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巷道防冲耗能减震支护装置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278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51381.9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部巷道防冲耗能减震支护装置;该支护装置包括若干相连的支架;该支架由钢管构成,钢管内腔填充砂石或碎石;该支架包括相互拼接对称设置的顶弧段、底弧段、侧弧段;底弧段中点断开;顶弧段与侧弧段之间、底弧段中点处均设有吸能构件;该吸能构件为薄壁筒状结构;吸能构件内腔设有插入刚体;插入刚体为管状结构,两端均插入钢管内腔的填充物内;本发明的支架便于拆装,对损坏钢管进行更换,维护成本低;支架的钢管内填充满砂石或碎石,具有更高承载能力;本发明的吸能构件、插入刚体设置在支架肩部和底部中心,吸能构件的吸能形变过程、砂石或碎石与插入刚体摩擦耗能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支护结构面对冲击时的防冲性能。

    一种固气耦合一夯多击夯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7313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540932.X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一种固气耦合一夯多击夯锤装置,该装置支撑筒体下端的固定夯锤用于对路基土体进行首次夯击,然后滑动夯锤向下滑动撞击固定夯锤进行二次夯击,由于夯击装置的下落速度很快,但固定夯锤和滑动夯锤之间的间距有限,所以两次夯击的间隔时间很短,能够达到一夯两击的效果,一夯两击使夯锤装置夯击土体的时间延长,当一次夯击的反射的振动波回到路基表面时会再次受到夯锤装置的夯击能作用,连续反射振动波,可迅速将土中水排走,并大幅度提高路基土体的受力深度;固定夯锤下端面设置的空气阻隔环用于在夯击时形成气垫,气垫的缓冲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夯击速度和夯击频率,使夯击的能量分布更均匀,能够有效解决高液限土路基夯击困难的问题。

    一种边坡位移活动性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07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137473.6

    申请日:2021-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位移活动性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边坡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分为植被区、裸岩区和风化土区;对于风化土区,选取部分像素点作为散斑点形成散斑场;对于裸岩区,寻找多尺度空间中极值点作为稳定的关键点,并提取关键点的特征向量;对于双目的边坡图像的散斑场和关键点,提取对应的散斑点的位置和关键点特征向量的位置,求解出监测点的三维坐标;提取不同时刻散斑点的位置和关键点特征向量的位置,从而算出边坡三维位移场信息。采用本申请的方案,能够方便快捷对边坡进行监测,并且图像中首先剔除了易于发生变化的植被区,减少了干扰,并且可根据发现的裸岩和风化土的在图像上的区别进行区分,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处理实施监测。

    一种整体局部相结合的微震震源搜索定位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32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11692.5

    申请日:2022-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局部相结合的微震震源搜索定位算法,在全局网格搜索法优化的基础上使用“人工鱼群算法+爬山算法”对微震震源进行搜索。包括:1)根据矿区传感器采集的微震数据,计算各个传感器采集的微震信号的实际初至时刻;2)根据矿区面积设置地层范围,在地层中设置微震传播速度,建立地层模型,同时将矿区传感器的坐标转换到建立的地层模型中;3)采用人工鱼群算法计算初始定位点;4)采用爬山算法计算最终定位点。此方法利用人工鱼群算法在全局范围内的快速收敛特点计算得到初始定位点,利用爬山算法在局部范围内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计算得到最终的定位点。相较于全局网格搜索,本发明有效降低了计算量,但并未降低精度。

    基于矩张量反演的采场微震震源机制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76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64894.5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矩张量反演的采场微震震源机制求解方法,利用本发明方法进行程序开发,编制震源机制求解器,通过输入P波初动振幅、震源定位点坐标及传感器坐标直接进行矩张量求解,进而计算出震源破裂类型、破裂倾角、裂纹运动方向、破裂走向及相对裂缝体积等震源参数,并绘制震源机制的矩张量沙滩球图,实现结果可视化。本发明方法,在确定震源定位坐标、传感器位置以及P波初动振幅的条件下即可进行计算,能够方便且准确的对震源破裂类型进行判别,方便快捷的进行震源参数求解,绘制震源机制沙滩球,求解结果准确且直观。

    一种岩土材料力学参数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2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0719352.2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土材料力学参数识别方法,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试验观测手段,分析得到的实验加载过程中表面位移场作为测量值,通过有限元单元法得到的位移场作为仿真值,利用位移测量值和仿真值之间的误差作为目标函数;选择待反演的岩土材料的力学参数,并确定其取值范围;利用改进人工鱼群优化算法对岩土材料的力学参数进行反求,判断全局最优解是否达到设定误差界内或者达到迭代次数上限时算法结束,获得能表征岩土材料力学参数的最优值。采用本申请的方案,能够快速、实时和准确的确定岩土材料的力学参数,并且有效地解决了测量点选取困难,易受各种因素影响的问题,提高了力学参数反演的容错性和精度。

    一种边坡位移活动性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0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137473.6

    申请日:2021-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位移活动性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边坡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分为植被区、裸岩区和风化土区;对于风化土区,选取部分像素点作为散斑点形成散斑场;对于裸岩区,寻找多尺度空间中极值点作为稳定的关键点,并提取关键点的特征向量;对于双目的边坡图像的散斑场和关键点,提取对应的散斑点的位置和关键点特征向量的位置,求解出监测点的三维坐标;提取不同时刻散斑点的位置和关键点特征向量的位置,从而算出边坡三维位移场信息。采用本申请的方案,能够方便快捷对边坡进行监测,并且图像中首先剔除了易于发生变化的植被区,减少了干扰,并且可根据发现的裸岩和风化土的在图像上的区别进行区分,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处理实施监测。

    扩孔型锚杆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75855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410042922.9

    申请日:2014-01-27

    Abstract: 本发明为扩孔型锚杆及其施工工艺,属于采矿工程的锚杆支护技术领域,为解决采矿工程中锚杆支护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扩孔型锚杆及其施工工艺。本发明包括扩孔装置和锚杆结构;扩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切削刀具、压力推杆、限位销钉、刀具销杆。锚杆结构包括装置锚杆主体、伸展支架、滑动压紧导轨、支架套管、连接体。锚杆安装结束后,对锚杆注入锚固剂。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钻孔,扩孔,清孔,锚杆安装,锚固,施加预应力六个步骤。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采矿工程中锚杆支护技术要求,对采矿工程中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具有重要价值。

    扩孔型锚杆及其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75855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42922.9

    申请日:2014-01-27

    Abstract: 本发明为扩孔型锚杆及其施工工艺,属于采矿工程的锚杆支护技术领域,为解决采矿工程中锚杆支护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扩孔型锚杆及其施工工艺。本发明包括扩孔装置和锚杆结构;扩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切削刀具、压力推杆、限位销钉、刀具销杆。锚杆结构包括装置锚杆主体、伸展支架、滑动压紧导轨、支架套管、连接体。锚杆安装结束后,对锚杆注入锚固剂。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钻孔,扩孔,清孔,锚杆安装,锚固,施加预应力六个步骤。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采矿工程中锚杆支护技术要求,对采矿工程中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具有重要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