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77513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575186.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D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涌水溃砂扰动深厚松散地层地面注浆成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地层划分为三段,三段地层分别为常规段、地层交替段、涌水溃砂段;步骤S2,对钻塔进行水平度校正及浇注水泥台,安装钻机并校准钻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步骤S3,对钻具进行改进,采用多级套管组成的宝塔式钻具进行组合钻孔,并采用套管环套+多级缩孔的方式进行钻孔和护孔;步骤S4,对步骤S1中的三段地层逐层进行钻进,形成钻孔;步骤S5,检测步骤S4中形成的钻孔的裂隙情况和胶结特性,并对钻孔进行清孔。本发明确保了煤矿立井井筒治理修复的正常进行,提高施工作业效率,降低了施工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74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76084.4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地热抽采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热源装置、高温控制装置、低温控制装置、声发射采集装置和水平埋管模拟装置;由热源装置提供水暖热源,经过加热水箱将水加热后接入到位于水平埋管模拟装置中的测试套管中,水平埋管模拟装置还设有高温控制装置和低温控制装置用于模式外部温度环境对于地面及其回填材料的影响,在水循环的管道上还依附设置声发射接收器用于采集管道内流体流动的声音,并且设有若干组温湿度传感器,根据采集测试的需要进行多维数据的采集,本发明所述系统还设有控制终端,所述的控制终端获取设置各个待测点的温度传感器及流体流动的声音数据进行试验分析,对于地暖测试的数据更加的全面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14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30355.7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E21B49/0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钻井井壁竖向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S1、构建钻井井壁竖向力学模型,基于所述力学模型获取钻井井壁变形挠度曲线;S2、基于所述钻井井壁竖向力学模型、所述钻井井壁变形挠度曲线,构建等断面钻井井壁的总势能函数;S3、基于所述等断面钻井井壁的总势能函数,构建等断面钻井井壁的失稳突变模型;S4、基于等断面钻井井壁的失稳突变模型,通过尖点突变理论获取钻井井壁的临界深度值;所述钻井井壁的临界深度值包括满水状态下钻井井壁的临界深度值、非满水状态下钻井井壁的临界深度值。本发明适用于不同水位状态下的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可靠性高,为钻井井壁竖向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121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69219.X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F24D15/02 , F25B41/04 , F25B41/00 , F26B3/02 , F16L55/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修复液态取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输入循环装置、能量循环装置及输出循环装置。其施工时将导热管铺设在坑洞内并与循环水泵和蒸发室相连通,并将蒸发机与压缩机相连,压缩机与冷凝室相连,冷凝式与循环泵相连,循环泵再与蒸发机相连,将将冷凝室与注水管和出水管相连,向注水管注入冷水,并将出水管的出水端与热能转换装置相连接。该自修复液态取暖装置能够将地热中的能量转移,并辅助电热,使得能量更安全和高效;同时通过修复液对导热管进行自修复,能够大大提高取暖装置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37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50563.7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废弃矿井的间接取暖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取暖的方法,包括由回流用隔热内管及导热外管构成的取暖管道,该取暖管道尾端的导热外管为球形状,并与回流用隔热内管相连通,该取暖管道的顶端与热交换器相连接;回流用隔热内管的外壁上及导热外管的内壁上均设有扰流板,导热外管的外壁设置成凸槽或凹槽状,并同时沿轴向设有导热板;取暖时将铺设完成的取暖管道的连接端与热交换器相连,并在连接处安装循环水泵,将调配好的循环导热液注入取暖管道中并促进循环导热液的流动。该间接取暖装置不仅有效提高了热能采集的效率,且将废弃矿井再利用,对地下环境的影响较小,地下热能的储量相对平衡;同时,模块化施工,具有较快的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75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286490.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厚表土薄基岩钻井井筒突水溃砂的防治方法,所述防治方法包括:“抛”,首先向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内抛袋装石块或砖块,待水位上涨减慢或者稳定时,向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内抛粒径为20~40mm的石碴;“注”,在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的周围设置多个探注孔进行注浆并形成注浆帷幕;“冻”,在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的周围设置若干冻结孔对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周围的所述厚表土薄基岩实施冻结并形成冻结壁;“修”:对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进行排水和清淤并对被破坏的所述井壁进行修复;“防”:在突水溃砂的所述井筒内套设所述内套井壁。该防治方法以修复、预防并重为原则,实现了破坏钻井井筒“长治久安”的目标,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097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0300645.X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IPC: E21D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注浆加固深厚冲积层的偏斜立井井筒治理方法,本治理方法包括偏斜立井井筒、泄压孔与注浆孔的布置方式,以及注浆顺序。冲积层具体注浆时注浆孔与泄压孔的布置方式可选择为直线型、错位型和插花型布置方式的一种。在注浆时采用“反转跳跃式”的注浆顺序,首先从井筒偏斜方向的一侧开始注浆,逐级减缓井筒的偏斜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纠偏的作用,同时采取沿偏斜方向跳跃对称注浆顺序,可有效提高地层注浆过程中偏斜立井井筒的安全性。本发明能够达到煤矿不停产安全地面注浆加固偏斜立井井筒的目的,并推广应用于类似条件偏斜立井井筒,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97309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00645.X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IPC: E21D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注浆加固深厚冲积层的偏斜立井井筒治理方法,本治理方法包括偏斜立井井筒、泄压孔与注浆孔的布置方式,以及注浆顺序。冲积层具体注浆时注浆孔与泄压孔的布置方式可选择为直线型、错位型和插花型布置方式的一种。在注浆时采用“反转跳跃式”的注浆顺序,首先从井筒偏斜方向的一侧开始注浆,逐级减缓井筒的偏斜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纠偏的作用,同时采取沿偏斜方向跳跃对称注浆顺序,可有效提高地层注浆过程中偏斜立井井筒的安全性。本发明能够达到煤矿不停产安全地面注浆加固偏斜立井井筒的目的,并推广应用于类似条件偏斜立井井筒,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829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79195.6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孔隙型含水基岩段煤矿立井单层井壁外荷载设计取值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假定井壁为贴壁式状态,分析井壁的外荷载,计算出井壁外荷载 的表达式;S2根据步骤S1计算出的的表达式来判别井壁的状态;S3根据步骤S2中所判别出的状态分别进行相应的荷载解析,并得出井壁为贴壁式衬砌时的井壁外荷载解析为 井壁为离壁衬砌时的井壁外荷载解析为Pb;S4根据步骤S3所得到的结果带入已知的地层参数和立井井壁初步设计的尺寸参数,得到井壁外载荷的取值区间,再根据所设计的地层参数在取值区间内选取井壁的外荷载值。本发明所得到的井壁外荷载更符合实际工况,更有利于针对具体的地质条件下的立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488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68212.2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在破损井筒修复过程中的冻结器布置方式,包括:控制冻结系统,所述控制冻结系统位于井筒外围,沿井筒周向分布,用于控制不同深度地层的区别冻结,为井筒修复施工过程中提供稳定的施工环境;泄压系统,所述泄压系统位于所述井筒与所述控制冻结系统之间,所述泄压系统沿所述井筒周向分布,用于释放冻结时产生的早期冻胀力,以减小所述井筒的井壁受冻胀影响;测温系统,所述测温系统位于所述井筒与所述控制冻结系统之间以及所述控制冻结系统内部,用于对地层的冻结温度场进行监控。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不同层位深度地层的控制冻结,既能够达到较好的封水效果又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完好的井壁产生较大的冻胀压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