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3488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036563.9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稠油开采方法。稠油开采方法适用于反九点井网,反九点井网包括至少一个布井单元,各布井单元包括第一直井、第二直井及第三直井,第一直井与供气装置连通,第二直井和第三直井与采油装置连接,稠油开采方法包括:步骤S1:将第一直井与供气装置断开连通,以将第一直井与采油装置连接;步骤S2:将第二直井与采油装置断开连接,沿油层的油顶至油底的方向,对预设长度h的第二直井的射孔进行封堵;步骤S3:将供气装置与第二直井连通,供气装置向第二直井内注入蒸汽,蒸汽从第二直井的射孔排入至油层内以驱动油层中的原油进入第一直井和/或第三直井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九点井网的采收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989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610950766.5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干气吞吐效果的预测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干气吞吐的采收率影响因素,确定所述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所述影响因素包括地质参数和注采参数;根据所述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干气吞吐的采收率影响因素及其取值范围,利用响应曲面法建立多影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干气吞吐的采收率增量预测模型;根据所述采收率增量预测模型和待采气藏的地质参数,得到在所述注采参数取值范围内的采收率增量极值、最佳注入体积和最佳注气时机,为高含水致密凝析气藏干气吞吐效果提供了一种预测的方法,精确定量优化注采参数,使得注入的干气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000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493676.9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Inventor: 赵周红 , 蒋伟 , 阳梓杰 , 王俊超 , 张贻虎 , 刘辉 , 余慧 , 王川洪 , 杨凯 , 王春禄 , 冯丞科 , 徐杨 , 甘德顺 , 谢利平 , 宋卓林 , 佟国君 , 宋冰倩 , 刘萍 , 冷聪 , 赵钦 , 李双 , 杨柳 , 何春燕 , 张海涛 , 莫兰 , 郑云勇 , 易美顺 , 王洪贵 , 郭强文 , 张建聪 , 蒋祺跃 , 何鹏 , 冯毅 , 何清安 , 张智杰 , 饶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管道清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挡板,设有若干围绕第一挡板轴线圆周整列的第一穿孔;外套部,同轴的固接在第一挡板的第一侧面上;若干刮离板和若干隔离板,外套在外套部上;所述隔离板和刮离板上均设有与第一穿孔匹配的第二穿孔,所述隔离板的直径小于刮离板的直径;第二挡板,外套在外套部上;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与第二穿孔对应的第三穿孔;所述刮离板和隔离板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若干螺栓,依次穿过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将第一挡板、若干刮离板和若干隔离板和第二挡板固接在一起。本发明一次通过管道可以对管道内壁多次刮离,清洁效率高,还可以对堵塞的管道解堵解卡,避免切割管道解堵。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1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28252.0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井的最高产量出现时间的确定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确定方法包括:定期地获取页岩气井的返排液,并测量所述返排液的矿化度;以获取所述返排液的时间为横坐标,所述矿化度为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描点;分阶段地对所述描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对应每个阶段的若干趋势线;根据所述若干趋势线的斜率的变化,确定所述页岩气井的最高产量出现时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方法,通过定期测量页岩气井的返排液的矿化度,根据矿化度的变化来确定气井最高产量出现时间。该确定方法在生产的前期即可快速地确定气井的最高产量出现时间,从而能够及时地评估气井的产能和压裂效果,优化生产制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76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0836066.2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网及稠油的开采方法,井网用于油层,油层包括隔夹层、位于隔夹层上方的上层和位于隔夹层下方的下层,上层和下层均含有稠油,井网包括:水平井,水平井具有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第一分支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一水平段位于上层,第二分支包括第二水平段,第二水平段位于下层;注汽直井,穿设通过上层、隔夹层和下层,注汽直井包括第一射孔井段和第二射孔井段,第一射孔井段位于上层,第二射孔井段位于下层,第一射孔井段和第二射孔井段均具有注汽射孔。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稠油的油层利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0796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399881.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2 , C08F4/642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是以球形氧化石墨烯直接负载的含钛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主组分,用于聚合反应可以解决连续聚合时的黏釜问题,且聚合物颗粒形态好、细粉少,特别适用于淤浆聚合工艺制备抗静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述的球形氧化石墨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配制氧化石墨烯水相浆液,氧化石墨烯浓度为8-15mg/mL;2)浆液经超声波处理30-60分钟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在3000-5000转/分钟下搅拌10-40分钟;3)加入式(I)胺类化合物在80-120℃下反应1-3小时得到球形氧化石墨烯。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超高分子量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732966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410771121.6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包含抗静电抗氧化双官能团的高分子型化合物,它是由受阻酚单元、聚乙二醇异钛酸酯单元和直链链段单元共同构成。通过控制直链链段单元的长度调整化合物单位质量里有效的官能团的含量及化合物与树脂的相容性。通过聚乙二醇异钛酸酯单元的迁移作用可将受阻酚结构单元迁移至树脂表层,更有效的消除空气中的氧化作用的发生;而受阻酚单元由于空间结构较大可有效的防治聚乙二醇异钛酸酯单元从树脂表面脱落,增加化合物的抗静电时间。本发明化合物可作为聚丙烯或聚乙烯的抗静电抗氧化剂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01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15507.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溶液粘弹性的定量化评价的方法。主要解决了对现有聚合物溶液粘弹性测定结果仅能定性分析无法实现粘弹性检测结果定量分析的问题。该方法包括:S1、找出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呈规律变化时的振动频率范围;S2、取其中一个样品的储能模量、耗能模量,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S3、取对数,得到储能模量对数值数组、耗能模量的对数值数组;S4、求平均,得到储能模量对数值数组的平均数、耗能模量的对数值数组的平均数;S5、求反对数,得到对数平均储能模量、对数平均耗能模量;绘图对比分析。该方法能够将定性化分析简化成直观、便捷的定量化分析,从而得到不同因素对聚合物溶液粘弹性的影响程度及规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844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1347731.9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类油层聚驱含水下降期注采井跟踪调整图版及方法,包括:注入井调整图版及采出井调整图版;所述注入井调整图版是以设定的注入井比吸液指数范围为长,以设定的注入井油层动用厚度比例范围为宽形成的第一长方形区域为基础,将所述第一长方形区域划分为压裂改造区、提浓区及合理区;所述采出井调整图版是以设定的采出井流压范围为长,以设定的与采出井连通的注入井油层动用厚度比例范围为宽形成的第二长方形区域为基础,将所述第二长方形区域划分为调小参区、调大参区及合理区;解决针对三类油层聚驱含水下降期注采井进行跟踪调整不具有相应调整技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74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0226941.7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文军 , 杨雨 , 彭先 , 刘义成 , 徐伟 , 陶夏妍 , 杨柳 , 朱讯 , 申艳 , 刘曦翔 , 张连进 , 魏鹏辉 , 杨泽恩 , 孙波 , 姚宏宇 , 鲁杰 , 苏世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地貌恢复方法和装置,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目标区域的层序地层框架,对层序地层框架进行精细层序划分;分别利用印模厚度法、残余地层厚度法对目标区域的目的层进行古地貌恢复;当所述目的层含有异常沉积体时,若印模厚度法对应的古地貌恢复趋势与残余地层厚度法对应的古地貌恢复趋势一致或不一致时,分别通过不同的公式确定目的层的相对古地貌恢复值;将相对古地貌恢复值与印模厚度法对应的初始古地貌恢复值相加,确定目的层的最终古地貌恢复值,进行古地貌恢复。本发明可对目的层的古地貌进行准确恢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