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8404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236513.2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9/00
Abstract: 一种煤层底板为中奥陶统灰岩古风化壳隔水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刻画隔水性能指标;(2)建立各隔水性能指标专题图;(3)确定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各指标权重系数;(4)叠加各隔水性能指标专题图;(5)建立隔水性能预测模型;(6)隔水性能预测。将矿区划分5个子区:隔水性弱区、隔水性较弱区、隔水性过渡区、隔水性较强区、隔水性强区。首次就中奥陶统灰岩古风化壳提供了隔水性能预测方法,克服了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中许多远大于临界值的突水点却在开采实践中从未发生突水的预测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4090087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345227.X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陷落柱突水地质力学流固耦合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架和陷落柱模拟装置,试验台架为上部开口的箱型结构,其内部铺设若干层相似材料,相似材料中能开挖巷道或开采面;陷落柱模拟装置包括上部和下部均开口的有机玻璃桶,有机玻璃桶的上口部位设有有机玻璃提升装置和硬塑料挡板,有机玻璃提升装置设有提升杆,提升杆连接有提升绳。可用于模拟巷道开挖或者煤层开采等条件下的施工过程,采集突水先兆信息,研究施工过程中围岩力学、变形和陷落柱渗流规律,有利于实际工程的安全施工和灾害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3761448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055096.1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7/10 , G01V99/005 , G01V2210/66
Abstract: 煤层底板突水变权脆弱性评价法中调权参数的确定方法,在确定矿区各主控因素及常权权重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步骤:1.状态变权向量公式的构建;2.选取或给定符合约束条件的一个评价单元;3.确定选定评价单元的理想变权权重值;4.根据求参数模型求解调权参数值。首次提出了在应用变权模型进行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预测中调权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先设定选取的评价单元的理想变权权重值,然后采用构建的求参数模型对调权参数进行求解。经实际应用检验,该方法确定的调权参数可以有效的反应多种主控因素指标数值在不同组合状态水平下对底板突水的控制作用,符合决策者的评价偏好,可有效的提高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9594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119817.6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nventor: 武强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1/00
Abstract: 改进的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在确定后的各主控因素“常权权重”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各主控因素的“变权权重”;2.建立基于分区变权原理的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模型;3.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的评价预测分区。首次应用分区变权原理和模型解决了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预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分区变权模型既注重各主控因素对煤层底板突水的控制作用,也注重各主控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关系对煤层底板突水的控制作用,因而其评价思想更加合理,评价方法更加先进,评价结果更符合生产实际。使用该方法可以克服评价预测过程中每个主控因素在整个研究区只有一个常权的缺陷,可大大提高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98404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36513.2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9/00
Abstract: 一种煤层底板为中奥陶统灰岩古风化壳隔水性指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刻画隔水性能指标;(2)建立各隔水性能指标专题图;(3)确定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各指标权重系数;(4)叠加各隔水性能指标专题图;(5)建立隔水性评价模型;(6)隔水性能区划与评价。将矿区划分5个子区:隔水性弱区、隔水性较弱区、隔水性过渡区、隔水性较强区、隔水性强区。首次就中奥陶统灰岩古风化壳提供了隔水性指数评价方法,克服了煤层底板突水评价中许多远大于临界值的突水点却在开采实践中从未发生突水的评价和预测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283044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74967.X
申请日:2012-08-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9/00
Abstract: 一种预测预报煤层气产能的潜力系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煤层气井产气机理分析基础上确定主控因素;应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建立各主控因素的子专题图;应用ANN确定各主控因素对产能的权重贡献;建立基于ANN与GIS耦合的煤层气产能潜力系数评价模型,进行煤层气产能潜力系数分区及评价。根据ANN与GIS相耦合的煤层气产能潜力预测评价成果,提出的煤层气产能潜力评价分区方案,评价分区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评价结果与产气地质条件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评价效果理想,为区块排采方案合理设计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弥补了实际与理论相互补充研究不够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2799955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82108.5
申请日:2012-08-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突水系数小于0.06MPa/m区底板突水评价三图法,包括以下步骤:1.主采煤层开采的带压区范围的圈定;2.确定导水通道立体空间位置,建立其空间位置分布图;3.基于不同勘探信息源资料,研发煤层底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4.基于GIS复合功能,叠加分析影响主采煤层安全开采的底板突水的诸因素,建立主采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分区图,对主采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突水危险状况做出预测评价。突破了《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突水系数值小于0.06MPa/m的煤层底板带压区开采是安全的传统观念,对我国的煤炭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60998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67484.2
申请日:2012-03-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矿山中矿体建模系统及其建模和检测的方法,包括多源数据耦合模块、多种构模方法集成模块、多分辨率可视化及检测模块、多维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模块。首先获取多源矿体数据,并对获取的多源矿体数据进行耦合处理;然后根据经过耦合处理的多源矿体数据建立适用于矿山规划和建设的多种矿体模型;同时对多源矿体数据的耦合处理结果及多种矿体模型的建立过程和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和检测;之后根据所建立的多种矿体模型实现多维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可以建立适用于矿山规划和建设的矿体模型,实现多维空间数据分析与应用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1853522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165597.7
申请日:2010-04-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空间信息质量检测与分析模型及其建模方法,通过多源数据分析模块、误差检测模块、误差分析与校正模块、质量评估模块、质量标准模块等模块在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进行逻辑不一致性分析、数据不完整性分析、数据不确定性分析、误差检测、误差分析与误差校正等处理,并通过质量评估模块评价所建三维地质模型的精度、可靠度是否符合实际及应用需求,并在上述处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模块。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能够提高了三维地质建模的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60427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10014897.2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nventor: 武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田煤炭工业煤层顶板涌(突)水条件的定量评价方法。在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系统综合分析基础上,找出与煤层顶板突水关系密切的直接和间接充水含水层,绘制富水性分区图和冒落安全性分区图,复合叠加上述两个分区所有地学信息,绘制涌(突)水条件综合分区图;运用Visual Modflow专业软件对将回采的工作面的工程涌水量和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的采前预疏放方案进行动态预测。“三图-双预测法”从涌(突)水条件的定性综合分析,到涌(突)水量和采前预疏放量的定量模拟预测,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预测精度要求较高的回采工作面的整体和分段工程涌水量的动态预测具有一定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