用反应增容的方法,在PLA和PPC共混时加入增容剂PEGDGE,PEGDGE在增容时起到扩链作用,提高材料的相容性,将两者中的小分子扩链成大分子,从结构上消除了脂肪族树脂易降解的弊端,同时增强了两者熔体强度,加工稳定性得以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08284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170477.3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L83/07 , C08L83/05 , C08L83/08 , C08L83/12 , C08L83/10 , C08K9/06 , C08K3/36 , C08J3/16 , C09D7/65 , C09D7/62 , C09D183/04 , C09D175/04 , C08L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疏水改性的硅橡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乙烯基聚硅氧烷、含氢聚硅氧烷、氟硅油、氟醚油、疏水纳米二氧化硅、乳化剂、铂金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在水中分散成乳液,并进一步交联成粒径为0.1~50μm的硅橡胶微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所述的氟硅油和氟醚油在包裹在硅橡胶微球内,不参与硅橡胶交联,随时间缓释到微球表面,起到疏水疏油的作用。硅橡胶微球按照1~10wt%添加到涂料或树脂中,在表面形成半球型微纳突起,实现超疏水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828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70477.3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L83/07 , C08L83/05 , C08L83/08 , C08L83/12 , C08L83/10 , C08K9/06 , C08K3/36 , C08J3/16 , C09D7/65 , C09D7/62 , C09D183/04 , C09D175/04 , C08L2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疏水改性的硅橡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乙烯基聚硅氧烷、含氢聚硅氧烷、氟硅油、氟醚油、疏水纳米二氧化硅、乳化剂、铂金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在水中分散成乳液,并进一步交联成粒径为0.1~50μm的硅橡胶微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所述的氟硅油和氟醚油在包裹在硅橡胶微球内,不参与硅橡胶交联,随时间缓释到微球表面,起到疏水疏油的作用。硅橡胶微球按照1~10wt%添加到涂料或树脂中,在表面形成半球型微纳突起,实现超疏水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5437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43736.2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9D133/12 , C09D5/14 , C09D125/14 , C08F220/14 , C08F220/32 , C08F220/18 , C08F220/06 , C08F212/08 , C08F220/20 , C08F21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丙烯酸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抗菌丙烯酸酯涂料是用特定量的不饱和环氧单体改性的丙烯酸树脂与特定量的胍盐抗菌剂反应,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环氧基团改性丙烯酸树脂与胍盐低聚物化学接枝,可获得一种具有高效广谱杀菌性的非溶出抗菌涂料,在医疗设备、食品、农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59423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497288.6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醇(PVA)功能复合物,包括50.0%‑99.99%重量百分比的PVA,和0.01%‑50.0%重量百分比的胍盐聚合物。由PVA溶液与胍盐聚合物(GP)溶液混合,经纺丝、浇铸、凝胶化或其他各种工艺制得纤维、薄膜、水凝胶或其它制品。本发明制备的PVA/GP复合物,综合了PVA的特点和GP的功能,并由于PVA与GP的分子间作用以及良好的相容性,使得PVA/GP复合物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都很好,其抗菌功能性亦不因洗涤而降低,即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和持久的抗菌性能,并保持了PVA良好的透明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9397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093978.6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菌改性聚氨酯软质泡沫的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物质通过预聚体法、半预聚体法或一步法制备而成:多异氰酸酯25~40%;聚醚多元醇50~70%;抗菌剂0.01~5%;其他助剂2~10%;其他助剂包括催化剂、发泡剂、表面活性剂或交联剂。本发明实现了抗菌改性与聚氨酯合成一步完成,并且以化学键合方式进行抗菌改性,制备的抗菌改性聚氨酯软质泡沫具有长效抗菌性,杀菌速率快,抗菌范围广,并且贮存稳定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6796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34648.8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L83/08 , C08L83/07 , C08L83/04 , C08K3/36 , C08K3/02 , C08K5/14 , C08K13/02 , C08K5/5419 , C08K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以下组分和重量份的组分共混硫化得到:有机硅橡胶生胶100份、白炭黑10-50份、结构化控制剂0.1-10份、硼系耐热剂0.1~20份、硫化剂0.1~5份。本发明得到的耐高温有机硅橡胶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其耐热性能,特别适用于200℃-350℃的高温环境,如航天器、飞机和汽车等的发动机,燃油管、O型圈、电子元器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5693915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220576.8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IPC: C08F220/14 , C08F222/06 , C08F212/08 , C08L35/06 , C08L53/02 , C08F220/44 , C08F220/32 , C08F2/44 , C08K9/06 , C08K3/36 , C08F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01 , C08F2/44 , C08F212/08 , C08F220/14 , C08F220/32 , C08F220/44 , C08F222/06 , C08K3/36 , C08L35/06 , C08L53/02
Abstract: 一种乙烯基单体反应挤出共聚合的方法,是将乙烯基单体或和至少一种乙烯基共聚单体以及引发剂送入双螺杆挤出机的第一螺段,并在后面的螺段添加改性树脂;在系统进入自动加速区后的螺段继续补加相应单体,在引发剂过半衰期后继续补加与螺筒温度相应的引发剂,以及用于改性的微纳米无机改性材料;并在聚合终止时加入抗氧剂与抗紫外剂,然后通过脱挥螺段脱除未聚合的单体以及副产物;通过控制不同螺段的温度,反应挤出聚合得到预定分子量为5×102至6×105的乙烯基共聚树脂。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用于自由基反应挤出聚合技术存在的缺陷,既可以完全满足反应挤出聚合停留时间短的要求,集功能化与高性能化于一身,同时又可以满足聚合物达到高分子量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