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6204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34866.6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9J161/30 , C08G1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毒脲醛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低摩尔比的甲醛和尿素为原料,使用多官能度反应增强剂作为缩聚剂替代酸性缩聚条件,用“酸-碱-酸”工艺合成脲醛树脂,提高了脲醛树脂分子支化度,相同粘度下增加了脲醛树脂分子量,能够提高脲醛树脂固化交联密度,进而提高胶接强度、降低胶接制品甲醛释放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非传统“酸-碱-酸”合成工艺和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作为缩聚剂,基本流程与常用工艺接近,工艺简单,操作便利,不用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476202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34867.0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胶合板用脲醛树脂用填料及其制备方法,由煤矸石粉40-60重量份、棉粕粉40-60重量份、增强剂1-3重量份、增稠剂4-8重量份、酸性剂8-12重量份制备而成,在反应釜中加入棉粕粉30重量份和70重量份的水,后加入氢氧化钠3重量份和尿素6重量份,搅拌20分钟,升温至80摄氏度继续搅拌1小时降温干燥,烘干后磨制为300目粉末;与煤矸石粉、增强剂、酸性剂、增稠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产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有效利用工业副产物代替面粉填料,节约资源,成本低,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操作便利,产品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3740324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44252.0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9J189/00 , C09J11/08 ,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板用胶粘剂,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人造板用胶粘剂的原料包括:分散介质、蛋白类物质、碱性化合物和交联增强剂;所述交联增强剂为单宁-乙二醛树脂。本发明提供的人造板用胶粘剂不含甲醛,主要原料来源于可再生物质,是一种环保型人造板用胶粘剂;彻底解决了使用胶粘剂时甲醛污染的问题,又同时保证了胶粘剂的耐水性和胶合强度等实用性能;同时和现有技术相比,各组分起到了很好地协同作用,使得效果增强;制备方法简单,且不需很长的固化时间,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整体上综合利用资源,节约生产成本,符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7938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18121.4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木质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油茶果壳基室外用无醛人造板的制备方法。所述人造板以未经化学处理的油茶果壳为原材料,采用自制同源油茶粕胶黏剂,经过粉碎、混合搅拌、铺装、热压、保压等工艺制得,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传统人造板生产过程中木质资源短缺,大量使用含醛类胶黏剂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保证人造板力学性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耐酸雨侵蚀性能,可用于室外应用人造板材的制备,本发明采用农林废弃物油茶果壳代替了木质原料,采用自制同源油茶粕胶黏剂有效替代了石油基醛类胶黏剂,在实现废弃农作物的高值化应用的同时,缓解了我国原本紧缺的木材资源的压力,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社会。
-
公开(公告)号:CN11475234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56740.0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9J189/00 , C09J105/00 , C09J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造板用木工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Ⅰ类胶合板用超低VOC植物蛋白胶黏剂,即采用反应型无机交联剂杂化改性植物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所述胶黏剂中由改性油茶粕与豆粕、反应型无机交联剂、增强剂、有机交联剂、分散介质等组分制备。本发明提供的胶黏剂创新性彻底解决了目前已知的植物蛋白胶黏剂耐水强度低(只能达到国标Ⅱ类板强度要求)、添加大量化学交联剂,从而造成室内VOC严重污染等问题。通过利用反应型无机交联剂与多种植物蛋白肽链反应生成共价键网络互穿结构络合物,使耐水胶合强度首次突破性达到国标Ⅰ类板强度要求,实现了低成本、超高耐水强度、超低VOC室内污染,高防霉的绿色植物蛋白胶黏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55416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811410224.4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9J189/00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醛豆粕蛋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胶黏剂包括豆粕粉,胰蛋白酶,豆壳多糖酶,分散介质水,高碘酸钠,三乙烯四胺,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以及固化剂。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无醛豆粕蛋白胶黏剂,豆粕分子先降解后修饰和重组成为预聚体,使蛋白充分舒展、分子活性基团明显增加,反应活性提高,溶解性与保水性提高、韧性增加,加入弹性体基固化剂后制备胶黏剂韧性高、耐水胶接性能高、稳定性高;能够满足人造板胶黏剂的耐水要求,降低了交联剂用量从而胶黏剂成本,保证了蛋白胶黏剂的实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0434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811410225.9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9J189/00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醛豆胶及其制备方法,无醛豆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豆粕粉,胰蛋白酶,豆壳多糖酶,分散介质水,高碘酸钠,三乙烯四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和固化剂。采用本发明制得的无醛豆胶优点在于:豆粕分子先降解后修饰和重组成为预聚体,使蛋白充分舒展、分子活性基团明显增加,反应活性提高,溶解性与保水性提高,加入固化剂后制备胶黏剂耐水胶接性能高、稳定性高;能够满足人造板胶黏剂的耐水要求,降低了交联剂用量从而胶黏剂成本,保证了蛋白胶黏剂的实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25249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239168.0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9J189/00 , C09J11/06 , C09J11/08 , D06M13/165 , D06M13/148 , D06M13/328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防腐大豆蛋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胶黏剂由大豆分离蛋白粉10‑15份、交联剂3‑5份、改性芳纶纤维0.01‑0.1份、分散介质80‑85份制备而成,制备方法包括芳纶纤维的表面改性和胶黏剂的合成两个步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满足胶合板用胶黏剂的耐水要求,保证了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实用性能;彻底解决了普通“三醛”类胶黏剂胶合板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可以延长大豆蛋白胶黏剂的使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48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72733.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9J189/00 , C09J11/04 , C09J11/06 , C08H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重网络结构的无醛大豆蛋白胶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主剂15-18份、分散介质水85-88份、菠萝蛋白酶0.05-0.1份、单宁酸(TA)2-3份、七水合硫酸锌0.25-0.5份、交联剂1,2,3-丙三醇二缩水甘油醚(PTGE)2-4份。本发明的多重网络结构的无醛大豆蛋白胶黏剂形成三重网络结构,具有黏度适中、干/湿胶合强度高、韧性好、防霉性能好,而且制备胶黏剂涂覆均匀,性能稳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本发明另外还涉及一种多重网络结构的无醛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27271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67905.7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9J189/04 , C09J11/08 , C09J187/00 , C09J177/06 , C09J133/26 , C08G81/00 , C08G69/26 , C08G69/48 , C08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韧性无醛豆粕基木材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主剂30-33重量份、分散介质水70重量份、增强剂3-6重量份,粘度调节剂0.1-0.2重量份,交联剂2-4重量份,催化剂0.3-0.6重量份;其制备过程如下:首先按照重量配比称量各组分,将交联剂加入分散介质水中,后加入主剂和增强剂,用高压均质机,在30MPa压力和0.5MPa的乳化力作用下,均质乳化20分钟;然后将制得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在80℃反应30min,降温30℃出料;本发明胶黏剂易形成交联结构,交联密度大,反应温度低,制备胶黏剂性能稳定、弱界面层明显下降,成本降低,干/湿强度好,产品质量稳定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