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0530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59432.5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32 , C12N1/12 , C02F103/06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小球藻净化垃圾沥出液的方法,涉及水质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小球藻接种于垃圾沥出液中,培养14~16d;所述小球藻的接种密度为1×105~1×106个细胞/mL。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小球藻细胞中蛋白质、脂质和多糖的含量,还可以有效去除垃圾沥出液中的COD、NH4+‑N、TN及TP物质,使垃圾沥出液达到净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21874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533365.3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藻低成本生产油脂的方法,属于微藻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先将微藻接种至盐碱地淋洗液中,20~30℃培养25~30d,然后从培养液中分离获得油脂。本发明利用盐碱地淋洗液培养微藻,盐碱地淋洗液中含有大量微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和微量元素,且适宜的盐度有利于藻类脂质的积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降低了微藻养殖成本,在获得高产生物质的同时净化了盐碱地淋洗液,提高了废水循环利用效率。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盐碱地淋洗液培养微藻,能低成本地转化生物质积累油脂,适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29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32463.5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生栅藻的培养方法,属于微藻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培养方法将斜生栅藻接种至餐厨废水处理液中,20~30℃培养7~13d,分离收获藻体。该方法以餐厨废水处理液作为斜生栅藻的培养基,斜生栅藻可以在餐厨废水处理液中很好生长,无需额外投加营养盐,降低了培养成本。斜生栅藻不断转化餐厨废水中的污染物用以增殖以及积累细胞油脂,同时净化餐厨废水保护环境,有利于实现微藻低成本的规模化培养,促进微藻生物柴油的产业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12243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33344.1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10/18 , A23K20/163 , A23K2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黑腹果蝇评价有机溶剂的生殖毒性的方法,属于毒性研究技术领域,包括:将黑腹果蝇置于含有有机溶剂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第10d时,观察雌蝇的卵巢,当所述卵巢出现畸形时,表明有机溶剂具有生殖毒性;所述含有有机溶剂的固体培养基中有机溶剂的体积浓度为0.1~1.25%。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价有机溶剂的生殖毒性,为农业上合理使用的有机溶剂的剂量和浓度提供理论和实验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75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168216.4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小球藻Chlorella sp.HQ的培养方法及其水质净化产油的应用,属于单细胞油脂及生物柴油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淡水产油小球藻,命名为小球藻HQ,菌种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7601。其培养方法是将对数生长期的小球藻HQ藻株接种于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控制藻接种密度为5×104~5×105个·mL-1,光暗比为12∶12~14∶10,光照强度为40~60μmo1·(m2·s)-1,温度为20-30℃,pH 6~9的条件下培养10~14d,分离收获藻体并收集净化后的水。利用小球藻HQ净化水质产油的应用,其发明特征在于,以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作为培养基,小球藻HQ不断转化其中的污染物质增殖以积累单细胞油脂,同时深度净化水质保护水资源,一举两得、既环保又低成本有利于该小球藻HQ大规模培养的产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695308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0910177989.2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nventor: 洪喻
Abstract: 一种从苦草中制备抑藻总生物碱的方法,属于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苦草植物洗净,烘干并粉碎,后投入乙醇中加热搅拌提取得到提取液;滤去提取液中残渣并蒸馏得到浸膏A;将浸膏A溶于HCl或H2SO4,经CH3Cl萃取,分离得到酸水相B和有机相C;酸水相B经碱液调节pH值至9~10,后用CH3Cl萃取,得到有机相D和碱水相E;有机相D除去溶剂后溶于乙醇,即得到可用于藻类控制的苦草总生物碱F。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具有过程简单、材料来源广泛、费用低以及抑藻总生物碱制备用试剂廉价无毒等优点,从而解决了现有杀藻剂存在二次污染或制备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所制备的抑藻总生物碱具有抑藻效果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06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73755.5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中宇嘉轩(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12R1/05 , C12R1/085 , C12R1/125 , C02F101/32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解餐厨垃圾的诱变菌株的复配及其应用,其中,用于降解餐厨垃圾的复合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HLC‑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HLC‑14、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HLC‑32、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HLC‑33中的一种。利用本发明的复合菌可有效降解餐厨垃圾中的蛋白质、油脂、淀粉和纤维素,有效减重减容并净化水质。充分体现了餐厨垃圾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原则,具有深远的环境保护意义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87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74969.4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12 ,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3/00 , C02F101/10 , C12R1/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无机碳的小球藻及其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强化固碳的方法,所述小球藻的保藏名称为小球藻Chlorella sp.MIHQ61,拉丁文为Chlorella sp.MIHQ61,保藏日期:2024年1月29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41095。本发明的小球藻可以促进生活污水处理强化固碳,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等多重优点;本发明的微藻藻株在生活污水中培养获得最高生物质产率达68.92mg·L‑1·d‑1,固碳效率最高达到85%,能够实现54%的溶解性无机碳固定率,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70213.2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低压交流电场和化感物质缓释生物炭联合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方法,属于水华控制领域。具体步骤:不产毒和产毒铜绿微囊藻藻液利用蠕动泵泵送通过不锈钢网低压交流电场装置,控制电压为2V循环处理四次,然后向藻液中投加50mg/L的焦性没食子酸玉米芯生物炭。二者联合处理后,第7d抑制率可提高到70%及以上。与传统抑藻方法相比,低压交流电场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与焦性没食子酸玉米芯生物炭联合后,具有更高的抑藻效率。本发明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既不影响水体观赏性,还能有效抑制水体中铜绿微囊藻生长,在控制小型景观水体水华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40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535943.3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B01J23/888 , C02F1/30 , C02F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水体中微囊藻毒素LR(MC‑LR)去除的氧化锌/四氧化三铁/钨酸铋/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ZnO/Fe3O4/Bi2WO6/RGO)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ZnO、Fe3O4、Bi2WO6与RGO复合制备得到ZnO/Fe3O4/Bi2WO6/RGO可见光催化材料,所述材料具有磁性。本发明涉及的ZnO/Fe3O4/Bi2WO6/RGO用于MC‑LR去除时,在MC‑LR初始浓度为1‑7mg/L,材料投加量为6mg,pH=7时,在180min内对MC‑LR的去除率为55.0%‑100%。当MC‑LR的初始浓度为3mg/L,材料投加量为200‑800mg/L,pH=7时,在180min对MC‑LR的去除率为34.3%‑100%。在富里酸浓度为1‑5mg/L,材料投加量为6mg,pH=7时,在180min对MC‑LR的去除率为65.6%‑84.6%。当藻细胞密度为1×106‑5×106个/mL,材料投加量为6mg,pH=7时,在180min对MC‑LR的去除率为62.2%‑90.2%。ZnO/Fe3O4/Bi2WO6/RGO在可见光照射下能够高效地降解水中的MC‑LR,且降解结束后能够通过磁铁进行回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