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电解质/碳酸钙复合纳滤膜的仿生矿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3859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41843.9

    申请日:2013-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纳滤膜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仿贝壳结构的聚电解质/碳酸钙复合纳滤膜的仿生矿化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聚电解质复合膜Ca2+预组织层的形成、聚电解质复合膜的仿生矿化制备两个步骤。本发明通过聚电解质对无机物前躯体的界面分子识别形成预组织结构,然后,模拟自然界生物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矿物的方式进行仿生矿化反应,操作简便,是一种绿色制备方法,得到的聚电解质/碳酸钙复合膜结构均匀,同时本发明制备的聚电解质/碳酸钙复合膜可用于去除废水中二价金属离子,如Ni2+、Cd2+、Cu2+、Zn2+、Mg2+、Ca2+等,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一种多孔陶瓷支撑体上负载有机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0342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10318399.4

    申请日:2011-10-19

    Abstract: 一种多孔陶瓷支撑体上负载有机微球的方法,属于分离技术领域。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通过胺基化合物对微球进行表面改性使微球荷正电;将荷正电的微球分散在聚阴离子溶液中,得到荷负电微球;对陶瓷支撑体进行预处理后,在0.01-0.3Mpa压力或-0.02--0.09Mpa的负压作用下,将荷正电微球溶液或荷负电微球溶液分别交替在陶瓷支撑体表面动态组装10-60分钟,使微球组装在支撑体表面;漂洗支撑体表面并烘干;重复动态组装步骤,可以将有机微球负载在陶瓷支撑体表面。

    一种有机/无机渗透汽化优先透醇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2251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90707.1

    申请日:2013-03-20

    Inventor: 张国俊 范红玮

    Abstract: 一种有机/无机渗透汽化优先透醇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技术领域。将强疏水性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粒子与高分子聚合物共混溶解到溶剂中,搅拌、超声分散均匀;将交联剂和催化剂溶解到溶剂中,配制混合溶液;用两个喷头分别将共混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及混合溶液同时喷涂至基膜上;MOFs粒子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基膜表面进行化学交联,形成有机/无机优先透醇复合膜;本发明采用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且孔道可调控的MOFs粒子作为共混粒子,利用喷涂自组装的技术制备优先透醇膜复合膜。所制备的复合膜,其分离层薄,通量高,分离性能好,结构与性能稳定。且简化了制膜工艺、操作方便、效率高、生产重复性好。

    一种硅氮烷改性Silicalite-1分子筛填充硅橡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4117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66025.7

    申请日:2012-07-29

    Abstract: 一种硅氮烷改性Silicalite-1分子筛填充硅橡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渗透汽化膜分离领域。本发明的关键在于使用硅氮烷对实验室自制的Silicalite-1分子筛改性后与PDMS铸膜液共混,采用浸渍法制备PDMS/PSF复合膜。本发明通过减小Silicalite-1分子筛的粒径改善了分子筛在有机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同时通过硅氮烷的改性使得分子筛的疏水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该填充复合膜对乙醇/水溶液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对于浓度为2.5%-20%的乙醇水溶液,温度在30℃-60℃范围内,膜的分离因在7.84-13.2之间,渗透通量为173.84-1000g/m2h。本发明制备的硅氮烷改性Silicalite-1分子筛填充聚PDMS/PSF复合膜制备工艺简单,分离效果较好,在渗透汽化优先透醇膜应用方面有广阔前景。

    一种无机/有机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5346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74460.X

    申请日:2012-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机/有机复合纳滤膜,其依次包括基膜、过渡层、复合层、致密层,所述基膜为超滤膜,过渡层由阳离子聚电解质和阴离子聚电解质经静电自组装而形成于基膜表面上,复合层由可溶性钙盐和可溶性碳酸盐原位生成于过渡层表面上,所述致密层由阳离子聚电解质和阴离子聚电解质交联生成于复合层表面;本发明通过聚电解质对无机物前躯体的识别,控制无机矿物的析出、并原位生成,得到具有仿贝壳形状的无机/有机复合纳滤膜,该复合膜均匀可控、性能稳定;其实施过程均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且不使用有机溶剂,环境友好,并且对水中的二价Ca2+、Mg2+离子及分子量大于370的染料分子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一种多孔陶瓷支撑体上负载有机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034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8399.4

    申请日:2011-10-19

    Abstract: 一种多孔陶瓷支撑体上负载有机微球的方法,属于分离技术领域。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通过胺基化合物对微球进行表面改性使微球荷正电;将荷正电的微球分散在聚阴离子溶液中,得到荷负电微球;对陶瓷支撑体进行预处理后,在0.01-0.3MPa压力或-0.02--0.09MPa的负压作用下,将荷正电微球溶液或荷负电微球溶液分别交替在陶瓷支撑体表面动态组装10-60分钟,使微球组装在支撑体表面;漂洗支撑体表面并烘干;重复动态组装步骤,可以将有机微球负载在陶瓷支撑体表面。

    一种高负载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有机膜的自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5122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237835.0

    申请日:2010-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负载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有机膜的自组装方法,属于膜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分别制成制膜液,并分别加入两性氧化物纳米粒子,调节pH值,超声,离心、替换溶剂,制得聚离子纳米粒子包络体溶液,将基片或基膜在聚离子纳米粒子包络体溶液中浸泡或者动态过滤形成薄膜层,然后进行水洗、吹干,之后在荷相反电荷的聚离子纳米粒子溶液中浸泡或者动态过滤,然后进行水洗,并吹干;如此交替,进行重复制膜、水洗、吹干,形成无机纳米粒子杂化聚电解质膜;本发明可以实现在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层中均杂化纳米粒子,提高纳米粒子在双层中的负载量,可有效克服杂化时所制得膜的有机无机层易剥离的缺陷。

    一种用于回收天那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0081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298942.4

    申请日:2010-09-29

    Abstract: 一种用于回收天那水的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传统处理天那水的方法是采用蒸馏法进行回收,流程较长,需要较高的能量才能达到较好的回收效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分离集成技术从而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回收过程的能耗。步骤如下:在0.05-0.50MPa的压力下将溶有涂料的天那水废液经超滤膜预处理,去除溶液中的涂料和悬浮物,超滤残渣进行焚烧处理。超滤透过液在20-90℃下进行渗透汽化分离,渗透汽化透过液在冷阱中冷凝回收,渗透汽化浓缩液可以继续回到超滤中进行二次过滤。

    一种串联式连续多级手性拆分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84754B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810113779.2

    申请日:2008-05-30

    Abstract: 一种串联式连续多级手性拆分方法和装置属于手性领域。利用固膜实现手性拆分时,多级拆分可以提高拆分效率,而且实现拆分过程的连续化问题是其迈向工业化的关键环节。至少包括两级膜滤,在每级膜滤后设置并联的两个用于交替贮存透过液的中间罐,每个中间罐的前后各设置一个阀门。所述的连续多级手性拆分方法,首先将大分子手性选择剂加入到手性外消旋体溶液中进行手性识别反应,然后耦合膜滤实现拆分。在每级膜滤后设置并联的两个中间罐,用于交替贮存透过液,同时在进入下一级膜滤拆分前,通过中间罐阀门的交替切换,实现交替进行一定时间识别反应的功能,保证膜滤系统供料的连续性。

    一种纳米尺度分散的高性能有机/无机杂化膜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8868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035193.3

    申请日:2016-01-19

    Abstract: 一种纳米尺度分散的高性能有机/无机杂化膜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选取液态低聚物作为膜液A,将定量的疏水性无机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于固化剂溶液中形成悬浮液B;将预处理后的多孔基膜固定于载膜台上并匀速旋转;分别将膜液A和悬浮液B以雾化方式喷涂在多孔基膜表面;一定温度下使液态低聚物在多孔基膜表面快速发生交联反应,得到纳米尺度分散的高性能有机/无机杂化膜。本发明可有效避免无机纳米颗粒在低聚物反应成膜过程中发生的团聚现象,使纳米颗粒在分离层内以纳米尺度分散,并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制得高分散和高性能有机/无机杂化膜;且整个制膜工艺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易于规模化制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