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1911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142616.3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每两个相邻的换热板之间的密封连接处是否发生泄露;检测各换热板的微流道槽的位置处是否具有沿第一方向贯穿微流道槽的槽底以及换热板的第二侧表面的贯通伤。本申请实施例的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换热芯块的每两个相邻的换热板之间的密封连接处是否具有泄漏,能有效检测换热芯块的周缘是否发生泄漏;通过检测各换热板的微流道槽的位置处是否具有沿第一方向的贯通伤,能有效检测各流道是否于第一方向向其他流道发生泄漏,从而实现对微流道换热器的泄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23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58555.1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及方法,用于检测换热器的流道的密封性能,通过抽吸装置将待检测区的初始环境和检测环境的空气分别抽吸至水分检测装置,并通过水分检测装置检测初始环境和检测环境下的第一水分含量值和第二水分含量值,从而通过对比待检测区的第二水分含量值相对于第一水分含量值是否发生变化,分析待检测区的流道是否发生泄漏,以便于找出换热器中发生泄露的流道并及时对该流道进行封堵和修补,避免出现因换热器内的一个或多个流道泄露而更换整个换热器的情况,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防止换热器中发生泄漏的流道由于未被检测出来,而导致在换热过程中发生工质混合,从而影响生产作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66226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1826986.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涡流发生器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能量转换系统,涡流发生器包括箱体、涡流发生芯体、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箱体的两端设置有高温介质出口和低温介质出口,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流体介质进口;涡流发生芯体位于箱体内,涡流发生芯体包括涡流发生板;第一导流板设置于箱体内且靠近高温介质出口,第一导流板用于将涡流发生芯体分离出的高温流体介质导出至高温介质出口;第二导流板设置于箱体内且靠近低温介质出口,第二导流板用于将涡流发生芯体分离出的低温流体介质导出至低温介质出口。本申请通过涡流发生器对流体介质进行应急冷却,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289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93673.X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换热系统,换热器包括管箱和换热芯体,管箱上开设有高温流体介质进口、高温流体介质出口、低温流体介质进口以及低温流体介质出口;换热芯体用于将流经高温流体介质进口、第一换热板、高温流体介质出口的高温流体介质的热量传递给流经低温流体介质进口、第二换热板、低温流体介质出口的低温流体介质;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上均开设换热通道以及设置有位于换热通道内的翼型翅片,翼型翅片和换热通道用于对流经换热通道内的高温流体介质或者低温流体介质进行正向导流和逆向阻流。本申请旨在通过具有逆向阻流功能的换热器代替止回阀,解决基于sCO2布雷顿循环系统的换热系统中设备空间布置松散、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64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51062.9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曲面工件扩散焊接的加压组件、设备及焊接方法,加压组件用于与加压系统连接后对曲面工件加压,加压组件包括:点阵加压件,点阵加压件包括驱动基座和若干个加压杆,驱动基座设有若干个呈点阵分布的安装位,一个加压杆安装在一个安装位上且所有加压杆之间相互平行;驱动基座对安装在每个安装位上的加压杆独立驱动,以对曲面工件的局部独立加压;感应加热件,感应加热件设置在靠近每个加压杆的自由端,以对曲面工件的局部独立加热。本申请的加压组件通过点阵分布形式和独立控制模式使加压过程可以根据工件的实际表面形状和所需的压应力、温度条件进行分区调整,有效改善了非平整表面工件的扩散焊接效果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62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826986.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涡流发生器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能量转换系统,涡流发生器包括箱体、涡流发生芯体、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箱体的两端设置有高温介质出口和低温介质出口,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流体介质进口;涡流发生芯体位于箱体内,涡流发生芯体包括涡流发生板;第一导流板设置于箱体内且靠近高温介质出口,第一导流板用于将涡流发生芯体分离出的高温流体介质导出至高温介质出口;第二导流板设置于箱体内且靠近低温介质出口,第二导流板用于将涡流发生芯体分离出的低温流体介质导出至低温介质出口。本申请通过涡流发生器对流体介质进行应急冷却,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074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73911.1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散热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多个散热组件、多个软连接组件和多个锁定组件;多个软连接组件连接于相邻散热组件之间,以使相邻散热组件之间的夹角可调,且软连接组件用于连通散热组件内的热流体;锁定组件连接于软连接组件上,锁定组件用于固定软连接组件,以使调节夹角后的相邻散热组件保持固定,本申请具有可根据周围环境变动进行灵活调节、使用灵活性强、适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8740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705486.4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通截面积可调节的紧凑板式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换热器的微流道的流通截面积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该换热器包括换热箱体、换热组件和若干个流道调节机构,换热箱体包括第一介质进口、第一介质出口和第二介质进口;换热组件包括第一介质流道板和第二介质流道板,第一介质流道板开设有若干个第一介质通道和介质通孔一,第二介质流道板开设有若干个介质通孔二,相互重叠的介质通孔一和介质通孔二形成第二介质通道。流道调节机构能够沿第二介质通道的轴心方向作直线运动,以使第二介质通道的流通截面积变大或变小。本申请能够实现换流器整体的换热效果和温度分布达到均匀,避免换热器出现热应力过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4235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06692.5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流结构、换热芯体和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该换热芯体由层叠设置的多个换热板焊接而成,集流结构包括多条联通流道、至少一个集流口和至少一个集流罩,集流口开设于换热芯体的侧壁上,部分换热板的侧边开设有缺口,多个缺口依次连接形成集流口,其余换热板上开设有与缺口对位配合的多个联通孔,多个联通孔沿换热板的侧边顺序间隔设置,各换热芯体的联通孔对位配合并联通形成联通流道,联通流道与集流口相连通,集流罩设于集流口处并与位于集流口外侧的换热板的侧壁密封连接。本发明提出的集流结构、换热芯体和换热器,使换热芯体和换热器更加小巧和紧凑。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4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60739.1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反应堆事故余热内生动力系统及核能系统,该动力系统包括:热交换器、压缩机、透平、回热器、冷却器和辅助增压装置;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经热交换器吸收核反应堆的热量,并进入透平膨胀做功;从透平排出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依次进入回热器、冷却器释放热量,再进入压缩机提升压力后进入回热器吸收乏汽余热,随后再次返回热交换器;辅助增压装置中,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均与掺混腔室连通,经第一进气通道进入掺混腔室的气流朝向扩压腔室流动;压缩机或透平的泄漏结构与第二进气通道连通。该动力系统集成反应堆事故余热导出以及应急电力供应的功能,增强核反应堆的最后一道安全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