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6054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39457.X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A01K67/033 , A01M99/00 , A01G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 A01G13/00 ,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锈菌天敌昆虫的筛选方法及其在防治越南黄花梨锈病中的应用。锈菌天敌昆虫的筛选方法是先收集越南黄花梨林间的活体昆虫,将收集的昆虫分类,并分别饲养,通过逐步淘汰法筛选出锈菌天敌昆虫;筛选得到的锈菌天敌昆虫可有效防治越南黄花梨锈病,该锈菌天敌昆虫容易获得,且使用过程对环境无公害,也不会导致越南黄花梨植物产生抗性,更加有益于越南黄花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44431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338410.2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革耳菌菌株及其应用方法。从天然竹林中的腐朽竹材中筛选得到一种能降解竹材木质素的真菌(Panus rudis)FG-35。该菌株在愈创木酚-PDA和苯胺蓝-PDA培养基上可产生变色圈。该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30℃条件下摇床培养7天(装液量1/5,160r/min),过滤获得菌丝球。试验表明,粗竹原纤维接种该革耳菌后,30℃条件下培养15天,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9.45%和26.34%。本发明利用微生物液体发酵方法降解竹材木质素,使其为生物酶法制备精细竹原纤维奠定一定基础,该法环保、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75698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2165.0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61 , C12Y110/0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革耳菌发酵产漆酶的培养基及产漆酶的方法。所述的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04g/L、蛋白胨0.2g/L、K2HPO4?0.50g/L、KH2PO4?0.50g/L、ZnSO4·7H2O?0.01g/L、MgSO4·7H2O?0.5g/L、CuSO4·7H2O?0.01g/L、FeSO4·7H2O?0.005g/L、MnSO4?0.05g/L、CaCl2?0.08g/L、VB1?0.1g/L、吐温-40?0.4%,藜芦醇0.05g/L培养基的初始pH=6.8。将发酵种子液接种于该培养基在31℃,转速160r/min下培养产漆酶。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革耳发酵生产漆酶的培养基,具有产漆酶率高,漆酶活力高等优点,而且培养方法周期短、条件温和。
-
公开(公告)号:CN102584453B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210041080.6
申请日:2012-02-2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生物菌肥由草木灰20-25%、发酵培养基30-65%和混合菌液15-50%组成,所述混合菌液为质量百分浓度均为15-50%的自身固氮菌液,解有机磷菌液和解无机磷菌液按体积比为1∶1∶1~1.5∶1∶1的比例混合而成。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肥通过结合自身固氮菌,解有机磷菌和解无机磷菌,施用到植物,可以达到补充土壤中氮磷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将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施用于0.5年生的杉木幼苗,月增长率最高可达到90.5%,大大高于空白对照的月增长率14.3%-39.6%。
-
公开(公告)号:CN10328378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03845.6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防治油茶病害的复合微生物源农药及应用方法,具体是放线菌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CSUFTAC090600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012)和细菌短短芽孢杆菌Z2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1013)及其他助剂复配的微生物农药,属森林保护技术领域。所述复合微生物源农药能有效抑制油茶主要病害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其主要成分对环境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03722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26951.4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马尾松生长的复合微生物颗粒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含有粘盖牛肝菌属和豆包属中的一种或几种外生菌根真菌作为菌根菌,与溶磷菌黄褐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ulva)yL14,保藏号为CCTCC M 2011356、解钾菌的固体培养物用包膜材料包膜后,加入氮肥、磷肥、钾肥、中微量元素和土壤改良剂,混合造粒而成。采用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颗粒剂可促进马尾松根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促进马尾松生长;增强土壤保持水肥的能力,补充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生态,在防治土壤地力衰退方面意义重大;材料来源方便,成本低廉,肥效好,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30708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86884.8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杉树(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抗逆保健菌根菌剂及其应用方法,由菌根菌剂和萘乙酸复合配制而成;所述的菌根菌剂为尖顶乳菇(Lactarius subdulcis)或橙黄乳菇(Lactarius akahatsu)或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采用固体发酵培养基发酵而成。通过造林时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浆处理或埋于杉树成林土壤中,不仅能增加杉树的生根、生长,还能增强杉树势,提高其抗逆性,从而预防杉树黄化病以及种苗猝倒病和赤枯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2612914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86875.9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马尾松林抗逆和生产力的施肥方法,当马尾松林以矩阵或方阵排列时,横向和纵向每相邻两棵树体之间连线中间位置挖坑,横向和纵向每相邻两棵树体共用1个坑,每棵树四周有4个坑,将抗逆保健菌根菌剂和有机肥相互间隔分别放入每棵树四周的4个坑内,覆土。所述的抗逆保健菌根菌剂由橙黄乳菇或红汁乳菇采用固体发酵培养基发酵而成的菌根菌剂和萘乙酸或吲哚-3-乙酸复合配制而成。生物有机肥为马尾松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抗逆保健菌根菌剂促进了马尾松的生根和生长,提高了马尾松抗逆性,改良了土壤条件和微生态环境,提高了马尾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减少了肥水流失和林下杂草和灌木对肥料的争夺。
-
公开(公告)号:CN101475922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42461.4
申请日:2009-01-0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枯草芽孢杆菌Y13,Bacillus subtilis Y13,保藏号CCTCC NO.M 208264,属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同时公开了其分离方法以及应用,所述枯草芽孢杆菌Y13菌株经平板对峙试验筛选所得,能够有效抑制油茶炭疽病菌的生长,防效高,环境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4958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060987.6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杉木林地被可燃物微生物降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杉木林地被可燃物分解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该菌剂是由包括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106的Panus rudis FG-35、保藏号为CCTCC NO.M208264的Bacillus subtilis Y13和保藏号为CCTCC NO.M2012273的Bacillus licheniformis AM-53在内的三种菌组成的液态菌剂。本发明针对杉木林地的特点,利用特定的微生物组合快速高效的降解地被可燃物,不仅使无机元素归还土壤,保持了土壤肥力,保证了森林生产力的稳定,而且有效的减少了地被可燃物载量,整个过程环保无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