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MU-MIMO-OFDM系统的多维度混合调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638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58316.8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MU-MIMO-OFDM系统的多维度混合调光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首先构建混合调光模块,设计预编码矩阵,将编码后的信号通过可见光通信信道传送给接收端的用户,计算用户信道矩阵的直流增益;分析对单个用户的接收向量,得到用户的信噪比以及引入削峰后的时域信号,建立各用户的误比特率表达式。基于用户的等效信道矩阵,以系统的最大误比特率为约束条件,设计最大化最小奇异值的发端天线选择算法,确定最优的工作LED集合。本发明有效提高调光精度并降低用户信道相关性,能够有效改善用户等效信道的增益,有效增强接收端信号的信干噪比和误码率性能。

    一种对抗极化相关损耗(PDL)效应的自适应极化调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73408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410232528.1

    申请日:201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抗去极化信道中极化相关损耗(PDL)效应的自适应极化调制方法。本发明推导出PDL影响下接收信噪比的概率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之上,在接收端解调极化信号的同时估计受PDL影响的接收信号信噪比并将估计值信息反馈至发送端;发送端根据反馈来的信道状态信息,在极化调制系统满足目标误比特率性能的前提下选定最优调制阶数传输数据。同时,本发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获得系统的频谱效率图。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阶数极化调制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自适应极化调制方法不仅可以使存有极化相关损耗(PDL)效应的去极化信道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能提升极化调制系统的频谱效率。

    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极化-QAM联合调制功放能效优化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0748337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23882.5

    申请日:2017-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0008 H04L27/36 H04L27/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分极化的极化-QAM联合调制功放能效优化方案,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结合QAM调制和极化调制各自在功放线性区和非线性区的优势,利用极化-QAM联合调制来提升功放能效。然而,极化-QAM联合调制的能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信道状态信息、数据速率和误码率需求、调制阶数等,并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然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个能效约束优化问题,并且提出利用差分进化算法求解该约束优化问题。最后,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功放能效。

    一种基于时延优化的车联网控制信道自适应接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4518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410384225.1

    申请日:2014-08-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时延优化的车联网控制信道(CCH)自适应接入方法,属于车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基于车联网时隙交替下控制信道的接入时延包括业务时隙(SCHI)中的冻结时延和控制时隙(CCHI)中的退避时延;在当前时隙的前一SCHI内,统计接入CCH请求的个数N,在时隙交替的保护间隔内,根据个数N设定SCHI内接入请求的竞争窗口和退避值;根据最早到期优先机制(EDF)选择剩余有效时间最短的接入请求进行接入;根据接入请求的剩余有效时间设定继续退避接入请求的竞争窗口和退避值,继续进行下一轮接入竞争。本发明使得控制信道的接入竞争中能够保证各优先级的接入请求及时接入控制信道,改善了820.11p的接入性能。

    一种基于极化域和功率域协同的认知异构蜂窝网络频谱共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637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57431.1

    申请日:2016-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7/382 H04B17/345 H04B17/3911 H04W1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认知异构蜂窝网络基于极化域和功率域协同的频谱共享方法,通过优化小蜂窝基站的发送功率和发送极化状态,以及小蜂窝用户的接收极化状态,在满足宏蜂窝的干扰约束下实现了小蜂窝下行容量的最大化,提高了系统频谱效率。本发明利用认知异构蜂窝网络的极化信息,增加认知异构蜂窝网络频谱共享的自由度;采用虚拟变极化方法产生极化状态,相比于改变天线硬件配置产生极化状态的方法,具有实现复杂度低的优点;通过极化和功率域资源的协同利用,保证了宏蜂窝用户的正常工作,实现了小蜂窝下行容量的最大化,提高了认知异构蜂窝网络的频谱效率。

    一种异构蜂窝网下的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8113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310752064.2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蜂窝网下的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UE根据宏基站发送的有效切换阈值EHT及活跃指数AH计算切换活跃阈值HAT,并根据获得的HAT值确定宏基站的切换活跃区域HAA的覆盖范围;当前UE根据实时检测宏基站与微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确定其移动方向;若从宏基站向微基站移动,则根据宏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与HAT值的大小,确定是否进入宏基站的HAA区域;从而确定是否从宏基站向微基站切换;若从微基站向宏基站移动,则根据宏基站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与HAT值的大小,确定是否进入宏基站的非HAA区域,从而确定是否从微基站向宏基站切换。通过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降低切换时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乒乓效应。

    全双工通信中时频域与极化域处理级联的自干扰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5180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374085.X

    申请日:201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双工通信中时频域与极化域处理级联的自干扰消除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方法在每个通信节点配备用来发送和接收极化信号的正交双极化天线,本地节点进行极化数字信号处理。本方法包括:接收端进行时频域的射频自干扰消除;经射频自干扰消除后的极化信号经下变频到达基带,根据先验的自干扰极化状态和期望信号极化状态构建斜投影极化滤波算子,进行极化滤波;遵循输出信干噪比最大的原则,进行期望信号的匹配接收。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方案中自干扰和期望信号相互重叠难以区分的问题,在基带使用信号的极化维度信息进行自干扰消除,避免了对时频信息的重复使用,提高了自干扰消除增益,达到自干扰消除的目的。

    子载波比特和功率联合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20769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310147571.3

    申请日:201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子载波比特和功率联合分配方法、设备及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硬件参数及信道噪声确定非线性失真下各子载波的信干扰比、子载波的功率和总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将非线性放大器产生的非线性失真噪声考虑其中,并根据确定出的在非线性失真下的各子载波的信干扰比以及预设的输入功率,总比特和误码率之间的关系,采用预设的总功率最小迭代算法为各子载波联合分配对应的比特及功率。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将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影响考虑其中,在保证了总功率最小化的同时能更好的满足系统误码率(BER)的需求。

    一种基于正交极化传输的OFDM系统相位噪声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19006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828035.4

    申请日:2014-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4/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极化传输的OFDM系统相位噪声消除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设计了OFDM系统的发射端,将传统调制后信号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做共轭,并由天线赋予两路信号正交的极化状态后,通过正交极化天线发射;在接收端通过正交极化天线接收信号,并将共轭信号再次共轭后,令两路信号相同且相位噪声共轭,两路信号进行相加,进而消除相位噪声的虚部,可使乘性干扰的相位噪声项近似为1,消除相位噪声对接收信号的影响,获得期望信号,最后通过相应的传统解调方法即可解调出发射数据信息。本发明解决了自消除方案的频谱效率低、重新设计低相位噪声本地振荡器所带来的高投入、终端成本价格增加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