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56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0898.9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T17/0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选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适宜度引力场的铁路选线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将选线环境抽象为一系列三维体素,聚类得到适合与不适合线路通行的区域;将适宜线路通行的区域抽象为引力场,不适宜线路通行的区域抽象为斥力场;求取选线环境中各体素受到的引力和斥力的矢量和,整合所有体素的环境适宜度合力得到选线环境适宜度引力场;利用选线环境适宜度引力场修正三维随机树算法,使其能高效收敛并求得优化线路方案。本发明引入人工势场理论,通过铁路选线环境适宜度引力场建模,然后利用此环境适宜场引力场指导三维随机树算法的线路搜索过程,使得其能高效地收敛并产生优化线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96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035220.1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大临工程点‑线‑网布设方案的综合协调性评价方法,包括:建议问询表,通过德尔菲法收集专利意见并基于问询表的指标,得到六个相互排斥的评价指标;建立铁路大临工程交通网协调性的评价体系;对六个相互排斥的评价指标进行指标值的计算,再将计算得到的六个指标值进行汇总,形成指标矩阵;利用熵权法计算每个指标所占整体的权重;利用物元分析法构建起铁路大临工程交通网方案的分析物元;根据每个指标的计算情况确定推荐的经典域和节域,利用经典域和节域计算出每个评价指标关联度值;将每个指标的关联度值乘以步骤三中计算得到的权重,即得到方案的综合关联度值;结合综合关联度值判断方案整体的协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14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05295.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92 , G06Q10/0639 , G06Q50/40 , G06F111/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铁路线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模仿和强化学习的铁路选线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专家铁路线路数据以及实际交通设施信息,基于专家铁路线路数据获取专家铁路轨迹;利用线路生成模型在噪声范围内生成专家铁路轨迹对应的初始线路;按照初始线路被选择的概率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后初始线路获取奖励推断函数;将奖励推断函数作为PPO模型的评价网络并生成铁路线路;基于实际交通设施信息计算质量指标;根据质量指标获取线路质量;根据线路质量对线路生成模型和PPO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线路生成模型和最终PPO模型;利用最终线路生成模型和最终PPO模型生成最终铁路线路。本申请的方法能提高铁路线路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68240.X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长沙博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现实的大规模建筑场景模型加载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步骤1,在目标场景下的合适位置布置三台配置有测量机器人的全站仪,利用三球定位原理计算MR头显在现实世界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并以其坐标作为系统初始状态;步骤2,在用户使用MR头显过程中,使用卡尔曼滤波器实时将惯性传感器与全站仪所得位置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对MR头显进行重定位;步骤3,通过预设操作对待载入模型进行简化;步骤4,根据简化后的待载入模型和重定位后的MR头显坐标,渲染待载入模型对应的场景。通过本发明的方案,提高了模型加载的流畅性、精准度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17936.6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既有铁路纵断面线形重构方法,包括:基于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既有铁路纵断面线形重构优化模型;基于坡度变化率阈值法来完成测点几何归属的初始识别;基于直曲自适应方法重构一条初始纵断面线形;基于点线一致性对初始纵断面线形进行迭代优化,得到最终的重构纵断面线形。本发明方案考虑了测点几何归属识别、规范约束及禁区约束等问题,基于直曲自适应方法重构一条初始纵断面线形后再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重构纵断面线形,显著提高了复杂既有铁路纵断面线形重构设计的精度与准确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上述重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18659.0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18/25 , G06V10/20 , G06V10/40 , G06T7/187 , G06F30/13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N3/09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推荐方法,包括:采集铁路线路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信息和路网环境信息,并划分成单选区;采用串‑并混合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出单选区的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推荐值,作为选举结果;统计各主要技术标准的局部推荐频次作加权处理得到加权投票数,取加权投票数最高的一组所对应的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作为推荐结果。本发明平衡了铁路技术标准选择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确保了技术标准的制定既满足整体发展的需求,又兼顾了各地区的实际利益,精准度高且实用性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上述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推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35146.3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驼峰纵断面推送与溜放协同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基于驼峰纵断面线型构建优化设计模型;优化设计模型包括决策变量、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步骤二、基于约束条件确定驼峰纵断面的变坡点里程范围和驼峰纵断面的坡段坡度范围;采用两次离散生成驼峰纵断面的初始方案群;步骤三、使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所述初始方案群进行迭代,直至选出最优方案。本发明在进行驼峰纵断面设计时同时考虑推送与溜放部分并兼顾经济性,整体性能好;采用两次离散方案,避免了初始方案过于集中或分散并能丰富方案的多样性;采用模拟退火确定更新方案,避免粒子群算法早熟收敛,防止方案陷入局部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5220.1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大临工程点‑线‑网布设方案的综合协调性评价方法,包括:建议问询表,通过德尔菲法收集专利意见并基于问询表的指标,得到六个相互排斥的评价指标;建立铁路大临工程交通网协调性的评价体系;对六个相互排斥的评价指标进行指标值的计算,再将计算得到的六个指标值进行汇总,形成指标矩阵;利用熵权法计算每个指标所占整体的权重;利用物元分析法构建起铁路大临工程交通网方案的分析物元;根据每个指标的计算情况确定推荐的经典域和节域,利用经典域和节域计算出每个评价指标关联度值;将每个指标的关联度值乘以步骤三中计算得到的权重,即得到方案的综合关联度值;结合综合关联度值判断方案整体的协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9235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356114.4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线路网智能布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研究区域,采集工程信息;S2将步骤S1所述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并添加网格属性;S3基于步骤S1采集的信息,构建山区铁路施工便道线路网优化模型;S4求解施工干线,所述施工干线用于连接主要施工节点与既有道路网;S5基于步骤S4得到的施工干线路径,更新网格属性;S6基于步骤S5更新后的既有道路网,求解施工支线,所述施工支线用于连接次要施工节点与既有道路网;S7基于步骤S4得到的施工干线以及步骤S6得到的施工支线,最终得到最优施工通道线路网。本发明提高了设计效率及准确性,并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209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306362.8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沿线场坪三维智能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以铁路沿线场坪的长、宽、中心点坐标、标高、旋转角度为设计变量,以土石方工程量为目标函数,并考虑多种复杂耦合的三维空间约束,建立了场坪三维智能设计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中桩边桩组合式”平纵横自动设计方法,用于计算上述模型的目标函数;最后,为求解上述模型,提出了基于“中桩边桩组合式”平纵横自动设计的窗口移动法,即在研究区域寻找铁路沿线场坪的最优选址方案,提高了场坪选址设计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工程实践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