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库底填埋废渣的结构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7649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610050097.2

    申请日:2006-03-29

    Inventor: 张春生 姜忠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库底填埋废渣的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库底填埋废渣的结构,使用该结构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大量占用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降低电站初期蓄水的难度,减少工程投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库底填埋废渣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水库大坝的蓄水侧处于闲置状态的水库死库容中埋有库底填渣。本发明可用于流域面积较小的电站水库,如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供水水库等。

    富水地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分层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6107A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810163756.2

    申请日:2008-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水地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分层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水地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分层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旨在有效减少地下厂房抽排水量,减小动力抽排运行成本、保障地下厂房施工和运行期的安全。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富水地带埋深大的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分层排水结构,具有地下厂房洞室,其底部设有集水井并配备动力抽排设备,地下厂房洞室周围设置数层排水廊道,各层排水廊道均与集水井连通,其特征在于:在地下厂房洞室上方高于河道水位的山体内,设置一层截水廊道,该截水廊道与集水井之间通过垂直或斜向的连接廊道连通。本发明可用于水利水电地下厂房洞室工程。

    折线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5305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062182.X

    申请日:2008-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线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因地制宜地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坝体设计,从而降低工程风险、节约工程投资、拓宽堆石坝坝型在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上的适应条件的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折线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具有坝轴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坝轴线是折线,沿坝轴线修筑的面板也形成折线形,在两面板的转折处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板过渡连接,在面板的周边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趾板,面板下面设垫层、过渡层和堆石体。本发明可用于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无法进行垂直于河流方向的直线型布置的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

    洞群差动式调压室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78051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57156.0

    申请日:2007-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洞群差动式调压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调压室群的形式解决超大规模的调压室布置及采用差动式调压室抑制涌浪振幅及加速涌浪波动衰减速度的洞群差动式调压室,以保证调压室结构的安全性,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机组的供电质量。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洞群差动式调压室,其特征在于在长引水隧洞末端串联布置2~4个较小规模的调压室群,并在调压室群间布置上室连通洞。本发明可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一种多层围岩灌浆固结圈隧洞承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6270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053917.3

    申请日:2006-10-20

    Inventor: 张春生 侯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围岩灌浆固结圈隧洞承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围岩灌浆固结圈隧洞承载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保证隧洞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外压结构稳定安全。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多层围岩灌浆固结圈隧洞承载结构,具有隧洞,其特征在于在隧洞的周边围岩设有二层或二层以上不同的固结灌浆孔密度和不同的灌浆压力和不同的浆液种类和不同的水泥类灌浆浆液的颗粒比表面积的固结灌浆圈。本发明可用于超高压裂隙地下水作用下水利水电隧洞工程,同时也适用于各类交通隧洞工程、城市供水隧洞工程。

    深埋隧洞岩爆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7755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37259.5

    申请日:2013-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埋隧洞岩爆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埋隧洞岩爆控制效果评价方法,真实准确地评价各措施对于岩爆的控制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a、在隧洞掌子面上均匀布置八个以掌子面圆心为中心对称布置的测试孔;b、在测试孔内埋设测试元件;c、在隧洞掌子面上钻设五个均匀分布的应力释放孔,并记录下此时测试元件的读数或数据;d、向应力释放孔内注水,并记录下此时测试元件的读数或数据;e、向应力释放孔内装药,实施应力解除爆破,并记录下此时测试元件的读数或数据;f、对比三种情况下测试元件测得的数据,评价三种不同控制措施的效果。本发明主要适用于深埋长大隧洞工程领域。

    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45362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10298432.1

    申请日:2011-09-28

    Inventor: 张春生 刘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04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以避免取样过程中岩样受到扰动和损伤导致软弱结构面张开,从而获得包含有完整裂隙网络且能够正确反映岩体基本力学特性的岩体试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选址;b、钻孔;c、保护;d、取样。本发明适用于直接测定岩体的基本力学特性,并用于评价节理岩体中洞室的稳定性评价。

    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的地下洞室自动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5042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2470.6

    申请日:2013-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的地下洞室自动建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的地下洞室自动建模方法,解决地下洞室、勘探孔洞地质信息量大、多重地质分段建模繁琐、人机交互式建模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步骤如下:1、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A,再为已分类的地质对象定义属性字段,然后都输出到对象分类及属性定义配置E中;2、几何参数输入B,对具体的地下洞室、勘探孔洞进行基线参数定义B1和截面参数定义B2;3、多重地质分段数据输入C,根据E,按照勘探孔洞或地下洞室揭露的不同分类的地质体进行有产状地质界面分段C1和无产状地质界面分段C2;4、参数化自动建模D。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交通等工程实践。

    深埋岩石套钻无损取样法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03424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910100646.6

    申请日:2009-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埋岩石套钻无损取样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主要适用于应力水平和岩石损伤强度矛盾不突出情况下的深埋岩石套钻无损取样法,以解决深埋工程岩石取样过程中的扰动问题,避免芯样损伤。技术方案是:a、在现场选定需要取样的位置,利用大尺寸的钻孔取出直径大于实际试样直径的岩芯A,钻孔直径为130mm-235mm,钻孔深度大于1倍洞径10m-20m;b、在获取现场岩芯A后,将其剪断,并将长度超过1倍洞径以上部分的岩芯固定采用常规设备进行套钻,以获取岩芯B,钻孔直径为46mm-91mm,取芯长度为92mm-182mm。本发明可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

    横向结构面结构性强岩爆区应力卸载注水钻爆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045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34332.9

    申请日:2012-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横向结构面结构性强岩爆区应力卸载注水钻爆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向结构面结构性强岩爆区应力卸载注水钻爆法,以降低或消除岩爆能量的方式达到控制岩爆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a、在开挖面上钻设一组均匀且对称布置的爆破孔,包括顶孔、中上孔、中孔、底孔和侧孔;b、每10分钟用清水清洗一次开挖面;期间向各爆破孔内注水,每次注水2分钟;c、顶孔底部0.8-1.2m深度范围装药,中上孔、中孔和底孔全程装药,侧孔底部0.8-1.0m深度范围装药;d、爆破中孔和底孔,然后爆破其余孔;e、依次重复步骤a、b、c、d,直到开挖面完全穿过整个横向结构面。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矿山等地下工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