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液化工艺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36197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1457583.5

    申请日:2018-11-30

    Inventor: 林科 郭立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利用、能源、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液化工艺。该液化工艺采用铁氧化合物、铁氧化合物的脱硫废剂或铁氧化合物的脱硫废剂的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催化剂,并采用含水浆液,同时控制反应体系中铁元素与硫元素的摩尔比,发现在CO存在下能有效地利用羰基化阻断生物质在裂解过程中的自由基缩聚,并实现CO和水的变换活性氢加氢,在该液化反应中,生物质无需脱水、可直接进行液化反应,在提高液化收率的同时,还能提高所制得油品的发热量,液化反应结束后,不会产生大量废水。

    一种煤与生物质的共同液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19265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1431460.X

    申请日:2017-12-26

    Inventor: 林科 李林 郭立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与生物质的共炼工艺。本发明提供的煤与生物质的共同液化工艺,通过先对煤与生物质原料进行“粉碎+压缩+再粉碎”处理,再配制浆液,成功得到了固含量高、且能够用泵平稳输送的生物质煤油浆,使得现有技术中不能作为煤与生物质液化溶剂的高黏废油也能够得到利用。通过向所述生物质煤油浆中通入氢气并控制反应压力为15~25MPa、反应温度为380~480℃,最终制得生物油;本发明的工艺使得煤与生物质在高压高温环境下液化,并进一步发生裂化、加氢反应,从而实现由煤与生物质向生物油的转化。在本发明所述的工艺中,煤与生物质转化率可达90~95%,生物油的收率可达40~75%,且残渣量不高于3%。

    一种煤与生物质的共同水解加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27703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1431442.1

    申请日:2017-12-26

    Inventor: 林科 李林 郭立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与生物质的共炼工艺。本发明提供的煤与生物质的共同水解加氢工艺,通过先对煤与生物质原料进行“粉碎+压缩+再粉碎”处理,再配制浆液,成功得到了固含量高、且能够用泵平稳输送的生物质水煤浆。通过向所述生物质水煤浆中通入氢气并控制反应压力为15~25MPa、反应温度为300~420℃,最终制得生物油;本发明的工艺在水的亚临界或超临界状态下使得煤与生物质发生高压高温水解,并进一步发生裂化、加氢反应,从而实现由煤与生物质向生物油的转化。在本发明所述的工艺中,煤与生物质转化率可达85~95%,生物油的收率可达60~80%,且残渣量不足5%。

    一种生物质的水解加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26491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1420301.X

    申请日:2017-12-25

    Inventor: 林科 李林 郭立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的水解加氢工艺,其浆液的配制步骤为,将秸秆依次进行干燥、初粉碎、压缩和二次粉碎,而后与催化剂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至油品中研磨制浆即得秸秆浓度为30~60wt%的浆液。本发明首创性的将秸秆进行了先压缩后二次粉碎的处理工艺,通过将生物质进行压缩处理,使松散的秸秆先后经历重新排位、机械变性和塑形流变等阶段,使得秸秆的体积大幅度降低,由此可减少秸秆的孔隙率,增大其密度和比重,使之有利于分散在油品中,并可提高其在油品中的含量,增加了反应物料的浓度,提高了泵在单位时间内对生物质的输送量,保证了泵的平稳运转和输送,同时提高了生物质的转化率。

    一种生物质的一锅法液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264916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1420263.8

    申请日:2017-12-25

    Inventor: 林科 李林 郭立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质的一锅法液化工艺,其浆液的配制步骤为,将植物油渣依次进行干燥、初粉碎、压缩和二次粉碎,而后与催化剂、硫化剂混合得到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加入至水中,得到植物油渣浓度为40‑50wt%的所述浆液。本发明首创性的将植物油渣进行了先压缩后二次粉碎的处理,通过将生物质进行压缩处理,使松散的植物油渣先后经历重新排位、机械变性等阶段,使得植物油渣的体积大幅度降低,由此可增大其密度和比重,使之有利于分散在水中,并可提高其在水中的含量,由此可提高泵在单位时间内对植物油渣的输送量,从而提高整个生物质液化工艺的效率、降低工业成本和能耗,同时也实现了泵的平稳运转与输送。

    一种利用生物质生产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315040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711420288.8

    申请日:2017-12-25

    Inventor: 林科 李林 郭立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物质生产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的工艺,其浆液的配制步骤为,将秸秆依次进行干燥、初粉碎、压缩和二次粉碎,而后与第一催化剂和硫化剂混合得到混合物,将上述混合物加入至油品中研磨制浆,制得秸秆浓度为30~60wt%的生物质浆液,本发明首创性的将秸秆进行了先压缩后二次粉碎的处理工艺,通过将生物质进行压缩处理,使松散的秸秆先后经历重新排位、机械变性和塑形流变等阶段,使得秸秆的密度和比重增大,使之有利于分散在油品中,并可提高其在油品中的含量,增加反应物料的浓度,提高了泵在单位时间内对生物质的输送量,保证了泵的平稳运转和输送,提高了生物质的转化率和油相收率。

    一种陶瓷膜及其改性方法、过滤器和过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6815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55323.0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膜过滤器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膜的改性方法和陶瓷膜及该陶瓷膜在过滤器、悬浮床加氢反应的氢回收的过滤系统中的应用。该方法包括将陶瓷膜浸渍于5-15wt%聚四氟乙烯溶液中,加热至350-37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0.5-3h后,制得改性陶瓷膜。该方法通过聚四氟乙烯对陶瓷膜孔进行改性,使陶瓷膜膜孔具有较高的疏水和疏油倒角,水和油不易粘附在陶瓷膜孔上,且催化剂等颗粒杂质很难在膜孔上聚集,不易通过陶瓷膜孔,避免发生堵塞膜孔的现象,使气体通量衰减变慢,提高膜的使用寿命;此外,该陶瓷膜通量大、性能优异,可净化含杂质的氢气,将其应用于过滤器等生产装置上可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利用二氧化碳分解酚钠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495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295806.2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分解酚钠盐的方法,包括,一次分解,酚钠盐水溶液与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进行逆流接触反应,然后分离得到一次粗酚与含有碳酸氢钠的一次水相;二次分解,将所述一次粗酚与水混合得到的混合液与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进行逆流接触反应,然后分离得到粗酚产品与含有碳酸氢钠的二次水相。上述的利用二氧化碳分解酚钠盐的方法可以通过生成含有碳酸氢钠的水相及控制水相PH值,并使一次粗酚与水混合进行二次分解,达到较高的酚钠分解率和粗酚含量。

    一种劣质油品多级转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35509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092023.4

    申请日:2018-09-19

    Inventor: 林科 郭立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利用、能源、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劣质油品多级转化工艺。该转化工艺采用铁氧化合物、铁氧化合物的脱硫废剂或铁氧化合物的脱硫废剂的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催化剂,并采用含水浆液,同时控制反应体系中铁元素与硫元素的摩尔比,发现在CO存在下能有效地利用羰基化阻断劣质油品在裂解过程中的自由基缩聚,并实现CO和水的变换活性氢加氢,在该转化反应中,劣质油品可直接进行转化反应,在提高液化收率的同时,转化反应结束后,不会产生大量废水。

    一种煤与生物质直接液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5041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1431567.4

    申请日:2017-12-26

    Inventor: 林科 李林 郭立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与生物质的共炼工艺。本发明通过先对煤与生物质原料进行“粉碎+压缩+再次粉碎”处理,成功得到了固含量高、且能够用泵平稳输送的生物质煤油浆。通过将生物质煤油浆依次进行第一液化反应和第二液化反应,保证生物质充分液化为液相,提高了液体收率;通过两次气液分离,使油品富集,同时也使油品中的残渣富集结块;通过第一蒸馏和第二蒸馏,进一步地提高了液体油的收率,还使液体油中的残渣进一步富集结块,从蒸馏装置底部外排至外界,避免残渣进入后续工序,降低了液体油中残渣固含量,经测试,液体油收率在98wt%以上,液体油中的残渣固含量低于0.5wt%。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