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轨道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468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822719.3

    申请日:2021-07-21

    Inventor: 武国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轨道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智能轨道机器人系统包括轨道、机器人装置、喷射装置,机器人装置具有火灾检测装置,机器人装置以能够沿着轨道运动的方式与轨道连接,喷射装置与机器人装置固定连接,轨道内具有水路结构,水路结构与外部水源连通,喷射装置以能够自动拆装的方式与水路结构连接;本发明简化了机器人装置的部件结构,机器人装置无需负载灭火剂,降低了轨道机器人的负荷,减小了其空间占用体积,还减轻了其自身负重,有利于轨道机器人进行更为机动灵活的移动;本申请中灭火用水由外部水源来源源不断地提供,能够充分满足灭火的需求,确保智能轨道机器人系统能够充分灭火,以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水冷壁管道爬壁机器人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8407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55521.9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冷壁管道爬壁机器人。机器人包括第一吸附装置、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第一吸附装置用于吸附于水冷壁的管壁。第一吸附装置设置于第一移动装置。第一移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第一方向垂直于水冷壁所在平面。第一移动装置设置于第二移动装置。第二移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水冷壁延伸的方向。第一移动装置还用于带动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机器人能够带动检测装置在水冷壁的表面移动,提高了水冷壁检测的便捷性,提升了在水冷壁管排间横向移动的稳定性。

    一种移动机器人用的防护装置及移动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20408742U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21887241.3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用的防护装置及移动机器人。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横向减震机构和至少两个纵向减震机构。防护板为“U”形板。横向减震机构安装在防护板的两侧板之间。纵向减震机构与横向减震机构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且纵向减震机构的一侧安装在移动机器人上,另一侧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防护板受到前方、侧向、侧前方的碰撞时,通过横向减震机构与纵向减震机构共同作用,形成对防护板的横向与纵向的缓冲和减震,进一步增加对移动机器人的防护范围,同时避免防护板与其他物体的刚性碰撞,延长防护板的使用寿命,提高对移动机器人防护的可靠性。

    机器人充电系统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012239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2260300.7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器人充电系统。机器人充电系统包括第一安装体、第一驱动装置、第一充电装置、第一发射装置、机器人本体、第二充电装置、第一接收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第一安装体具有第一平面。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一平面。第一充电装置设置于第一驱动装置,且与电源连接机器人本体具有第二平面。第二充电装置设置于第二平面。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机器人本体。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充电装置沿第一平面运动。控制装置还用于当第一接收装置接收到第一信号后,控制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机器人本体朝向第一平面垂直运动,直至第一充电装置与第二充电装置对接导通,以使电源为机器人本体中的储能装置自主充电。

    水冷壁管道爬壁机器人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622355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0669471.7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冷壁管道爬壁机器人。机器人包括第一吸附装置、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第一吸附装置用于吸附于水冷壁的管壁。第一吸附装置设置于第一移动装置。第一移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第一方向垂直于水冷壁所在平面。第一移动装置设置于第二移动装置。第二移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水冷壁延伸的方向。第一移动装置还用于带动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机器人能够带动检测装置在水冷壁的表面移动,提高了水冷壁检测的便捷性,提升了在水冷壁管排间横向移动的稳定性。

    一种巡检机器人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675396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1033685.0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巡检机器人,包括:载台、驱动机构以及检测机构。驱动机构安装在载台上并用于驱使载台沿一条巡检导轨线性移动。检测机构包括伸缩件、检测筒、气囊和气压传感器。伸缩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载台上,另一端为伸长端并与检测筒同轴固定连接,且伸缩方向与至少一个待检测管道的轴向相互平行。气囊设置有两个,每个气囊呈环形,且外圈可随充气沿径向膨胀,两个气囊的内圈分别固定套接在检测筒沿轴向的相对两端。检测筒内部设置有空腔,且检测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气压传感器的探头安装在检测筒上。通孔和探头均位于两个气囊之间。该巡检机器人可针对大型管道进行高效率的气密性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