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27917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16654.6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维纶布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粘均分子量为1000-80000的聚乳酸预聚物和粘均分子量为400-2000的聚己内酯分别溶与有机溶剂中,所述的聚乳酸预聚物和聚己内酯重量比5∶5-9∶1;(2)将维纶布浸泡在聚己内酯溶液中,再将两种溶液混合密封;(3)在60℃-90℃下原位聚合4h制备所述复合材料。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维纶布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界面性能和力学性能,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919573A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610031002.2
申请日:2006-09-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塑料ABS的低温压力诱导流动成型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使工程塑料ABS形成新型微观结构“片状结构”;通过改变成型加工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之间的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形态结构。通过形成这种片状微观结构,ABS的性能可以大幅的提高,特别是冲击强度可以提高3~5倍。
-
公开(公告)号:CN1887931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610029505.6
申请日:2006-07-2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量的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脱水:采用减压回流蒸发的方法除去乳酸原料中的水分;(2)酯化反应:经脱水之后的乳酸,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加入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3)逐步减压:将酯化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预缩聚;(4)缩聚: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以逐步减压得到的乳酸聚合物为原料进行低真空缩聚,制得高分子量的聚乳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生产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865347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26297.4
申请日:2006-04-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聚乳酸及其多嵌段共聚物热性能和结晶行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量比为1∶1的L-聚乳酸或其多嵌段共聚物与D-聚乳酸或其多嵌段共聚物溶解在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中,待充分溶解后,室温下搅拌使之混合均匀;(2)将混合均匀的混合溶液倒在培养皿上,室温下自然挥发1~3天,再抽真空1~3天,得到聚乳酸的复合物,将复合物室温下存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复合法改善聚合物的结晶行为,避免了异相成核剂的加入,不会导致聚乳酸的力学性能下降,可改善聚合物的加工性能;2.复合之后聚乳酸的熔点及结晶温度提高,使后加工过程的耐热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1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93890.6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纶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芳纶织物碱处理,得到表面水解芳纶织物;(2)将表面水解芳纶织物浸入含有苯胺单体的酸溶液中超声,加入过硫酸铵溶液反应,得到PANI/芳纶织物;(3)将PANI/芳纶织物浸渍于银纳米线悬浮液中,通过多次循环浸渍,得到AgNW/PANI/芳纶织物;(4)将AgNW/PANI/芳纶织物浸渍于PEI溶液中,干燥,即得。该方法在芳纶织物表面构筑聚苯胺和银纳米线,两者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织物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聚苯胺的引入有助于提高银纳米线在芳纶织物表面的牢度,同时表面涂覆了聚醚酰亚胺后,显著提高织物表面电磁屏蔽材料的牢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4046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1351025.0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D06M15/31 , D06M11/74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纤维通过拉伸和浸渍有机物提高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浸渍了有机物溶液的碳纳米管纤维放入密闭容器中,向容器中充入CO2,使容器内部空间处于超临界CO2状态,经过溶胀反应后,慢速泄压,即获得改性后的碳纳米管纤维,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将其再经过高温处理,使得进入纤维内部的有机物进行预氧化碳化,形成完全碳结构的碳纳米管纤维。本发明是在超临界CO2中对拉伸状态的初生碳纳米管纤维进行浸润有机物从而改性,超临界CO2可将有机物溶液有效地携带入纤维表面及内部,有效地使碳纳米管纤维拉伸模量、拉伸强度。本发明具有经济环保、反应可控、反应时间短,且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等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34336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73983.0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组分包括:基体材料、增韧材料、增塑剂和功能纳米填料。本发明利用热塑性树脂聚醚酰亚胺增强增韧环氧树脂的同时,利用功能纳米填料有效增强复合材料导电导热功能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1409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62679.7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PC: D06M11/44 , D06M13/513 , D06M13/265 , D06M11/38 , C08L63/00 , C08L77/10 , C08J5/06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的芳纶纤维。本发明中的纳米氧化锌改性的芳纶纤维制备过程包括:芳纶纤维表面功能化、在芳纶纤维表面接枝生长氧化锌纳米颗粒、在芳纶纤维表面接枝生长氧化锌纳米线。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改性条件温和、工艺简单;纳米氧化锌与芳纶纤维的结合牢度明显提高;改性后纤维与树脂的粘结性能以及纤维的耐紫外辐照性能显著增强。与未改性的芳纶纤维相比,改性的芳纶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可以提高37%~61%;改性的芳纶纤维经过紫外辐照测试后拉伸强度保持率从78.3%提高到96.3~97.6%。
-
公开(公告)号:CN103469602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419414.3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木火 , 刘新东 , 孔海娟 , 刘静 , 宋福如 , 钟鸿鹏 , 亢春卯 , 邱大龙 , 沈伟波 , 李双江 , 杜凌栋 , 宋志强 , 叶盛 , 宋利强 , 宋聚强 , 滕翠青 , 韩克清
IPC: D06M23/00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纶纤维在超临界流体中拉伸取向提高力学性能的方法,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部分破坏一定张力作用下的芳纶纤维中PPTA分子链的相互作用,使分子链进一步取向得到性能更好的芳纶纤维。主要为在密闭容器中,使芳纶纤维保持一定张力,在一定温度下,向容器中充入CO2,使密闭容器内部空间处于超临界CO2状态,溶胀反应一定时间后,慢速卸压,即获得高度拉伸取向的芳纶纤维。此方法保证了反应过程中芳纶纤维处于拉伸状态,使分子链取向度,结晶度随着拉伸张力的变化而增大,晶粒变大,结晶趋于完整。
-
公开(公告)号:CN10445193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67650.9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喷-湿法纺丝制备对位芳纶的凝固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将PPTA-H2SO4纺丝原液从喷丝板挤出,将从喷丝板挤出的液流竖直经过空气层,进入凝固浴中,通过导丝轮引出,得到初生纤维,经洗涤,卷绕、干燥后得到对位芳纶纤维原丝,其中,所述的凝固浴为硫酸溶液,由硫酸和水组成,其质量分数为2.0%-15.0%,凝固浴的温度为1-12℃。本发明的凝固浴条件可以显著降低纤维的纤度,提高对位芳纶纤维的强度,并且可以减少纤维的表观缺陷,提高纤维品质,从而有效地提高纺丝工艺的稳定性和纤维产品的质量。
-
-
-
-
-
-
-
-
-