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池托盘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075178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23364174.0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池托盘,包括:壳体,其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滑槽,开设在壳体的相对两内壁上,相对两内壁上的滑槽的数量相等且对应设置,滑槽自壳体内壁的上端部向下端部倾斜设置;托盘本体,包括并排连接的多个磁性绝缘凹槽,凹槽的长度等于圆柱电池的长度,凹槽的内凹弧度等于圆柱电池侧面的弧度,位于两端的凹槽向外延伸出插板以使托盘本体的横向长度与相对应的两滑槽之间的距离相等,插板与滑槽滑动连接。该结构只需要制作不同尺寸的托盘本体进行更换,无需对整体托盘结构制作多种尺寸,节约成本。并且由于托盘本体倾斜设置且壳体上端开口,使得托盘本体底部的热量容易散发出去,方便圆柱电池散热。

    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042991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22116543.8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搅拌装置,包括筒体、盖体、驱动机构和搅拌浆,所述筒体为上端开口结构,包括外筒体和位于外筒体内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内开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桨置于所述搅拌腔中,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筒体上并盖合所述筒体的开口,所述驱动机构穿过所述盖体连接所述搅拌桨以驱动所述搅拌桨转动;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电磁装置,且所述电磁装置布满所述空腔。该装置能够除尽筒体内的铁磁性杂质。

    正极集流体、卷芯及电池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624342U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23240204.7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正极集流体、卷芯及电池,所述正极集流体包括正极空箔区和正极涂覆区,所述正极空箔区和正极涂覆区均设置有正极通孔,所述正极涂覆区还设置有正极凹状结构和/或正极凸状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正极集流体、卷芯和电池创造性地设置通孔结构与凹凸结构,在制作成电芯时,会将集流体进行卷绕,卷绕完成后,所述涂覆区的凹凸结构和通孔结构的设置使得卷芯内部达到更好的疏松效果,同时,卷绕后还会对空箔区进行揉平形成全极耳区域,在空箔设置通孔能使得全极耳区域比较疏松,上述结构设置均利于电解液浸润,且本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工业生产推广。

    圆柱型电池极片膨胀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62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8763.6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圆柱型电池极片膨胀力测试装置及方法。上述的圆柱型电池极片膨胀力测试装置包括电芯、圆柱硬壳、薄膜型压力传感结构、正极线和负极线。圆柱硬壳包括圆柱体、盖体和绝缘体,绝缘体绕设于盖体的外周。薄膜型压力传感结构设置在圆柱体内并浸润于电解液中,且薄膜型压力传感结构分别相对抵接于圆柱体内壁和电芯外壁,正极线的一端和负极线的一端均与薄膜型压力传感结构电连接,且正极线的另一端和负极线的另一端均突出于圆柱体外,部分正极线夹设于所述绝缘体和所述圆柱体之间,部分负极线夹设于绝缘体和圆柱体之间。上述的圆柱型电池极片膨胀力测试装置能提高电芯的膨胀力测试的准确及时性、且简单易操作,以及电芯的结构不会被破坏。

    一种磷酸铁锂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58441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36738.6

    申请日:2006-11-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方法。将锂盐、铁盐、磷盐、少量的碳的有机物前驱体和掺杂金属离子按比例进行高能球磨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经过压块后置于磨口的反应料舟中,并且在块状前驱体上面覆盖一层2-3厘米厚度的碳粉,再将光滑的刚玉片盖在料舟上,将料舟置于马弗炉控温点,然后开始升温,反应温度为300-800℃反应时间为6-1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经过破碎后制得磷酸铁锂粉末。本发明所合成磷酸铁锂具有节约惰性气体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所制备的磷酸铁锂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优良,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合成纳米级磷酸铁锂粉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58440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36737.1

    申请日:2006-11-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淬冷的方法制备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方法。将锂盐、铁盐、磷盐、碳的有机物前驱体和掺杂金属离子进行高能球磨均匀混合,烘干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置于惰性气氛炉中,反应温度为300-400℃反应时间为2-6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将粉末取出、压块,再将块体前驱体置于耐热不锈钢容器内,抽真空密封。将密封的耐热不锈钢容器置于马弗炉内煅烧,然后在煅烧温度点将密封的耐热不锈钢容器取出进行淬冷,得纳米级磷酸铁锂粉体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磷酸铁锂粉体具有纳米尺寸,电子-离子导电性高,以及电化学性能优良的特点。

    一种合成纳米级磷酸铁锂粉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0919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10136737.1

    申请日:2006-11-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淬冷的方法制备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方法。将锂盐、铁盐、磷盐、碳的有机物前驱体和掺杂金属离子进行高能球磨均匀混合,烘干然后将上述混合物置于惰性气氛炉中,反应温度为300-400℃反应时间为2-6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将粉末取出、压块,再将块体前驱体置于耐热不锈钢容器内,抽真空密封。将密封的耐热不锈钢容器置于马弗炉内煅烧,然后在煅烧温度点将密封的耐热不锈钢容器取出进行淬冷,得纳米级磷酸铁锂粉体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磷酸铁锂粉体具有纳米尺寸,电子-离子导电性高,以及电化学性能优良的特点。

    一种磷酸铁锂粉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0920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10136738.6

    申请日:2006-11-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方法。将锂盐、铁盐、磷盐、少量的碳的有机物前驱体和掺杂金属离子按比例进行高能球磨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经过压块后置于磨口的反应料舟中,并且在块状前驱体上面覆盖一层2-3厘米厚度的碳粉,再将光滑的刚玉片盖在料舟上,将料舟置于马弗炉控温点,然后开始升温,反应温度为300-800℃反应时间为6-1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经过破碎后制得磷酸铁锂粉末。本发明所合成磷酸铁锂具有节约惰性气体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所制备的磷酸铁锂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优良,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圆柱形电池及电池组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27373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3313718.5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圆柱形电池及电池组。上述的圆柱形电池包括钢壳、电芯、盖帽及温度感应组件,钢壳形成有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电芯设置于第一容置槽内,盖帽包括外绝缘垫圈、孔板、内绝缘垫圈、防爆片及顶盖。外绝缘垫圈设置于第二容置槽内,外绝缘垫圈于内部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孔板的周缘位于第一安装槽内,防爆片的周缘位于第二安装槽内;内绝缘垫圈位于孔板的周缘及防爆片的周缘之间,且内绝缘垫圈分别与孔板及防爆片抵接,顶盖的周缘连接于防爆片的周缘,温度感应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感应件及导线,感应件位于电芯的中心孔内,导线伸出于钢壳外部。如此,在避免影响电池性能的前提下,较准确地实时获取到电芯内部的温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