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47451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29273.8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粘附壳聚糖材料的应用。在双功能(N-羟基琥珀酰亚胺/叠氮化物)光敏性交联剂的作用下,通过UV光化学激活的接枝反应,将细胞粘附性肽接枝到壳聚糖上,得到的安全(无毒、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有生物学功能、在弱酸性条件下溶解性明显增强的靶向粘附壳聚糖材料,通过自组装方式可形成稳定、粒径100-500nm、表面荷正电10-30mV的纳米颗粒,可作为DNA(20bp-10kb)或RNA[dsRNA(500-700bp)、小RNA(siRNA、microRNA或shRNA)]等核酸药物的载体,在保护所载DNA或RNA免受相应酶降解的同时,可靶向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的整合素受体,利于转染细胞并在胞内释放以治疗肿瘤。
-
公开(公告)号:CN101712013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810013524.9
申请日:2008-10-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3B5/6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海藻酸钙胶珠分级的方法,将待分级的胶珠置于流化床内,胶珠作为固定相,氯化钙溶液作为流动相,氯化钙溶液通过蠕动泵从流化床的下部流体入口流入,经过流化床内部,最后从上部流体出口处流出,根据不同粒径的胶珠在流体中沉降速度的不同,通过改变上升流体的流速使胶珠得到分级;其按照粒径大小对海藻酸钙胶珠进行分级,所用设备简单,容易放大,能将平均粒径相差200微米的胶珠分离开来,分级范围在100-1000微米。
-
公开(公告)号:CN101665995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810013113.X
申请日:2008-09-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纺丝和生物医学组织工程丝状支架的新型制备方法。针对目前各种工业纺丝和生物医学组织工程丝状支架材料的制作要求,以可以发生聚电解质反应的海藻酸钠溶液和壳聚糖溶液为原料,通过调节两种溶液的浓度和相对运动速度,使得壳聚糖溶液被海藻酸钠溶液拉伸成丝带状液流,同时与相遇的海藻酸钠溶液发生聚电解质反应而固化成型,产生不同直径的丝带状支架。与传统纺丝方法相比,该方法设备简单易行,并可克服传统湿纺法过程中断丝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616657A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200310118156.1
申请日:2003-1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壳聚糖微胶囊制备方法,在原有海藻酸盐固定化细胞的基础上,通过大功率微胶囊制备仪,使均匀混合有酵母细胞的海藻酸钠溶液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形成粒径在100-500μm可控,分布均匀的液滴,与钙溶液固化形成微胶珠。并在微胶珠表面通过离子络合反应瞬间形成一层聚赖氨酸/壳聚糖微胶囊膜。再用柠檬酸钠溶液置换出海藻酸钙凝胶中的钙,使微胶囊内液化成液体环境。本发明是在全生理条件下制备,其制备过程条件温和:pH5.0-7.4;4-30℃;无剪切及振荡。制备过程中酵母细胞活性100%保持。在培养过程中细胞的泄漏率低于10%。
-
公开(公告)号:CN106467613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510513817.3
申请日:2015-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愈合聚阴离子‑壳聚糖季铵盐水凝胶及其在医药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所述水凝胶的制备过程包括:分别配制聚阴离子溶液和壳聚糖季铵盐溶液,将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两者在静电相互作用下自发聚集,发生凝胶化反应,收集固体沉淀物即获得聚阴离子‑壳聚糖季铵盐水凝胶。制备所述水凝胶的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该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好,具有自愈合性能,形成过程中避免了有机溶剂,酸碱环境等因素,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可用于药物和蛋白定位传递,具有可注射,高粘附性的优点。应用于组织再生支架时,具有制备条件温和,形状可控,含水量高的优点,是一种良好的细胞外基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86042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0872.4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5036 , A61K45/00 , A61K47/18 , C08B37/0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物活性物质包埋的海藻酸盐-聚阳离子微胶囊产品,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巴胺接枝改性的海藻酸盐-聚阳离子微胶囊。本发明中,多巴胺分子共价键合在海藻酸钠分子上并用于制备水凝胶微球载体,该包埋型水凝胶微球载体进一步与聚阳离子发生成膜反应,制备出多巴胺基海藻酸盐/聚阳离子微胶囊,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体液环境中不膨胀不破碎。产品主要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埋,在保证微胶囊膜在具有良好的膜强度的同时兼顾了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保证了作为组织细胞移植载体、体外生物人工肝系统的细胞载体、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载体等,在应用过程中微胶囊膜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01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447657.7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内部含有半乳糖基壳聚糖分子的海藻酸盐包埋型水凝胶微球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半乳糖基团通过酰胺化反应接枝到壳聚糖分子上,在壳聚糖与海藻酸共同形成的微胶囊内培养肝细胞。经实验证实,半乳糖基接枝的壳聚糖与海藻酸共同制备的微胶囊用来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很好的维持了肝细胞的活性及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367467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442762.1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植用水凝胶微球的体外筛选方法。将待筛选水凝胶微球置于经过琼脂糖溶液处理后的孔板中,于孔板的小孔中接种炎症细胞后,将孔板置于二维摇床上,振动培养后再静置培养,通过显微镜观察根据评分法则对微囊表面细胞粘附评分(0‐10分),认为评分越大越不适于细胞移植。0‐3.3分适用于细胞移植。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792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210259932.9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体外扩增肿瘤干细胞的方法,即利用海藻酸盐凝胶支架对肿瘤细胞进行体外三维培养,通过改变海藻酸钠的分子量、古罗糖醛酸含量与甘露糖醛酸含量(GM)比、钙离子浓度、钙化时间等支架制备参数调控凝胶支架的刚度,用于模拟不同肿瘤组织微环境中细胞外基质的软硬程度,以实现不同组织来源肿瘤干细胞的体外扩增。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性能可控,易于规模放大,是一种很好的将不同来源的肿瘤干细胞进行体外扩增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677866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114083.7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测定阳离子聚合物载siRNA体系中siRNA释放曲线的方法。该监测siRNA释放方法需要分别对阳离子聚合物载体及所装载siRNA进行荧光标记,且标记使用的两种荧光物质构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荧光供体/受体对。FRET效率变化反映壳聚糖与siRNA复合状况的变化,即FRET效率降低曲线即为siRNA释放曲线。本发明优势在于只需对常规体系进行荧光标记,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且可实现siRNA释放的原位、实时检测,即可用于细胞外环境模拟也可用于细胞、动物水平的实验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