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电路、移相器及天线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80316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641960.8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相电路、移相器及天线,移相电路包括固定电路和移动电路,固定电路设有功分线路和移相线路,功分线路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移相线路与第二输出端对应,移相线路呈开路设置;移动电路能够相对固定电路移动,移动电路设有移动线路,移动电路相对固定电路移动时,移动线路能够与移相线路耦合并使移相线路由开路状态切换为连通状态。在移相模式下,移动线路与移相线路耦合,使移相线路由开路切换为连通;在宽波束模式下,移动线路不与移相线路之间产生耦合,移相线路处于开路状态,此时,信号从输入端输入后只能通过第一输出端输出,连接更少的天线单元,从而使天线的波束宽度较宽。

    天线装置及天线辐射单元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82222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092304.0

    申请日:2020-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天线辐射单元,天线辐射单元包括介质套体、介质顶板、介质底板、两个第一耦合馈电件、两个第一耦合接地件、两个第二耦合馈电件、两个第二耦合接地件、辐射金属件与接地金属件。两个第一耦合馈电件相对地设置于介质套体的外壁上,两个第一耦合接地件相对地设置于介质套体的内壁上。两个第二耦合馈电件相对地设置于介质套体的内壁上,两个第二耦合接地件相对地设置于介质套体的外壁上。辐射金属件设置于介质顶板的顶面上。相对于传统的天线辐射单元的结构,将两个第一耦合馈电件、两个第一耦合接地件、两个第二耦合馈电件与两个第二耦合接地件布设于介质套体上即可,结构更加简单,更易于生产制造,能大规模快速量化生产。

    天线及其天线反射板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9082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510956710.6

    申请日:2015-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线反射板,其包括底板和连接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其中,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并且与该底板正面形成夹角,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的上半部分连接并且向所述底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相异的两侧,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为所在天线的工作波长的0.25倍。本发明天线及其天线反射板具有高前后比,并且所述天线反射板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移相电路、移相器及天线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03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41960.8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相电路、移相器及天线,移相电路包括固定电路和移动电路,固定电路设有功分线路和移相线路,功分线路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移相线路与第二输出端对应,移相线路呈开路设置;移动电路能够相对固定电路移动,移动电路设有移动线路,移动电路相对固定电路移动时,移动线路能够与移相线路耦合并使移相线路由开路状态切换为连通状态。在移相模式下,移动线路与移相线路耦合,使移相线路由开路切换为连通;在宽波束模式下,移动线路不与移相线路之间产生耦合,移相线路处于开路状态,此时,信号从输入端输入后只能通过第一输出端输出,连接更少的天线单元,从而使天线的波束宽度较宽。

    天线及隔离条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880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89473.4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及隔离条,隔离条包括隔离本体,所述隔离本体的端部设有用于对应反射板设置的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反射板电性连接的接触部。将隔离本体垂直于功分网络板设置,并将隔离本体固设在功分网络板上,从而利用隔离本体对功分网络板上相邻两行的振子进行隔离,进而能够对隔离度进行调节。同时,使得设置在隔离本体的端部的翻边结构上的接触部与反射板接触而实现电性连接,进而使得隔离条实现稳定、可靠的接地,从而不会对隔离度造成影响。

    天线装置及天线辐射单元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8222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92304.0

    申请日:2020-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天线辐射单元,天线辐射单元包括介质套体、介质顶板、介质底板、两个第一耦合馈电件、两个第一耦合接地件、两个第二耦合馈电件、两个第二耦合接地件、辐射金属件与接地金属件。两个第一耦合馈电件相对地设置于介质套体的外壁上,两个第一耦合接地件相对地设置于介质套体的内壁上。两个第二耦合馈电件相对地设置于介质套体的内壁上,两个第二耦合接地件相对地设置于介质套体的外壁上。辐射金属件设置于介质顶板的顶面上。相对于传统的天线辐射单元的结构,将两个第一耦合馈电件、两个第一耦合接地件、两个第二耦合馈电件与两个第二耦合接地件布设于介质套体上即可,结构更加简单,更易于生产制造,能大规模快速量化生产。

    阵列天线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6399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417972.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天线,包括天线振子模块、屏蔽腔体及介质滤波器模块。馈电网络线路层可通过镀膜等方式形成于介质基材的表面。因此,相当于将传统天线中的馈电网络及辐射单元集成于介质基材上。组装时,无需再进行馈电网络焊接及螺接等操作,有利于简化结构。进一步的,屏蔽腔体对收容于内部的介质滤波器模块提供屏蔽作用,故多个介质滤波器模块与屏蔽腔体配合可在功能上相当于传统的多个介质滤波器。而且,每个屏蔽腔体内收容有至少两个介质滤波器模块,故屏蔽腔体的数量可远少于介质滤波器模块的数量。与传统的直接安装介质滤波器的方式相比,可省略较多的金属屏蔽腔体。因此,上述阵列天线能实现轻量化。

    多系统共体天线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4463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510701196.1

    申请日:2015-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系统共体天线,包括反射板、均设于反射板上并工作于不同系统的主天线阵列和次天线阵列,所述主天线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单元列,相邻两个第一单元列之间形成不小于自由空间中工作波长1/4的第一间距,每个第一单元列均包括多个第一辐射单元,且相邻两个第一辐射单元之间形成第二间距;所述次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一组第二辐射单元,并且所述第二辐射单元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单元列之间的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所形成的组合间隙中。由于次天线阵列的辐射单元被设置在主天线阵列的相邻两个第一单元列的间隙中,无需占用反射板上额外的安装空间,因而可以从长度和/或宽度上减小反射板的面积,有利于多系统共体天线的小型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