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67262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48866.6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及管理方法,所述反应堆的堆芯外围布置低温强慢化组件、次外围布置高温强慢化组件,堆芯内部区域交叉布置高功率控制棒组件和高功率强慢化组件。本发明根据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的固有中子学特性、功率及燃耗分布特点,构建了不同功能及用途的组件:用于堆芯最外围减少中子泄漏的低功率燃料组件、用于堆芯内部的高功率燃料组件及控制棒组件,形成了独特的液态金属冷却快堆堆芯装载方案,显著提高了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的平均卸料燃耗、核燃料转换比,增强了液态金属冷却快堆闭式铀-钚燃料循环体系的工程可实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67261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48879.3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类型芯块混合装载金属冷却反应堆及管理方法,所述反应堆的堆芯外围布置慢化型组件、次外围布置增殖型燃料组件,堆芯内部区域布置功率型燃料组件,所述慢化型组件由若干慢化型元件构成,所述慢化型元件包括包壳,包壳内设置氢化锆金属块;所述增殖型燃料组件由若干增殖型燃料元件构成,所述增殖型燃料元件包括包壳,包壳内两端布置氧化铍陶瓷芯块,中间布置天然二氧化铀燃料芯块;所述功率型燃料组件由若干功率型燃料元件构成,所述功率型燃料元件包括包壳,包壳内两端布置氧化铍陶瓷芯块,中间布置钚铀混合氧化物燃料芯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金属冷却反应堆燃料装载量大、利用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5377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48880.6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类型燃料组件混合装载金属冷却反应堆及管理方法,所述反应堆的堆芯结构为整体式蜂窝状正六边形组件通道,所述通道包括内部燃料组件通道、外部燃料组件通道、控制棒组件通道,所述内部燃料组件通道、外部燃料组件通道、控制棒组件通道在轴向上设置有多盒燃料组件,所述外部燃料组件通道设置在内部燃料组件通道外围,所述控制棒组件通道与内部燃料组件通道交叉布置,所述内部燃料组件通道的上端和下端布置低成本天然铀燃料组件、中间布置富集铀燃料组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金属冷却反应堆堆芯燃料装载量大、富集度高、利用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837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23681.7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壳式铅基合金冷却反应堆,包括有反应堆容器、堆芯、燃料通道和压力管,由核燃料组件和铅基合金冷却剂置于压力管形成的燃料通道,将数根燃料通道放入反应堆容器水池中组成堆芯。应用于大型铅基合金冷却反应堆设计需求背景,使反应堆系统具备大功率特点和仅靠材料特性实现的高固有安全性,从设计上消除堆芯熔化概率和从事实上消除大规模放射性释放概率,取消厂外应急;核燃料组件和铅铋冷却剂置于压力管形成的燃料通道内,每根压力管内的冷却剂流量可以按照它的单管功率设计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394315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07363.2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燃料元件,包括上端塞、芯块、包壳和下端塞,芯块设置于包壳中,上端塞和下端塞分别设置于包壳两端,还包括排气管和上端开放的缓冲杯,缓冲杯设置于包壳内且位于上端塞和芯块之间,缓冲杯与包壳之间存在间隙,缓冲杯与上端塞的底部不接触,排气管贯穿上端塞,排气管的下端位于缓冲杯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克服现有燃料元件由大量裂变气体导致的内压增大的问题,并可防止冷却剂回流。
-
公开(公告)号:CN11367487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110816032.9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固体慢化剂金属冷却反应堆的堆芯布置及组件布置,包括:六边形结构的堆芯活性区、设置在堆芯活性区外层的围板、设置在围板内层和堆芯活性区外层之间的冷却剂、堆芯活性区内部设置的若干个燃料棒和毒物材料;所述毒物材料在0.1ev~1ev区间具有热中子吸收峰。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含固体慢化剂金属冷却反应堆的堆芯布置及燃料组件布置,可增强含固体慢化剂金属冷却反应堆的堆芯温度负反馈,保证金属冷却反应堆堆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6086.0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环境下材料腐蚀试验方法,属于核反应堆结构材料腐蚀试验技术领域。其包括:将试验样品的表面进行局部标记,并形成标记层,将标记后的试验样品进行腐蚀试验,获得试验周期内的氧化膜厚度和金属减薄厚度;重复进行局部标记、腐蚀,获得对应每一试验周期内的氧化膜厚度减薄量、氧化膜厚度增加量、最终氧化膜厚度和金属壁厚减薄量。本发明提供的液态金属环境下材料腐蚀试验方法,对各试验阶段对样品部分表面的进行局部标记引入标记层,可测得某一试验周期内氧化膜减薄量、氧化膜增厚量、最终的氧化膜厚度、金属壁厚减薄量,可为氧化膜生长动力学的建立提供有效试验数据,为金属壁厚减薄量预测模型提供准确的验证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68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580828.X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09D175/04 , C09D7/61 , C09D163/00 , C09D163/02 , C09D5/00 , E04F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核设施内地面去除Po‑210污染的双层特种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双层特种涂层材料包括封闭底漆和弹性面漆;所述封闭底漆为水性双组份环氧树脂,所述弹性面漆包括水性聚氨酯树脂、纳米硅溶胶、氧化石墨烯以及纳米银粉。封闭底漆具有良好的密封屏蔽性能、粘附性能和柔韧性,避免Po‑210渗透进入基材;弹性面漆对Po‑210具有良好的吸附功能实现Po‑210固定,且还具有良好粘接性能、使用寿命(2年~3年)和施工性能,有利于将整个双层涂层剥离实现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4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800957.4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堆芯测量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铅铋堆气泡堆芯分布实验的空泡份额测量方法及装置。搭接测量装置,包括截面为套筒、固定于套筒内的电加热棒,以及通气管,电加热棒外壁上设有热电偶,套管内填充不透明流体;利用热电偶4测量对应位置的温度,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等到热电偶测量温度稳定后,从套管下部间隔的向气体通道内通入气泡,采用过程中热电偶测得温度,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在相邻的轴向高度分别获得壁面平均温度,取差值得到对应的空泡份额。能够准确得到冷却剂通道不同位置的空泡份额,进而得到气泡进入堆芯的分布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588133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80188.2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态金属的捕集试验系统,包括依次管连接的载气提供装置、吸附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以及抽真空装置;其中,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加热机构和依次连通的气体发生机构、静态吸附机构以及动态吸附机构,加热机构为气体发生机构、静态吸附机构和动态吸附机构进行加热使其达到目标温度;通过优化捕集试验系统,特别是设置动态吸附机构,能够实现捕集材料对气态金属的动态捕集,为实际动态捕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和提供了捕集试验系统的通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