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9861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207799.6

    申请日:200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为硅酸铁镁,其化学结构式为MgxFeySiO4,其中1≤x≤1.2,0.8≤y≤1。以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硅源,采用熔盐法获得的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铁镁,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充放电行为,在0.25mol·L-1Mg(AlCl2BuEt)2/THF电解液中,0.2C放电速率下,放电平台达1.5V(vs.Mg/Mg2+),放电容量可达151.7mAhg-1。在0.4mol·L-1[Mg2Cl3]+[AlPh2Cl2]-/THF中,0.4C放电速率下,放电平台达1.2V(vs.Mg/Mg2+),放电容量可达148.5mAhg-1。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1559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610028893.6

    申请日:2006-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这种复合负极材料是由硅/铜/碳组成,其中的硅具有纳米多孔结构。通过高能球磨方法先后得到高度分散的纳米硅/氧化铝复合体、纳米硅/氧化铝/铜复合体、纳米硅/氧化铝/铜/碳复合体,然后加入盐酸,除去氧化铝以及过量的铝,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使用盐酸除去非活性的氧化铝以及略微过量的铝,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比容量,而盐酸的处理过程也使复合材料中的硅具有纳米多孔结构,能吸收硅在嵌脱锂过程中的部分体积变化,缓冲体积效应,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可逆容量可达580mAh·g-1,前35个循环中,平均每个循环的容量损失约0.1%。

    一种以磷酸铁制备碳包覆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89062C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610030897.8

    申请日:2006-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磷酸铁制备碳包覆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的方法,即在液相还原剂中,磷酸铁中的三价铁被还原成二价铁,同时与溶液中的铵离子反应形成磷酸亚铁铵,然后在高温和保护气氛的条件下磷酸亚铁铵与锂源反应,得到磷酸亚铁锂,经过包覆碳处理,得到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该方法以三价铁为原材料,原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低,制备工艺结合了固相法和液相法的优点,所制得的材料纯度高,电化学性能良好,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09266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028893.6

    申请日:2006-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这种复合负极材料是由硅/铜/碳组成,其中的硅具有纳米多孔结构。通过高能球磨方法先后得到高度分散的纳米硅/氧化铝复合体、纳米硅/氧化铝/铜复合体、纳米硅/氧化铝/铜/碳复合体,然后加入盐酸,除去氧化铝以及过量的铝,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使用盐酸除去非活性的氧化铝以及略微过量的铝,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比容量,而盐酸的处理过程也使复合材料中的硅具有纳米多孔结构,能吸收硅在嵌脱锂过程中的部分体积变化,缓冲体积效应,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可逆容量可达580mAh·g-1,前35个循环中,平均每个循环的容量损失约0.1%。

    锂离子电池用锂金属磷化物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85171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25039.5

    申请日:2004-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金属磷化物LixMPy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并使用一种高能球磨技术与热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制备金属磷化物和锂金属磷化物。其中M是周期表中VIII、IB族过渡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至少含有Co、Cu、Ni中的一种,0.1≤x≤2,1≤y<5,M的一部分可以为零价态。其特征在于在氩气氛下将金属与红磷粉末按MPy通式配比混合球磨,制得金属磷化物或多元磷化物,过剩的磷通过热处理除去。其首次嵌脱锂容量为600mAh·g-1以上,充放电效率为75%。将金属磷化物与Li3N粉末按LixMPy通式配比混合球磨,即可得到不同锂量的锂金属磷化物,通过控制锂含量,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可接近100%,有500mAh·g-1以上的循环容量和优异的充放电稳定性。

    一种可充镁空气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48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849491.1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空气电池、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可充镁空气电池以金属镁/镁合金或改性金属镁/镁合金作为负极,以双四(三氟乙氧基)硼酸镁的醚溶液作为电解液,采用便宜的商用催化剂作为空气正极催化剂,制得的可充镁空气电池可以可逆循环充放电,具有高放电平台,较现有研究报导的可充镁金属电池循环性能更佳,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水系镁离子电池电解液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995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31763.2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镁离子电池电解液,属于水系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电解液包括溶剂水、镁盐和添加剂;所述添加剂选择含有生物质基天然胶类多糖类化合物的物质;本发明的电解液以含有生物质基天然胶类多糖类化合物的物质为添加剂,天然胶类多糖类化合物中的链状结构可以与固定水分子,从而减少活性水含量,达到抑制析氢腐蚀发生和副产物形成的作用,从而降低镁负极溶出/沉积的过电位,因此,天然胶类多糖类化合物添加剂具备固定水分子,减少活性水含量,抑制界面副反应的作用,可以实现镁金属负极在水系电池中的应用,具有成本低廉,原材料来源广、安全性高的优点。

    硫正极用水性粘结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53196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0918286.0

    申请日:2016-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正极用水性粘结剂及其应用,该水性粘结剂为植物胶或复合胶,所述的植物胶为瓜尔豆胶、胡麻胶、香豆胶、石花胶、塔拉胶、桃胶、杜仲胶或卡那亚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复合胶为植物胶与羰基‑β‑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乙烯醇形成的复合胶;将所述的水性粘接剂、含硫材料及导电剂按质量比7~9:0.5~1.5:0.5~1.5均匀分散于水中,然后涂覆在集流体上,干燥后压片,制得二次锂硫电池正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水性粘接剂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正极制备过程简单,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充镁电池电解液和可充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968702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45102.8

    申请日:2019-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8 H01M10/054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电解液和一种可充镁电池,涉及电池领域,电解液为溶于有机醚的双(二异丙胺基)镁。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为硫,负极材料为金属镁或镁合金,电解液为溶于有机醚的双(二异丙胺基)镁。本发明提出的可充镁电池电解液在不锈钢上阳极氧化分解电位可以达到2.5V vs.Mg/Mg2+以上,稳定循环过程中镁沉积-溶出效率保持在98%以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可充镁电池的电解液具有制备简单、镁沉积-溶出过效率高、电位低、阳极氧化分解电位高的优点。本发明提出的可充镁电池具有放电容量高、循环稳定的优势,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充镁电池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3866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410784106.5

    申请日:2014-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其中正极材料为二氧化钛或元素掺杂的二氧化钛,负极材料为金属镁或镁合金,电解液为溶于有机醚的硼氢化镁;以及上述可充镁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可充镁电池具有放电容量高、循环稳定的优势,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