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高韧高耐蚀CuNiSiNbSn系弹性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055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063988.0

    申请日:2015-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强高韧高耐蚀CuNiSiNbSn系弹性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弹性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Ni:6.0~7.5%,Si:1.0~1.4%,Nb:0.8~1.2%,Sn:0.5~0.8%;Mg:0.1~0.15%,Cr:0.1~0.15%,余量是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合金制备过程包括:熔炼、半连续铸造、均匀化退火、热轧、冷轧、固溶、组合时效(预时效处理+冷轧+时效处理)、精轧、低温退火等步骤。本发明所制备的超高强高韧高耐蚀CuNiSiNbSn系弹性铜合金满足多种导电弹性器件的要求,可适用于电子电工、汽车工业和海洋输运工业所需的超高强高韧高耐蚀导电弹性器件。

    CuNiSiAl系弹性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84107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010571290.7

    申请日:2010-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uNiSiAl系弹性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熔铸、均匀化处理、热轧、固溶处理、冷轧、时效处理、再冷轧等步骤。本发明合金组分合理,合金化程度高,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本发明生产的合金与铍青铜相比,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导电性能、高抗应力松弛性能和不含有毒元素铍等优势。本发明所制备的CuNiSiAl系弹性铜合金具有超高强度、高抗应力松弛等特性,可适用于航天、航空以及微电子工业高性能导电弹性器件,如大功率密封电磁继电器等。

    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263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40185.9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铜基复合材料可用作风机制动系统用粉末冶金刹车材料,包括5份Sn、5~20份Cr3C2、5份石墨和70~85份Cu;Cr3C2为纳米级颗粒,且弥散分布于铜基复合材料内部。制备方法为:(1)将纯铜、Cu‑10Sn、Cr3C2和石墨混合进行球磨处理;(2)将混合粉末干燥后装入模具中压制成型;(3)将冷压坯体进行真空热压烧结。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压缩强度和耐磨性、耐蚀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用球磨可以使Sn、Cr3C2和石墨均匀弥散分布,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可以自由设计Cr3C2的含量,增强相尺寸形貌不受限制,最终制备获得的材料性能稳定。

    一种CrMnFeCoNi/CuCr合金复合网状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1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33923.8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rMnFeCoNi/CuCr合金复合网状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铜液化扩散至CrMnFeCoNi高熵合金颗粒内晶界位置,细化晶粒,并且通过变形得到亚结构强化,本发明中的方法所采用的粉末冶金‑微液化热压烧结方法,各个步骤协同作用,两种复合相之间相互配合,经过快速高温热压烧结产生微量液相之后,可以获得较为致密的样品。还提供一种CrMnFeCoNi/CuCr合金复合网状结构材料,CrMnFeCoNi/CuCr合金复合网状结构材料中Cr合金渗透进入CrMnFeCoNi合金颗粒内部晶界处,合金粉末颗粒尺寸较小,通过快速高温热压烧结的快速升温及凝固作用,几乎不存在偏析,保证了晶粒较细。

    一种高耐热高导电CuCrNb系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096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385096.3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热高导电CuCrNb系铜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Cr 2.0‑10.0%、Nb 1.0‑5.0%、Co 0.05‑0.5%、Mg 0.05‑0.2%;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熔炼、惰性气体气体雾化法喷粉、还原性气氛SPS烧结,再热轧或热挤压,然后冷轧或者冷拉拔,最后退火处理、钝化,得到高耐热高导电CuCrNb系铜合金。本发明的合金成分合理,合金中的强化相分布均匀,体积分数高,合金的强度高、导电率高,高温稳定性好,其电导率为60.5‑89.6%IACS,抗拉强度为440.2‑850.5MPa,伸长率为4.3‑12.5%。

    一种高导电高强铜铁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322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0646093.0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电高强铜铁钙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0.05‑35wt.%的Fe,0.01‑2wt.%的Ca,余量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高导电高强铜铁钙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铁钙合金原料采用雾化法制备合金粉末;(2)将合金粉末进行烧结处理,得到烧结坯;(3)将烧结坯进行冷加工变形,得到变形态Cu‑Fe‑Ca材料;(4)将变形态Cu‑Fe‑Ca材料进行时效处理,即得到所述高导电高强铜铁钙合金。本发明通在传统铜铁系合金中加入钙元素,并优化各元素之间的配比关系,本发明的铜铁钙合金抗拉强度明显提升,导电性能降幅很小。

    一种高塑性高强度高导电CuCrZr系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736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111463.4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塑性高强度高导电CuCrZr系铜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该CuCrZr系铜合金中包含以下含量的成分:Cr 0.1-0.9%、Zr 0.01-0.2%、Nb 0.01-0.2%、Sc 0.01-0.2%、Er 0.01-0.2%、Y 0.01-0.2%、Mg 0.01-0.2%,其余为Cu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CuCrZr系铜合金的成分合理,强化相分布均匀、体积分数高,同时合金中晶粒细小,大部分晶粒尺寸均在纳米级或亚微米级,因此合金的强度高、塑性高、导电率高、加工成型性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制备该CuCrZr系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强高导耐热弥散强化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17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26085.2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耐热弥散强化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份:金属氧化物0.01-10.00wt.%,Mg 0.025-0.075wt.%,Sr 0.01-0.05wt.%,余量为Cu;其中,金属氧化物为Y2O3、Al2O3、V2O3、Cr2O3、Mn2O5、ZrO、NbO、SnO、MgO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在Cu-金属氧化物合金中引入了Mg元素,发现在铜基体中均匀分布的Mg元素可有效作为氧元素进入粉体内部的通道,因而在铜合金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在Cu-X合金中引入一定比例的Mg元素,可使合金粉体内部氧化更充分更均匀;本发明的内氧化处理工艺中,采用自行自动推送多温区密封回转气氛炉直接制备弥散强化铜合金粉末,操作更简单,并大幅缩短了制备弥散强化铜合金粉末的工艺流程;本发明的工艺中还采用高低温循环工艺可促进晶界迁移,进一步提高氧的扩散能力。

    一种高抗变色金色耐蚀铜合金及其板材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3232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220254.X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一种高抗变色金色耐蚀铜合金及其板材制备方法。合金化学成分组成:Cu:77-79wt%;Al:2.0-2.3wt%;Ni:0.4-0.6wt%;B:0.005-0.01wt%;Ce:0.05-0.15wt%,Si:0.2-0.5wt%;余量是Z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过程包括:(1)熔炼、(2)半连铸、(3)铣面、(4)热轧、(5)铣面、(6)冷轧、(7)中间退火、(8)酸洗、(9)冷精轧、(10)成品退火等步骤。本发明合金组分合理,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铸造和加工性能优异,适宜于用半连续铸锭工艺进行批量生产。本发明生产的合金与现有的HAl77-2B、HSn70-1A、HSn72-1-1等铜合金相比,其色泽更接近金黄,抗变色性和耐蚀性能更为优异,可适用于装饰、能源工程、海洋工程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