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72832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84985.5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涉及闭式叶轮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式叶轮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通过对轮盖和半开式叶轮的待焊接毛坯件进行工艺结构设计,结合动态预紧的焊接装配定位夹具,再配合整体式钎焊与焊后的整体精加工步骤,实现了对闭式叶轮的高精度制造,有效确保了对轮盖与半开式叶轮之间焊缝间隙的控制,克服了由夹具装配误差、焊前钎料装配差异等客观焊接条件导致的同一叶轮周向各个叶片与轮盖焊缝尺寸的不一致性问题以及不同叶轮之间焊缝尺寸的不一致问题,保证了闭式叶轮焊接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而保证了焊后轮盖与半开式叶轮的同轴度,确保闭式叶轮的焊后动平衡性能及后续机加工工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3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84984.0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铝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l‑Mg‑Si系铝合金与Al‑Zn‑Mg系铝合金的兼容热处理强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备热处理;S2利用整体钎焊的“短时高温工序”对Al‑Zn‑Mg系合金进行“回归”处理,使整体钎焊后的Al‑Mg‑Si系铝合金与Al‑Zn‑Mg系铝合金实现时效处理时温度区间的重合;S3将整体钎焊后的产品进行兼容时效强化。本申请针对由Al‑Mg‑Si系与Al‑Zn‑Mg系两种铝合金材料通过整体钎焊工艺形成的铝合金产品,利用整体钎焊的“短时高温工序”对Al‑Zn‑Mg系铝合金进行回归处理,提高了其“再时效”的温度区间,实现了钎焊后两种铝合金材料时效处理温度区间的重合,解决了两种不同成分铝合金材料热处理强化制度的兼容性问题,使双合金产品中两种铝合金材料能够分别达到产品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09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24961.1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iTiAl‑X多元合金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涂层由NiTiAl‑X四元合金材料制成,其中,X选自过渡族金属Nb、Mo、Cu或V中的一种,涂层材料中Ni、Ti、Al、X的原子比为:45~50:45~50:0.5~4:0.5~4。该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先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NiTiAl‑X多元合金铸锭,再基于合金靶材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基体上形成NiTiAl‑X多元合金涂层。本申请所制备的NiTiAl‑X多元合金涂层兼具高耐空蚀性和耐冲蚀性,具有优异的抗空蚀和抗冲蚀性能,可以应用于海洋、船舶、运输、核电等领域,有效提高高压管道、螺旋桨、水轮机等过流部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595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340316.6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CN)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CN)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界面结合且耐高温耐磨的铝基复材及其制备方法。以铝基复材的总质量为基准,其包括10~30%质量分数的增强体以及余量的铝合金;增强体包括陶瓷颗粒和Al2O3纤维。该铝基复材中的增强体‑生成相‑Al过度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增强体和铝基体的结合力,且生成相与陶瓷颗粒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使该混杂增强铝基复材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磨性能。该铝基复材的制备全程在真空环境下完成,增强体颗粒无需高温预氧化,增强纤维亦无需预处理,简化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其大规模生产与应用。该种铝基复材采用铸造方法制备,成本低、且兼具良好的耐高温、耐磨性能。铸锭质量优异,增强颗粒分散均匀,增强体结合紧密。
-
公开(公告)号:CN11550232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28158.8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造无机砂用粉末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该粉末添加剂包括质量百分比如下的各组分:微硅粉30wt.%‑80wt.%;层片状岛状物质10wt.%‑30wt.%,所述层片状岛状物质为粉末状的无机材料,属于单斜晶系或六方晶系,其微观下呈现的形态为明显的不规则岛状块体,从纵截面观察其结构呈现层片状结构其中,所述微硅粉的平均粒径小于1μm;所述层片状岛状物质的颗粒度在50目‑1250目之间。本发明采用的物料配方在原材料的组成中突出了具有较大的粒径且滑动性很好的层片状岛状物质的作用,并利用各组分的粒度级配设计实现粉末添加剂的均匀化分散,有效解决了微硅粉团聚结块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无机砂混合物的分散性和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86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87640.1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N11/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铸造用无机砂流动性测试方法,并相应提供一种与该方法相匹配的砂芯结构及砂芯模具。本申请针对无机砂的流动性特点,设计了一种可对应反映实际工况的、细长、弯曲形状的砂芯结构,并匹配该砂芯结构设计了相应的砂芯模具及无机砂流动性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制备若干具有特定结构的砂芯试样,并考核砂芯试样对模具型腔的填充程度来评估砂芯试样是否合格,据此计算合格率,再基于合格率来表征无机砂的流动性指标,本申请可以精确、稳定、快速地检测并表征无机砂的流动性指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机砂流动性无法表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7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00820.9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耐磨铝合金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Si:9~13%,Cu:1~6%,Ni:1~4%,Mg:0.5~1.5%,Fe:0.3~1.5%,Mn:0.3~1.5%,Zr:0.1~0.5%,Ti:0.02~0.3%,Sr:0.005~0.02%,B:0.005~0.1%,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Fe/Mn小于2。本发明还涉及该种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用作发动机活塞、汽车刹车盘等零部件的应用;本发明的铝合金材料成本低、且兼具良好的耐高温、耐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26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1305569.8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腐蚀轴承钢,轴承钢基体表面沉积有铬膜,所述铬膜上分布有10—15at%Ti,30—60at%C。用于制备该种耐腐蚀轴承钢的离子注入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轴承钢基体上沉积铬膜;(b、再在基体表面通过离子注入法注入钛离子和碳离子。铬膜使得轴承钢基体表面具有良好的硬度、韧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此基础上进行离子注入,在铬膜表面发生反应形成非晶层以及陶瓷相,造成许多位错缺陷,可促进致钝元素铬在表面富集,使得钝化膜稳定性提高,薄膜的耐腐蚀性提高,因此采用该种表面处理方法制备的轴承钢同时兼具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7422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1397349.2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轴承钢耐腐蚀性的复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激光重熔:对轴承钢基体表面进行激光重熔;b、Cr离子注入:对激光重熔后的基体表面进行Cr离子注入;c、Cr层制备:再在基体表面制备Cr层。该种方法先进行激光重熔和Cr离子注入再制备Cr层,提高了Cr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轴承钢的耐腐蚀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